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机器人记者的未来

2015-04-28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杂志
 
  圆桌论坛
 
  对话嘉宾:
 
  陈国权:《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
 
  黄楚新: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韩立新: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王一凡:新华社技术局工程师
 
  张晓明:江苏城市频道王牌新闻栏目《零距离》总制片人
 
  一问:您认为“机器人记者”会不会抢了传统记者的饭碗?
 
  陈国权:把一件新奇的技术与人们的饭碗联系起来,总是那么引人关注。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有文章报道汽车工业机器人大行其道,让产业工人丢了饭碗,以此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时至今日,机器人抢了人们饭碗的事情依然没有大规模地出现,即使机器人干了大部分的活,但工人们却换成了操纵机器人的工种。
 
  机器人记者也是如此,机器人记者永远不会夺走新闻工作者的工作。
 
  首先,机器人更适合于写一些材料固定,写作模式固定的新闻报道。比如,财报数据、体育比赛、球员数据、金融等,这些报道种类撰写工作模式化,单调枯燥,但要求准确和速度。美联社的经验是:机器人写这种报道,速度快,错误率更低。这样,就将记者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便于集中精力撰写更有深度、更有意义的文章。从这个角度来看,机器人写某些类型的稿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媒体竞争力。
 
  其次,新闻报道虽讲究客观,但实际上,每一篇报道都渗透着记者的主观色彩,但这也正是新闻报道的风格与特色,机器人无法做到风格与特色。目前,机器人还没有写出类似深度调查和个人专访之类的稿子。它不适合于写大部分种类的新闻报道。
 
  最后,在这样的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危机重重的时代,如果滥用机器人来写稿,媒体上充斥着模块化的陈词滥调;那么,媒体将很快失去竞争力。比如,对于一些重要的苹果、谷歌等受市场高度关注企业的财报新闻,美联社仍会让记者亲自撰写。
 
  要让机器人去做最适合它们的工作,写能写的稿子,而不是跟风趋之若鹜,指望它什么都干。从记者的角度来看,也根本没有必要担心它会砸掉我们的饭碗。
 
  黄楚新:我认为不会。
 
  目前,美联社等美国一些媒体单位开始运用机器人记者写稿。该项目于2014年6月开始运行时,每一份软件自动生成的稿件都经过记者润色,记录错误并发送给自动化洞察力公司进行必要的调整。美联社和自动化洞察力公司均表示,没有员工因这一自动化服务而失业。
 
  我认为,机器人写的毕竟还是模式化的,至少在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上它们是无法模拟的。“语言大师”还只能处理结构化的定量数据,即那些储存于格式完好的电子表格或数据库中的数据。“机器人记者”来了,记者是否就要失业?我认为,“机器人记者”是在解放记者,让他们集中精力撰写有深度的报道。因此,真正的记者是不会失业的。
 
  王一凡:个人浅见:也会也不会。“会”是因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完善,具有人类部分功能的机器必然能更多的替代人,就如同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普及。采编过程中形式化、规律化的工作,可以有“机器人记者”来完成。“不会”是因为: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只能是无限接近于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但就目前能达到的技术极限还远远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的思维,这使得“机器人记者”的应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的作用。机器人或许在速记、语言翻译等领域可以替代人,但在采集内容的选取加工和签审、对于情感的感知方面仍然无法替代。
 
  张晓明:目前,“机器人记者”的使用领域主要是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实际上“机器人记者”就是一种软件,能自动抓取一些信息(采访),按既定的程序编辑出文稿。“机器人”会抢走一部分做类似工作的记者编辑的饭碗,不过,这样影响并不大。绝大多数的新闻稿件并不能按既定程式编写,需要人的大脑来“妙笔生花”,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问:您认为“机器人记者”能否成为未来的“神笔马良”?
 
  黄楚新:我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记者”的写作能力会越来越强。“语言大师”相当于一个私人数据管家,它对大量或许不经意间就漏过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最后生成通常针对个体的定制报告。
 
  在美国,在梦幻橄榄球赛季(Fantasy Football),“机器人记者”每天都为数百万的雅虎用户定制当日赛况总结。此外,还替各公司将令人头昏脑涨的数据表格转化成简明易读的报告单。或许在未来,人们甚至可以拥有自己专属的“机器人记者”,每日呈上为个人特别定制的健康报告和财务情况汇报。
 
  就时间和人工智能的水平而言,目前包括“机器人记者”在内的人工智能都处于人们可控的情况之下,主要是为人类服务,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但是,并不否认有一种可能,未来“机器人记者”可能失控。例如,具有更高智能的机器人可以自我设计以改进自身,使得它们比现实社会的所有人都更聪明。
 
  人们应该重视人工智能安全,确保这类研究对人类有益。人工智能技术如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存在危险性。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在从人工智能获益的同时避免潜在的危险。
 
  王一凡:“机器人记者”或许就是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神笔马良”。当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机器人记者”或许是争抢新闻时效的奇兵,同时隐藏在“机器人记者”背后,基于大规模计算能力的数据整理、分析和研判,也会让“机器人记者”如虎添翼。
 
  从应用层面上讲,记者作为信息的采集源,机器人记者可以是各类型的机器设备,例如街道上监控器,它能第一时间将交通上的突发新闻事件快速报道出来。
 
  凡事也都有两面,“机器人记者”也会面临诸多问题,1. 机器人记者与传统记者的分工;2. 机器人记者的管控与审核问题;3. 机器人记者的道德判断;4. 机器人记者对国家安全、人类隐私的新挑战等等。
 
  张晓明:我看好“机器人记者”,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相关软件研发的进步,“机器人记者”将做更多的工作,“采写”更多的内容,其稿件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我认为将来,“机器人记者”将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装备,可以更快更方便地发现、采编一定领域的新闻,还可以与人类合作,成为记者的帮手,“合作”采写更迅捷、更有深度的报道。
 
  三问:机器人写新闻是时代的产物,如何让“机器人记者”成为我们的好搭档?未来,“机器人记者”应该享有人类的哪些权利?怎样的技术让机器人能够取人类的长补人类的短?
 
  黄楚新:我认为可以将“机器人记者”应用于一些特别领域,特别是在金融、体育和销售规划等数据繁多的领域,这种新的软件平台就会应用先进的度量标准,去确认模式、趋势和反常数据。然后,它们会迅速产生解释性文本,成为代替人类的“机器人记者”。
 
  美联社每季度利用自动化洞察力公司的Wordsmith平台撰写3000多篇金融报道。他们在苹果公司公布最新创纪录收益几分钟之后,就发表了一篇报道。《洛杉矶时报》利用这种算法分析地质数据。它是第一篇有关南加利福尼亚州去年发生的4.7级地震的新闻报道的“作者”。
 
  以苹果公司为例介绍说,自动化编写的苹果公司财报新闻可以让记者解脱出来,进行更有深度、更具细节的报道,把公司业绩与高管的表态结合在一起。记者会从繁重而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和干更有创意的工作。
 
  机器人记者是否可以享有著作权?这是一个目前很有争议的问题,也许也应该人性化一些,给“机器人记者”以版权。
 
  韩立新:“机器人记者”,应该称之为“机器人编辑”,虽然能够生成文本,但如果用来公开发表,相应的法律责任还需要由操作这个机器的人来承担。因为“机器人编辑”只是人类的搭档和助手,是人类更便捷处理信息能力的延长,就像作为写作工具的书写的笔、敲字的键盘一样,其产生的法律责任仍由对其进行传播的媒体来承担。真正的问题是,当这种机器作为私人工具的时候,当一个人用这种工具生产出“新闻产品”发表在自己的网页、博客等社会化媒体上的时候,作为阅读者,我们是把它当成公民新闻呢?还是当成一种文字游戏?
 
  王一凡:充分发挥机器人记者的长处,同时接受人类的有效管控。让“机器人记者”在它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把传统记者从繁琐低调的日常采集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是未来的方向与趋势。但同时,应该谨慎提防唯技术论、唯手段论,不能让机器人记者变质成机器人间谍与机器人杀手。
 
  张晓明:人类研发的“机器人记者”,必然是人类的帮手、助手。“机器人记者”的采访权利,取决于它所在媒体能享有的权利,它只是将记者的采访过程智能化,其采访调取所有资料享有的权利,取决于其所在媒体的程序设计和授权。对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技术,是“机器人记者”升级的关键,在信息存储,调取的快捷、准确方面,机器人远超人类。但在资料的整理消化,推此及彼,丰富联想,及观点评论方面,机器人将很难达到人类现在的水准。这也是人类和机器人记者最需要相互取长补短的地方。(记者 曹素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