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经济发展了,我们还需要不需要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该如何解释文学所处的地位和它所应该发挥的功能?
日前,纯文学杂志《天南》因经营压力宣布停刊。消息一经发布,诸如“网络传媒时代,纯文学纸质刊物是否还有生存之地”、“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等问题引起了热议。就相关热点,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学者。学者表示,经济发展了,我们更需要文学,电子期刊永远取代不了纸质期刊。
纸质文学刊物不可替代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剑晖分析认为,虽然《天南》的编者有明确的办刊思路,有创新意识,但内容太单一,过于理想主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这注定了它短命的结局。对如《天南》等纯文学杂志停刊不必大惊小怪,这些杂志采用的是市场化运作方式,它们的存亡是很正常的市场现象。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史小军认为,纸质文学刊物有电子文学刊物不可替代的特点,二者可互补共存,纸质文学刊物并不存在注定式微的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继凯向记者表示,“传播媒介的变化肯定会影响到文学的传播,传统的传播方式会受到一定冲击,但想‘灭绝’纸质文学刊物却不太可能。”他说,总会有读者喜欢阅读、收藏纸质文学期刊,阅读乐趣和收藏价值都是其存在的理由。
李继凯认为,纯文学刊物运营的关键是要有文学创作和编辑的自由,而有些刊物恰恰在这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将纸质报刊停刊全归结为“新媒体”的冲击,是比较片面的看法。
对纯文学刊物不用过分悲观
在商业化和“娱乐至死”的时代,浮躁文化心态甚嚣尘上,纯文学刊物如何突破不叫座的困境?陈剑晖表示,一本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纯文学杂志除了要有创新的锐气外,还需要投资人的远见与持续的热情,需要一批高水准的原创作者,更需要以文学本身为出发点的视野及稳定的读者群。此外,还需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纯正的品质和多元的开发。
资料显示,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纯文学刊物在我国的生存状况不错。我国现存的纯文学杂志近千种,一些老牌杂志如《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都有不错的发行量,经营状况比较理想,不必担心这类问题。因此,李继凯认为,虽然大多数纯文学杂志比较小众,但对其前途也不用过分悲观。
“经济发展了,我们更需要文学”
2008年,老牌纯文学杂志上海《译文》杂志宣布停刊时,就有人发出疑问:“经济发展了,我们还需要不需要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该如何解释文学所处的地位和它所应该发挥的功能?”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树增表示,这类问题背后追问的是“文学是否会死亡”的大问题。“只要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还成立,只要我们还需要进行精神升华、情感表达以及美的创造,文学就总会与人相伴。”文学只是文化品类之一,不要有“文学中心主义”或固化的“文学情结”。价值多元时代,应该允许民众有更多更自由的文化选择,也应允许受众喜欢自己认为“投缘”的文学。
“不能将一些刊物的倒下归咎于时代,更不能由此得出纯文学已寿终正寝的结论。应将这种现象看成市场和读者的选择,看成文学领域的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陈剑晖说。
“经济发展了,我们更需要文学,一个没有文学的世界是空虚苍白、难以想象的。”杨树增表示,当前理想的文学应当是一剂治疗在商品经济体制中一些人只顾个人物质追求,而精神信仰空虚、漠视社会及他人利益弊病的良药。理想的文学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洁净、高尚、美好的精神家园,有助于人们塑造完美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