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阅读难言“充电” 开卷未必有益

2015-04-24 来源:新民晚报 乐梦融
 
  两年前,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突破37万种/年,我国由此跃居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年图书出版总量已近45万种,比美国的图书出版量高出一倍。光鲜的出版数据,能否与国民阅读的质量划等号?今年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多位读书人指出,巨量的中国图书市场已被各种胡乱拼凑的三无“垃圾书”所充斥,阅读浅俗化让开卷不再有益。
 
  “垃圾书”满天飞
 
  什么书是垃圾书?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学者刘苏里说,“垃圾书”的概念很模糊,他更倾向于将垃圾书称为“三无图书”,即无益、无害、无聊。中国每年出版的45万种图书,绝大部分都是垃圾书,他估算,这些垃圾书的数量超过85%,中国不仅是世界出版大国,还是“垃圾书”的出版大国,尽管“垃圾书”并不是非法出版物。
 
  《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作家叶开指出,那些辅导类的书,公费出书以及心灵鸡汤类的作品,都是些垃圾书,完全没必要出版。《文汇读书周报》记者朱自奋也感慨,一些质量低劣到对读者产生有害影响、非常粗制滥造、只能速速扔进垃圾堆的书。
 
  选对书很重要
 
  “现如今,国民阅读不仅数量少,质量也很低。大量出现的‘垃圾书’正是这一现象的注脚。”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指出,在当下图书出版领域,可看可不看、可出可不出的书比重较大。好书难寻,已成为几乎所有读者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
 
  “垃圾书”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也会起到反作用。目前,少儿阅读出版把关较严,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因素虽被过滤,但无法制止无害、无聊的内容不断出炉,如对校园生活的简单复印、对奇玄冒险的重复描摹。作家郭文斌说,现在许多家长和学校,盲目攀比孩子的阅读量,读书多固然好,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要读什么书。读书就要读经典,与其花时间读1000本“垃圾书”,不如把一本经典读1000遍。选不对书,阅读就是危险的。
 
  探源头找原因
 
  谈及“垃圾书”横行的原因,刘苏里表示,一方面,消费者愿意买单,这些书就有市场;另一方面,出版机构在“风险投资的经济效益”驱使下进行风险出版,他希望图书的制造者、购买者以及书评人,都不为经济利益所诱,为大众贡献好书、推荐好书。白烨也说:“‘垃圾书’泛滥的直接原因,就是当前图书出版者追求不高、素质低下。”叶开对中小学图书市场颇为了解,他认为,教辅类图书中存在大量“垃圾书”,这与整个教育现状有很大的关系,“目前越来越无法解决的应试教育体系,导致学生们无法在中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对好坏书籍的鉴别能力。
 
  媒体人朱自奋分析说,图书选题缺乏新意也是让“垃圾书”泛滥的原因,“出版社在重复出版的泥潭里拼命挣扎,为了博快钱东拼西凑、编编抄抄、印制粗糙,错误百出的书先面市再说,能卖几本是几本。而部分作者本身的水准也有问题,编辑又没有能力对书稿质量进行把关。另外还有大量书商买书号来出书,这些书的质量就更不能保证了”。
 
  出版既优秀又畅销的好书,对出版社来说是件难事,有时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出版社最起码可以做到的是:不出或少出烂书。
 
  出版社有苦衷
 
  在鲁迅文学奖得主李鸣生看来,这是由于当下出版门槛太低所致。目前,大多数出版社都遇到了经济困难。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许多出版社便降低出版门槛,只要有人掏钱就让出书,什么赚钱就出版什么,从而导致跟风出版盛行,产生了大量“垃圾书”。
 
  一位出版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社内的好书和烂书基本“对半开”,因为按知识分子公认的“好书”标准出书,出版社就无法维持生计。高质量的人文社科图书的销量比不过减肥、成功学、股票类及三俗小说,这是全世界图书出版界的规律。“禁止出版那些迎合读者口味的通俗流行读物,出版社的生计怎么办?出版人活不下去,那么读者看到的有良心的好书也会越来越少。”当然,他也赞同,出版人应该守住行业的底线,以出版优秀图书为己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