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点评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刘宏
媒体通常都怕唱“四季歌”,碰到世界读书日这样的“过年歌”,策划是不可避免的。如今中国媒体的自选动作都有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有关读书的事情,报刊自然有更多的发言权。实际上,媒介与读书一直存在着矛盾,触媒的时间越长,往往留给看书的时间就越少。媒体办得越精彩,常常意味着书籍越枯燥。
大容量
开阔读者阅读视野
《人民日报》特别策划了《总书记的劝学篇》,关注干部读书。考虑到《人民日报》的主体读者是干部,这种报道颇有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对读书的观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语重心长,引经据典中传达出朴素的读书观。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提倡读书学习方面给社会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人民日报》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的国际报道资源,在世界读书日专题中,《人民日报》策划了一组来自世界各地记者站的综合报道,用各国读书情况作为一种参照,开阔读者的阅读视野。考虑到中国读者特别喜欢比较,《人民日报》这种及时的参照系式报道经常会有不错的阅读效果。并且这种图文并茂的海外报道一般都有很大的信息量。
《光明日报》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报纸,在涉及读书的问题上,它必然是当仁不让。它的世界读书日特刊既有海外的报道,也有中国各地的读书信息。事实上,在新媒体的环境中,视觉传播占据人类传播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视觉阅读的比例很容易超过文字阅读,在这种情况下,读书就有了更深的意义。《光明日报》还注意到了日本用立法推动儿童读书。
值得推荐的是,《中国新闻出版报》为这个世界读书日做了100个版的特刊,邀请了100位知名人士向读者荐书。他们不仅仅推荐了自己认为值得一读的好书,并且讲述了他们的读书经历以及对读书的看法。
拼深度
阅读和评论紧密结合
应该说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阅读渠道,同时,也使得我们的阅读时间被分割的零零碎碎,留下的都是碎片化的阅读。在这种前提下,阅读呈现出一种相关化的倾向,也就是说,阅读和评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包括读书在内,阅读不再是单纯的阅读,它融合了书的推荐和讨论。最典型的是社交网络中的熟人传播和关系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社交阅读上,如何使这种阅读更有价值,就是一种挑战。
比较而言,《新京报》书评版围绕世界读书日做得就更具深度。从慢阅读到书会不会消失,从传统的读书到现代的阅读,从历史阅读到文学阅读,多篇文章均有涉猎。
从某种意义上说,书评版的存在和精彩本身就是对一个报纸成熟度的考验,在今天更是如此。就我个人的读报体会来说,我最喜欢看的通常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评论版,另一个就是书评版。可喜的是如今很多报纸都有了自己的书评版,比如,《北京晨报》一般是周末有书评版。当然,现在也不容易看到好的书评,不容易约到名家的书评,因为书评短,不算科研指标,并且容易被别人认为是有偿书评,跌份儿,况且正常情况下书评的稿费也很低。学术书评就更是如此了。结果是连学生都不大会写书评,书评变成了出版产业链的一个环节。
从新闻史的角度看,民国时期一些报纸有很知名的副刊,很多文学名篇就发表在报纸副刊上,可以说我们曾经有出色的副刊传统。不过,今天看来,副刊传统在一些报纸上中断了。好在报纸的书评版还在,全世界著名的大报都有影响出版界和读者的书籍榜单和书评。几年前,在中国电视界,我们曾经遗憾地看到一些读书节目纷纷停播,被视为文化节目的标志性退出。而报纸本身就是一种文字阅读物,这让它的书评版拥有了一种天然的优势。
虽然表面上看,新媒体似乎并没有降低我们的总体阅读量,但是,毋庸置疑,我们的深度阅读量在明显减少,标志是读纸质书的读者数量在减少。而媒介阅读显然属于浅阅读,或者叫做快速阅读,有急功近利的色彩。为读书而读书的功利性做法并不可取,好的读书风气不仅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也会对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