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图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仅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且还有旧问题尚待解决。
读者评价体系不完善。在现行的网络图书评价体系中,社会上广为接受的是“网站打分+读者评论”的方式,这些网站可能是专业的销售网站,比如亚马逊、当当网,也可能是专门的评价网站,比如豆瓣。采用网络方式进行评价的好处是读者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对书籍发行、设计以及内容的评判,经过网络阅读人群的大浪淘沙,最终留下读者所认可的书籍。然而,在实施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书评体系表现得并不十分完善,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书本身是商品,但更是文化产品。读者由于自身的科学素养、专业眼光、知识结构等方面与专业人员存在差异,导致很多图书“叫好”的未必“叫座”,“叫座”的未必“叫好”。其次,由于人人都可以打分数、写书评,再加上社会现实中的功利性因素,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的“有偿书评”不断出现,甚至衍生出专门的“书托”,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损害了读者的利益,干扰了读者的判断。豆瓣上“反书托小组”和网络上“最后悔的书”讨论能够得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就是其明证。从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来看,行业内部在读者评价体系中“动手脚”是一种极其短视的表现。或许出版商能够在短时间内攫取足够的利益,然而,当这些成为行业内部“潜规则”的时候,没有采取这种不良竞争手段的出版商自然要“吃亏”,这就影响了整个出版行业的生态环境。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出版商的此种行为会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读者评价体系乃至整个出版行业本身最终都会受到损害。
专业书评曝光度不够。在现实中,互联网上专业的书评行业并不被人看好,前景也不太乐观,以至于专业书评人越来越少,各大报刊的书评板块也成为最先被撤下的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人在做着努力。例如,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图书评价”板块、光明日报社评论部和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主办的“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新华网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联合主办的“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等。新浪、凤凰等门户网站也有专门的读书板块。在专业性上这些媒体都足够权威,但无论是《光明日报》还是新华网,某种程度上它们依赖的还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今天的新媒体、自媒体相比,在传播速度和广度上都有着先天的劣势。而且相对于互联网上读者评价体系的集中,传统的纸质书评显得更加的零散、混乱。不过,在互联网上搜索特定的图书书评时,也不能很快得到想要的信息,这同样对读者会产生很大困扰。
出版评价与学术评价混淆。在专业领域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学术评价与出版评价不分。在学术期刊和专著的出版过程中,出版方获得了过大的话语权,导致出现“以社论书”的情况,在评价学术专著水准时,单纯根据出版社的知名度来粗略评判专著的学术质量。表面上看,“以社论书”有其合理成分,而且能够减少评议过程中的成本,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评价人员、机构、制度的不作为,这种情况与我国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出现的盲目夸大 “核心期刊”的问题类似。所不同的是,对社科论文评价体系的评价、反思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而社科图书评价体系的思考,却仅仅是刚刚起步。
如何构建网络时代的社科图书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在评价主体方面,需要完善同行评议制度。虽然读者评价制度和专业的书评人制度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但最权威的也是最应该发声的,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同仁。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好的书评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专业人士根据自身的素养,更能分辨出一本书的亮点和不足,帮助读者更好地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视野和眼界,也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和理解图书提供技术指导。而对于作者本身,完善同行评议体系也能帮助其作品得到应有的评价,从而有利于其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在传播方式上应该鼓励书评人和专业人士利用自媒体的力量。正如前面所说,网络时代的自媒体在传播速度和广度上具有传统媒体无可匹敌的优势。分层次建立属于读者、专业书评人和专业从业者的书评网站、微信公众号甚至播客(自媒体电台),并在此基础上将图书加以汇总,统一推广,在广大读者群的海选中,精品自然会脱颖而出。
最后,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书评写得好或不好,评价的都是“书”。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阅读时间在逐渐碎片化,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那么,出版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变成了传统的纸质书籍能否适应以及如何适应电子时代了。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