本报讯(记者 李宗文)日前,广西诗歌双年展作品研讨暨诗歌创作高级培训班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给诗坛带来一阵南方温润的清风。此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广西文学杂志社、广西理论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著名评论家何向阳,著名诗人商震霍俊明、林莽,《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石才夫及刘频、盘妙彬、刘春、非亚等15位广西诗人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广西素有“歌海”的美誉,诗歌创作长盛不衰。相对其他文体,广西的诗歌创作者人数最多。尤其是近十年来,广西诗人的诗歌创作总量远远超过任何时期的诗歌总量,涌现出一批创作成绩斐然、在国内外诗坛颇有影响的诗人,已然成为中国新诗创作的重要省区。
广西诗歌有着优秀的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广西一批诗人的创作在当时的诗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当下广西诗坛,60年代、70年代、 80年代出生的诗人,已构成了阵容整齐的“诗歌梯队”。广西诗人保持了一种比较纯净的心态,以灵动的思维方式把握住诗歌应该捕捉的生命永恒命题,诗歌特别鲜活,具有丰富性。
为鼓励广西诗歌创作,呈现广西诗歌创作的实力和成绩,《广西文学》从2005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历时十年的广西诗歌双年展。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文学》以“双年展”的形式展出本土诗人诗作,这在国内文学期刊中尚属首家。双年展每一届均精心策划,力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大体实现了对广西诗歌各个阶段的创作进行较完整的梳理与总结,体现新时期广西诗歌发展的脉络和整体面貌,为广西的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2014年《广西文学》第12期推出的双年展“诗集盛宴”专号,分区域展示了广西各地市共140位诗人的诗作,这些诗歌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开阔、张力和活力,在诗歌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广西诗歌双年展一直得到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的支持与关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广西文学杂志社、广西理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本次研讨会,不仅总结了本次诗歌专号的成果,还对当前全国和广西诗歌现状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讨。会上八位专家学者还分别对本次诗展作者的作品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