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利用数字化建设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实践——以《工程塑料应用》为例

2020-11-22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 者】王喜梅: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

  【摘 要】从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平台、工程塑料网及微信公众号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工程塑料应用》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并选取2011—2018年期间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次数等数据分析数字化建设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结果显示,《工程塑料应用》的影响因子等特征数据在塑料同类期刊中居前,且影响因子等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以《工程塑料应用》为例,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塑料类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策略,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塑料应用》;数字化加工平台;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期刊影响力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数字传媒传播信息,并替代传统纸媒,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传统出版数字化的发展趋势[1]。读者也越来越习惯利用手机、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获取信息,并浏览资料,传统纸媒的市场正逐渐被数字终端抢占[2]。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的,是包括产品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流程、传播方式、学习形态在内的全流程数字化[3]。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途径主要以CNKI(知网)、万方、维普为代表的数据库为平台[4-5],期刊自建网站服务功能相对简单,有许多期刊未开通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公众号处于较少更新状态。

  《工程塑料应用》从2005年开始进行期刊数字化探索,到2012年稿件远程处理系统的建设、2015年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2018年电子期刊的微信上传,基本形成了纸媒、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期刊等跨媒体出版的架构。

  笔者作为科技期刊《工程塑料应用》的编辑,主要阐述期刊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平台建设(电子期刊)、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建设等内容,并以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因素为指标,分析数字化建设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

  二、数字化建设

  《工程塑料应用》从2005年开始建立网站,并于2012年建立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不断进行期刊数字化探索。数字化建设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并完善数字化加工平台。2012年,《工程塑料应用》开始建立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实现了网络在线投稿和审稿,加快了编辑处理稿件的速度,并更迭了排版软件,从北大方正更新到Indesign排版软件,提高了排版和编辑效率。并对排版后的文章和图片进行碎片化整理,形成电子期刊。

  第二,建立《工程塑料》网站,并在网站上建立论文开放获取平台。开放获取平台可提供期刊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1973—2003年的期刊提供了每期的目录及论文摘要,2004年以后的论文都可以PDF的形式在网上免费浏览。

  第三,建设期刊微信公众号,实现在移动客户端上浏览。在公众号平台嵌入“在线期刊浏览”的网站链接,从而实现了移动客户端的在线浏览,并有偿提供《工程塑料应用》电子期刊,为读者提供了良好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工程塑料应用》因而形成了在线投稿系统→文章数字化加工→多终端(移动端、PC端)出版平台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工程塑料应用》文章数字化加工及出版流程

  (一)建立并完善数字化加工平台

  2004年以来,《工程塑料应用》采用北大方正排版软件,方正排版软件采用命令块的格式对论文文档进行处理,存在表格处理烦琐、排版效率较低的缺点。2012年,《工程塑料应用》开始采用Indesign排版软件,提高了文档的排版效率。此外,Excel及Origin曲线图片采用Adobe Illustrator CS3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曲线图更加精细化,实现了图片尺寸标准化、清晰度高的目的。照片等图片采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处理。在Indesign排版软件中嵌入Illustrator及Photoshop图片,完成Indesign论文文件的编辑和PDF论文文档的导出,进而将PDF文档上传到网站,实现论文的开放获取。将排好版的论文文档和图片进行碎片化处理,从而形成电子期刊。

  同时,2012年开始建立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实现了网络在线投稿和审稿,加快了稿件的处理速度。稿件网络处理系统的建立及Indesign排版软件的同时运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编辑部基本实现了在线和无纸化办公。

  (二)建立工程塑料网,并在网站建设论文开放获取平台

  2005年,《工程塑料应用》期刊开始了网站建设,并命名“工程塑料网”。工程塑料网提供了多方面学术服务功能。按服务对象可以分为:

  1.期刊服务。

  2012年实现了网上在线投稿,点击网站的“在线投稿”版块,可以实现论文的在线投稿、投稿查询和在线期刊浏览。远程投稿系统实现了编辑稿件处理、期刊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运作。编辑可以通过网站后台编写稿件处理意见,读者在前台也可以通过稿件编号查询到稿件的处理状态。

  2.科研及会员服务。

  论文开放获取平台嵌入工程塑料网上,读者通过“在线期刊浏览”版块可以进行免费的论文查询及在线阅读,从而为科研人员提供论文资源共享。此外,在“加工与应用分会”版块,还有《工程塑料应用》期刊的合作协会“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加工与应用分会”的工作条例、入会申请等内容,在线可以申请会员,会员可享受研讨会及广告、订阅杂志、网站链接、技术咨询等方面的优惠服务。

  3.资讯服务。

  “工程塑料网”还有“供求信息”“新闻资讯”“塑料书店”“行业数据库”“资料交流”等内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客户浏览和点击网站。在“供求信息”版块,提供塑料材料及机械等企业的供求信息;“行业数据库”版块提供了塑料及其机械设备的生产厂家、型号及主要性能数据;在“新闻资讯”版块可以浏览近期的塑料类新闻资讯及行业动态。工程塑料网还与其他网站开展合作,并嵌入合作网站的友情链接,如ChINAPLAS国际橡塑展、卓创资讯塑料制品网、中国注塑网等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

  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传播大多也以网站和第三方集成性数据库的电子介质为主,传播内容基于纸本并滞后于纸本[6]。论文的开放获取解决了第三方数据库更新时滞问题[7],为科研人员及企业客户提供了便利,为期刊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机遇,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对比维普、万方、中国知网等第三方数据库平台,论文的开放获取有如下优势:一是官方网站所发布的论文包含了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比第三方更全面;二是比第三方平台上传论文、更新速度快;三是第三方平台采取论文阅读及下载收费模式,而官方网站的论文可免费在线阅读,吸引了更多读者。

  (三)建立期刊微信公众订阅号,实现移动客户端的出版

  对于新媒体,许多传统期刊不是不想做,而是想得太多,迟迟迈不开第一步[8]。2015年,《工程塑料应用》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订阅号,迈出了新媒体的第一步,实现了全媒体的传播。微信公众号主页有“微商城”“期刊在线”“资料信息”三个版块(如图2所示)。具体功能如下:



图2 微信公众订阅号主页及栏目设置

  第一,在“微商城”版块的“期刊订阅”一栏,有偿提供《工程塑料应用》电子版期刊(手机版/PC版),读者客户可以在微信下单购买内容及形式更加完整的电子期刊,从而实现移动客户端的媒体传播。

  第二,在“期刊在线”版块的“在线阅读”一栏嵌入“工程塑料网”“在线期刊浏览”的网站链接,实现了移动客户端的期刊在线浏览。

  第三,在“资料信息”版块的技术研讨会、塑料知识及行业展会栏目都设置了网站链接,进一步提高了网站的利用效率和影响力。

  《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塑料》《塑料科技》等期刊虽然建立了微信订阅号,但推送文章较少,更新慢,大多限于服务功能,订阅号的影响面较小。

  《工程塑料应用》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2—3条消息,包括塑料知识、优秀论文分享、少量的行业新闻、广告及塑料书城书籍推荐等内容,吸引了一定的读者群,微信总用户数现已突破10000个。通过链接广告及塑料书城等商业化运营,《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实现了创收。同时,与“链塑网”等公众号进行资源共享,与各类平台开展相关合作,实现全媒体布局、多渠道传播,打造立体化传播格局。

  三、数字化建设工作对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影响

  多项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对期刊论文的阅读和点击量的提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对期刊影响因子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笔者对《工程塑料应用》2011—2018年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选取了塑料行业内较有影响力的6种塑料期刊,与之进行对比。根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核心资源库)的统计数据[9],2011年《工程塑料应用》的影响因子为0.22505,2018年《工程塑料应用》的影响因子为0.609937,尤其是2015年微信公众号建立以后,影响因子从0.248133到0.609937,上升趋势明显(见图3所示)。



图3 2011—2018年《工程塑料应用》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二)论文被引次数比较

  表1为2011—2018年塑料类科技期刊被引次数[来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核心资源库)]对比[9]。由表1可知,《工程塑料应用》期刊的被引次数在同类期刊中居前,且被引次数从2011年的1177次/年到2018年的2024次/年,年被引次数提高了72%。


表1 2011—2018年塑料类科技期刊被引次数对比
期刊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工程塑料应用》 1177 1297 1387 1535 1607 1931 1997 2024
《塑料工业》 1153 1224 1386 1604 1575 1780 1980 1994
《中国塑料》 1173 1240 1232 1338 1256 1460 1517 1466
《塑料科技》 763 818 860 1020 1001 1094 1229 1199
《塑料》 904 1010 1179 1296 1079 1143 1221 1074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484 471 474 442 438 477 497 515
《合成树脂及塑料》 457 482 528 540 465 503 731 708

  四、结语

  数字化建设系列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近年来《工程塑料应用》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第二届山东省新闻出版奖报纸期刊奖和优秀集体奖等奖项。影响因子也逐年升高,在塑料类期刊中排名居前。但是数字化建设方面今后仍需加强:一是完善网站建设,加快论文面世速度,充实网站内容,及时更新资料,为读者和客户提供更多和更优质的服务;二是增强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增加视频链接,注重读者的阅读感受,拓展微信广告业务等。三是与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合作,开展更多的线下活动,并利用微信、网站等数据平台建立良好的读者、编者交流平台,实现“产、学、研”之间更好的沟通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郭雨梅,郭晓亮,吉海涛,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创新之路[J].编辑学报,2014,26(6):521-525.

  [2]樊雅梦,刘国正.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与集约化经营——媒体融合下的学术期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40-343.

  [3]游翔.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9,38(6):65-69.

  [4]刘征,董里,毛星,等.我国安全类期刊数字化进展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2(12):1462-1464.

  [5]赵鹏.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建设实践——以金属矿山杂志社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763-766.

  [6]郭沁,徐枫,黄宝.从相加到相融:中国学术期刊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J].科技与出版,2018,37(5):6-12.

  [7]苏金燕.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探析——由使用学术期刊数据库引起的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2(3):65-68.

  [8]徐亟,李禾,杨驰.从传统纸媒到新媒体,科技期刊如何走出第一步[J].科技与出版,2016,35(6):13-1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