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期刊融合科学与传统文化的封面设计策略

2020-10-14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 者】张辉洁、唐秋姗、曾玲、唐宗顺、罗萍、冉明会: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社

  【摘 要】[目的] 以Genes & Diseases封面图像设计为例,探讨封面设计新模式,为同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提供实践经验。[方法] 总结国内外代表性期刊Cell、Cell Research和Protein & Cell的封面设计经验,分析Genes & Diseases 封面图像设计特征,并统计分析封面文章的学术影响力,评价封面设计策略的有效性。[结果] 学术编辑在封面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能够恰当选择封面文章,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并且有效提高期刊封面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结论] 我国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应重视封面设计,以有效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科技期刊;封面文章;科学可视化表达;封面设计

  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步伐的加快,期刊人除了思考如何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获取更多优质稿源外,也不断探索提升期刊形象的途径[1,2,3,4],比如利用融媒体优势扩大科技传播范围,通过设计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封面来吸引更多读者等[5,6,7,8,9,10,11]。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致力于刊载前沿研究领域内最新科技成果的同时,十分注重提升期刊封面的品牌形象[7,12-13],以提高其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重视期刊封面设计是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升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表现。封面设计灵感来自于刊载的亮点文章,是科技成果的视觉表达方式(又称“科学可视化”)。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的世界顶级科技期刊封面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同[14],提升期刊在读者心中的地位。据调查,经设计后推荐的封面文章平均被引频次比所刊载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提高了18%——35%[8,9]。由此可见,封面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重点论文(封面文章)的被关注度,从而提升其学术贡献度。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中外科技期刊(特别是生物类科技期刊)中具有视觉传达科技成果的封面设计现状,发现期刊所在学科分类及影响因子排名越靠前,封面的科学可视化程度越高,且国外科技期刊封面科学可视化程度明显高于国内同类科技期刊[15,16]。近年来,许多科技期刊从业者分析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艺术特征,总结设计思路,并将其运用到我国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中[6,10-17],但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仍采用固定封面[8,16],缺少封面设计创意。究其原因,主要包括:(1)科技期刊主管、主办部门重视程度有限,未意识到封面设计对提高期刊整体品牌形象的重要性;(2)科技期刊从业者大多为学术编辑和文字编辑,对期刊封面设计知识了解甚少,不知如何开展设计;(3)未能正确认识期刊封面对重点论文学术影响力的推动作用。本文以Genes & Diseases 封面设计为例,阐述学术编辑主导封面设计的新模式,并通过分析封面文章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和经典案例,评价封面设计策略的有效性,以阐述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因地制宜地提高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水平,以期为其他生物医学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Genes & Diseases 于2014年9月创刊,是重庆医科大学主办的国际英文学术季刊,目前被SCIE、PMC、Scopus、DOAJ数据库收录,海外出版代理商为Elsevier;刊载的文章类型包括原创性科研论文、综述、新闻、评论、科研观察等,期刊定位为学术水平高、可读性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学类综合性期刊。本文以Genes & Diseases封面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随机调查国内30种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分析封面个性化设计思路。

  1.2 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特征分析

  选取国内外生物医学类代表性科技期刊Cell、Cell Research和Protein & Cell为参照。基于各刊官方网站,统计Cell、Cell Research和Protein & Cell在2010—2020年间的封面设计趋势,比较Genes & Diseases在2014—2020年间的封面设计趋势,并分析主题式封面设计(特别是“中国风”封面)特征。本研究的主题式封面设计是指根据封面文章内容,采用卡通动画、故事等形式设计封面,排除纯仿真模拟、研究对象或场景图片、实验结果的封面。“中国风”封面是指封面设计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如蕴含传统寓言故事、人物形象、传统工艺等。使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图,数据呈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误)。

  1.3 封面文章学术影响力评价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通过被引参考文献检索,统计Genes & Diseases 2014—2020年收录文章及其被引频次。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封面文章被引频次与刊载文章平均被引频次的差异性。检验标准:α=0.05。

  基于Scopus数据库,分析单篇文章在2014—2020年间的被引频次、引用基准、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并通过数据库中的PlumX Metrics分析单篇文章在EBSCO数据库的浏览量和下载量、Mendeley浏览量,以及在Wikipedia、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分享、点赞及评论情况。使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图,数据呈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误)。

  2 结果与讨论

  2.1 学术编辑是Genes & Diseases封面设计团队的核心

  Genes & Diseases自创刊以来便高度认可封面设计对期刊形象定位的重要性,一直重视封面图像设计。在编辑部缺少专职美术编辑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与独立美术设计师及第三方设计公司的合作方案,以期设计出既能准确、简洁地表达科技成果,又具有视觉冲击力兼美学价值的封面图像。然而,国内美术设计机构的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美术设计师对科学论文的内涵把握往往存在偏差,难以完成对学术性有一定要求的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工作。作者、编辑和美术设计师的沟通过程并不顺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设计理念的差异,有沟通不及时造成的信息缺失,也有信息太多造成的设计混乱等。

  鉴于此,Genes & Diseases编辑部自2016年起,采用新的由学术编辑主导封面图像设计的模式,选择封面文章,根据期刊定位、风格和宗旨,提出设计方案,并负责与美术设计师直接沟通,跟踪封面设计进展。当封面设计完成后,学术编辑邀请作者、主编及核心编委讨论,并总结修改意见。美术设计师根据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定稿。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期刊学术编辑在封面设计过程中能保持学术性思维,同时较好地利用了设计师较高的艺术修养,二者直接、高效地沟通,更易设计出兼具学术性及艺术性的封面。

  当然,封面设计对学术编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既要求学术编辑拓展学术视野、准确抓取热点科技信息,还要不断总结并更新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艺术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2.2 恰当选择封面文章是封面设计的前提

  通过对Nature、Cell和Science三大世界顶级科技期刊封面文章被引频次的分析,足以看出封面文章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巨大贡献[7]。封面设计的灵感源自封面文章,因而选择封面文章是封面设计的第一步。在实际操作中,Genes & Diseases学术编辑首先要精读主编确定的3篇Highlights文章,提取关键词,然后在Web of Science或者PubMed进行文献检索和选题评价,最终确定封面文章。

  确定封面文章只是设计封面的第一步,如何将一篇学术论文的主要价值和论点以科学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要求学术编辑学会联想和精炼。学术编辑经常需要筛选3——5篇主要参考文献进行精读,以便准确掌握封面文章的主题核心信息,同时对与文章主题核心信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联想,以用于封面设计。

  2.3 Genes & Diseases封面设计分析

  学术编辑在选定封面文章主题核心信息之后,要将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给美术设计师,最终设计出兼具科学严谨性和美学艺术性的、容易引起读者共情和认同、影响期刊在读者心中定位的优秀封面[14]。传达科技信息的封面对刊载内容也起到提示性作用。Genes & Diseases学术编辑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随机调查30种国内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的封面,发现约80%的科技期刊在2013年前采用固定封面,随后动态更换封面的期刊数量逐渐增加。目前,约42%的科技期刊使用固定封面,约33%的科技期刊每年更换封面,约25%的科技期刊每期更换封面。每期更换封面的期刊中,以英文科技期刊为主,如Cell Research、Protein & Cell等。因此,以国外顶级生物医学综合科技期刊Cell及国内一流科技期刊代表Cell Research和Protein & Cell封面为例,分析其2010—2019年封面设计特征,以指导Genes & Diseases封面设计。

  2.3.1 主题式封面设计是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主流趋势

  Cell、Cell Research和Protein & Cell 3种期刊均均每期更换封面,且封面的设计思路大致相似,即渲染实验结果、仿真模拟生物元素、直接使用研究对象照片、绘制卡通动画、改编故事、融入名族特色元素等。本研究将纯仿真模拟、研究对象或场景照片、展示实验结果3类封面设计以外的封面设计统称为主题式封面设计。该类设计主要根据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进行视觉创作,设计手段、体现方式等灵活性更强,也更能体现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封面设计水平。

  统计结果表明,Cell主题设计类封面所占比例约为55.750%±3.868%,而Cell Research与Protein & Cell略低,分别为50.758%±17.385%和40.833%±10.728%,详细结果如图1(a)所示。分析上述3种期刊各年主题式封面设计所占比例,发现Cell的该类设计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保持在40%——65%范围内[图1(b)]。自2013年开始,Cell Research主题式封面设计所占比例稳步上升,2019年全部采用该类设计思路。作为国内最早办刊的典型代表,Cell Research紧跟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和模式,旨在建设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封面设计方面也为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作出了表率,依靠封面树立的期刊整体形象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可欣赏性。Protein & Cell自2010年创刊以来,封面设计以展现蛋白质模拟结构为主;2010—2015年,该刊根据封面文章主题设计的多样化封面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但2015年后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9年有所回升。这表明该刊依然重视封面设计,积极尝试多样化的封面设计方式。



图1 国内外代表性期刊历年封面设计特征分析
(a)比较各刊主题式封面设计的整体差异,其中Cell共196幅封面,Cell Research共120幅封面,Protein & Cell共120幅封面;(b)逐年分析各刊主题式封面设计的变化趋势

  2014—2015年Genes & Diseases 封面图片均来自当期重点文章中作者提供的图片;2016年开始借鉴国内外期刊主题式封面设计思路,并将其作为指导封面设计的主导思想。学术编辑根据封面文章主题,将卡通动画、改编故事等风格融入封面设计中,并从2019年开始全部实现主题式封面设计(图2)。


图2 Genes & Diseases主题设计类封面所占比例

  2.3.2 “中国风”封面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特色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传播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要弘扬文化自信。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科技期刊封面可增强我国科技期刊的特色,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辨识度。同时,在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中,设计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封面在主题式封面设计中较为活跃。Cell Research和Protein & Cell这两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主题式封面设计中,中国传统特征元素的使用频率较高(图3)。



图3 “中国风”封面在Cell Research和Protein & Cell主题式封面设计中的使用频率

  从图3可以看出,Cell Research自2013年开始尝试在封面设计中体现中国特征元素,之后逐渐提高该类设计所占的比例。Protein & Cell集中在2014年、2017年和2019年采用“中国风”封面设计风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封面设计的选材范围较广,而具有学术性和艺术性的创意封面不仅能提高期刊形象定位,也是科技期刊多元发展的潜在途径。

  2.3.3 Genes & Diseases“中国风”封面设计

  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期刊封面设计,Genes & Diseases学术编辑将2019年及2020年共8期封面设计风格定为“中国风”。通过借鉴国内外顶级科技期刊封面特征[10,11],融入水墨山水画、剪纸、龙、凤、戏剧、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打造封面特色。

  (1) 国画。学术编辑借鉴Cell Research在2017年第5期和第12期的封面设计思路,并将其运用到Genes & Diseases 2019年第1期的封面设计中。该期封面文章报道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Yin-Yuan Mo教授课题组关于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转录后修饰中的调控作用[图4(a)]。封面图像以水墨山水画为背景,使用曲折的浓墨线条直接模拟lncRNA的二级结构,更加鲜明地突显研究对象。lncRNA结构上的两个人物、小舟和仙鹤代表其他参与调控转录后修饰的因子。lncRNA下方的太极八卦图寓意lncRNA对基因表达的修饰需要达到动态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图4 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a) 国画;(b)剪纸;(c)戏剧;(d)寓言故事

  (2) 剪纸。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也是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透空的感觉,传递出别样的艺术享受。Genes & Diseases 2019年第2期封面文章选取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的基因治疗作为主题。为了更好地设计封面图像,学术编辑将CRISPR“基因剪刀”这一概念融入剪纸当中,色彩基调为中国红,剪刀指代“基因剪刀”,剪纸图案中加入DNA双螺旋结构和生物学元素,以及凤凰、牡丹等中国元素[图4(b)]。

  (3) 戏剧。戏剧是中国又一文化魁宝,而戏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独有的元素。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具有独特的迷人魅力。Genes & Diseases借鉴Cell Research 2015年第4期的封面,设计了2019年第3期封面,以川剧人物指代BMP9蛋白,用变化的脸谱寓意间充质干细胞在BMP9蛋白调控下分化发育的不同结果[图4(c)]。为了展现调控结果的动态随机性,封面特意制造了漩涡造型,脸谱大小不同,表示层次不同,且以脸谱上的主体色与干细胞可能分化发育成不同细胞、组织等相呼应,让画面更具生物学特色,突出主题。

  (4) 寓言故事。中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近年来也成为期刊封面设计师热衷的素材,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科学的融合,如孙悟空练就火眼金睛(Cancer Cell 2015年5月封面)、后羿射日(Cell Stem Cell 2016年第24期封面)、三打白骨精(Cell Research 2019年第5期封面)、女娲补天(Cell Research 2019年第10期封面)等。Genes & Diseases 2020年第2期封面引入“画龙点睛”的寓言故事,以龙的形象寓意蛋白质三维结构,蛋白质中赖氨酸(眼睛)的琥珀酰化(毛笔)是蛋白修饰的重要步骤。经过修饰后的蛋白质结构将发生改变,参与调控癌症进程等多项生理活动[图4(d)]。

  2.4 Genes & Diseases封面文章学术影响力评价

  封面设计基于封面文章,文章的学术影响力直接对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产生重要影响[7,8]。通过对封面文章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不仅可以评价学术编辑对Genes & Diseases封面文章选择的准确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封面文章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贡献。基于2014年至2020年6月10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数据,Genes & Diseases刊载的150篇文章中,19篇封面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约为所有刊载文章平均被引频次的2倍[图5(a),表1]。基于Scopus数据库统计得到的平均被引频次与Web of Science相似。Scopus数据库还提供单篇文章引用基准分析,可用来比较该文章被引用的情况与类似文献的平均被引用情况。通常情况下,该值越大,此文章的被引情况越佳。数据表明,封面文章的平均引用基准比所有刊载文章平均引用基准高约20%。此外,本研究分析了单篇文章在该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显示了该文章与类似文献相比的被引用效果,赋值大于 1.00 ,表示该文献被引用得较多,值越大,文章的影响力越大。结果表明,封面文章的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平均值约为所有刊载文章的1.7倍。



图5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比较Genes & Diseases封面文章与所有刊载文章被引频次差异
(a)2014—2020年封面文章与所有刊载文章平均被引频次差异;(b)逐期分析封面文章被引频次与刊载文章平均被引频次的差异

表1 2014—2020年Genes & Diseases 刊载文章学术影响力分析
文章类型 Web of Science Scopus PlumX Metrics
收录文章数/篇 平均被引频次/次 收录文
章数 /篇
平均被引频次/次 平均引用基准分析 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平均值 EBSCO平均浏览量/次 EBSCO平均下载量/次 Mendeley平均浏览量/次 社交媒体平均曝光率
所有文章 159 16.478 150 17.733 59.787 1.059 37.180 1.647 57.560 3.100
封面文章 19 34.684 19 34.000 72.211 1.841 72.947 2.211 147.737 4.737
  注:2014年第1期创刊号及2017年第1期“肿瘤代谢”专辑无封面文章。

  为了进一步分析封面文章的科技传播广度,本研究利用Scopus数据库中PlumX Metrics数据分析封面文章在EBSCO、Mendeley数据库的引用情况及其在社交媒体(Wikipedia、Facebook、Twitter)的分享、点赞及评论情况,结果见表1。可以看到,封面文章的平均浏览量和下载量均高于所有刊载文章的平均浏览量和下载量,其中Mendeley平台上封面文章的平均浏览量约为所有刊载文章平均浏览量的2.5倍,并且封面文章在社交媒体的被关注热度更高。

  以上结果均表明封面文章的学术价值和科技传播广度更为显著,更有助于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封面文章在当期刊载文章中的学术影响力。结果表明,从整体趋势来看,封面文章的被引频次与当期刊载文章平均被引频次存在统计学差异(t=2.554,P=0.015)。大多数封面文章的被引频次明显高于当期刊载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表明所选择的封面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受众较广[图5(b)]。同时,该结果也展现了少部分封面文章的被引频次和当期所有刊载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相当,说明封面文章能否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还依赖于封面文章的研究领域受众是否广,这也为后期封面文章的选择提供了线索。

  3 结语

  良好的期刊形象易获得读者的心理认同和共鸣。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过程中,我国科技期刊在力争获取优质稿源、提高自身硬实力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增强自身软实力,提升国际形象。本研究通过比较国内外顶级生物医学类代表性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特征,发现根据封面文章科技成果的核心主题,利用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手法,设计出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创意封面,是科技期刊提升形象定位、实现科学可视化表达的主流趋势,这也是指导我国科技期刊封面发展的重要思路。以Genes & Diseases封面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学术编辑指导设计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科技期刊封面的可行性。同时,本研究以设计具有中国传统特征的封面为例,阐述融合科学和传统文化的科技期刊封面对期刊形象的提升作用,这为同行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当然,本研究对封面文章促进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还不够完善,未来将进一步通过融媒体平台扩大期刊传播范围,评价封面设计对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彬,丁敏娇,徐天士,等.关键词: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路径编辑学报,2020,32(2):191-194.

  [2]王晴,袁鹤.新伦理下科技期刊发展路径编辑学报,2020,32(2):128-131.

  [3]许丽佳,杨淇名,庞洪等.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策略研究[J].编辑学报,2019,31(S2):4-5.

  [4]李兴昌,内容为王•质量第一•期刊永存•编辑万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155-159编辑学报,2016,28(2):103-105.

  [5]王国燕,程曦,潘云.中外顶级科技期刊科学可视化的比较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中国编辑,2014(4):41-46.

  [6]崔之进.世界顶级科技期刊封面艺术学研究及对内部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36-141.

  [7]王国燕,汤书昆.论科学成果的视觉表达-以自然,科学,细胞为例[J].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1):1927-1932科学学研究,2013,31(10):1472-1476.

  [8]王国燕,姚雨婷.科技期刊封面图像及创作机构的案例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26(6):1275-1279科技与出版,2014(10):67-71.

  [9]王国燕,程曦,姚雨婷.自然,科学,细胞封面故事的国际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9):1181-1185.

  [10]崔之进.顶级科技期刊封面的中国元素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2):99-104.

  [11]周华清.科技期刊封面科学与人文融合设计-以Cell系列期刊为例[J].中国科学技术杂志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028-1035.

  [12]王国燕浅议科学可视化与《自然》封面设计[J].东北科技大学学报科学,2013,,65(2):42-44.

  [13]王寒梅.科技期刊封面的视觉美学分析[J].商业文化,2011(8):342-343.

  [14]杨石华,纪之文.期刊认同的视觉修辞:基于细胞研究和细胞封面的分析(2009—2018)[J].编辑之友,2020(4):94-98.

  [15]王国燕,姚雨婷.生物类顶级学术期刊的封面图片特征分析[J].科技传播,2014,6(2):252-254,217.

  [16]王国燕,张致远,姚雨婷.中外科技期刊封面图片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国家图书馆3635种科技期刊的研究[J].中国科学图书馆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1075-1077.

  [17]孙昌朋,陈望忠.医学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实践与创新[J].编辑之友,2012(6):106-108.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