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两微一端”融媒体传播模式研究-以地学科技期刊为例

2020-10-14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 者】陶华、常宗强、郑军卫、叶喜艳、王曲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

  【摘 要】[目的] 探索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平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提出地学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策略。[方法] 通过普查法统计2017—2018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130种地学类核心期刊的微信平台、科学网微博、超星客户端的建设及运营情况,采用R语言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各平台宣传指标的传播贡献力进行分析。[结果] 地学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建设中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和地域差异,平台互动性较弱,不同平台间缺乏内容联动,通过贡献力分析发现微信平台用户关注量对期刊传播效力的贡献最大。[结论] 地学科技期刊需要通过多媒介导引、精细化用户管理、设立微刊专栏、规范平台管理制度、打造集群化融媒体平台等经营策略,有效推进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平台建设,提升我国地学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力。

  【关键词】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媒介融合;传播贡献力

  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是以期刊受众需求为中心,通过“一对一”人际传播、“多对多”群体传播、“一对多”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科技期刊核心内容智能化、网络化和泛媒介化扩散。在融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微信、微博与客户端(以下简称“两微一端”)已成为科技期刊传播渠道的“标配”。可以预见,受众参与、采编互动、融合传播、场景切入、跨平台联动的“两微一端”和“新媒体+”融合传播模式将成为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的重点建设方向[1]。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都对期刊融媒体传播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也对融媒体背景下期刊编辑能力的转型路径进行了总结和归纳[2,3,4,5,6,7,8,9,10,11],但宏观定性分析居多,对于各平台指标贡献力的定量分析较少,对影响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的关键性要素缺少深入分析。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掘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选取学术专业性较强的地学科技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两微一端”融媒体传播模式的发展路径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通过优化“两微一端”融媒体传播这一“利器”加快提升地学科技期刊传播效力与公众影响力,增强地学科技期刊传播竞争力,也为其他学科的学术专业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平台现状

  1.1 研究样本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7—2018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130种地学核心期刊作为样本期刊。这些期刊涵盖了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综合、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及水文学、地质学6个学科方向,学科排名靠前,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和较强的业界影响力,通过研究这些期刊能够反映出地学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的前沿发展态势,数据采集的截止日期为2019-12-05。调研发现新浪微博更偏重传播综合性新闻讯息,而科学网作为探讨学术问题的专业性博客,建立了便利的互联网非正式科研交流渠道,用户群体主要为科研人员,发表的博文能够获得较高的科研关注度,是地学科技期刊进行宣传推广的重要阵地。由于办刊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瓶颈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地学期刊都没有建设独立的手机客户端。超星学习通客户端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等资源,打造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用户覆盖面广,信息输出量大,是地学科技期刊进行宣传推广的理想媒介。因此本研究将微信平台、科学网博客及超星学习通作为调研对象,对130种地学核心期刊在这些平台上的融媒体宣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地学核心期刊的搜索指数能够反映出期刊的总体传播力(影响力和关注度)[12]。本研究对已开通“两微一端”的地学核心期刊百度学术搜索指数和“两微一端”平台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主要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将已有数据作为训练集计算每个平台指标的特征重要性。在机器学习的诸多算法中,随机森林算法相对高效而准确,对缺失数据和非平衡的数据比较稳健,能够有效防止数据中多余甚至无关特征影响模型的分类/回归效果。R语言软件作为一个自由、免费、源代码开放的软件,可用于数据统计分析及分析结果可视化,因此本研究选取R语言软件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平台各项指标与搜索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1.2 地学核心期刊融媒体平台建设现状

  1.2.1 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和科学网博客建设情况

  130种地学核心期刊中,有47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36.2%;有101种在超星学习通里设有期刊主页,占78.4%;仅有5种期刊开通了科学网博客,占3.8%。不同学科的地学核心期刊在融媒体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均衡性(表1)。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地学核心期刊中,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的开通比例最高,海洋科学及水文学类期刊的开通比例最低。开通超星学习通的地学核心期刊中,大气科学类期刊的开通比例最高,地球科学综合类和地质学类期刊的开通比例最低。科学网博客主页因开通期刊数较少,数据不具有显著代表性,在此不作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大气科学类期刊对于融媒体、跨媒介传播的重视程度较高,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大气科学类期刊均在2014—2016年就开始了平台建设,拥有较为丰富的平台建设经验,平台信息更新及时(大部分为月更或周更),没有出现僵尸号,运营较为稳定。


表1 不同学科地学核心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科学网博客的情况
学科类别 核心期刊数量/种 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 开通超星学习通的期刊 开通科学网博客的期刊
数量/种 占比/% 数量/种 占比/% 数量/种 占比/%
地理学类 22 7 31.8 17 77.3 0 0.0
大气科学类 18 10 55.6 18 100.0 0 0.0
地球科学综合类 15 6 40.0 10 66.7 1 6.7
地球物理学类 15 6 40.0 14 93.3 1 6.7
海洋科学及水文学类 24 4 16.7 21 87.5 2 8.3
地质学类 36 14 38.9 24 66.6 1 2.8

  表2所示为开通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和科学网博客的地学科技期刊出版地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各平台的开通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出版地为北京的期刊在3个平台的开通及运营率均远超其他地区。除北京外,地学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率较高的城市为兰州;开通超星学习通的期刊数量较多的城市依次为青岛、兰州、南京、长春、乌鲁木齐、成都和广州。融媒体平台存在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民族多样化,文化形态的地域性差异很大,自然形成了许多区域性文化地理版块,同时财政体制、出版方针和政策也加速了不同地域出版业发展的不均衡性[13]。从平台的地域差异性可以看出,北京作为国家创新成果交流和传播的中心,引领着学科整体发展和学术建设,京属各刊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期刊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对于期刊融媒体发展有着强烈的敏锐性、洞察力和主动性,在宣传方面注重通过多种渠道集体发力,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较为及时,学科领军地位日趋显著。东部地区的平台建设的数量和种类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一方面与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办刊经费较为宽裕,能够负担更多的平台运营支出有关;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资讯较为发达,服务运营商较多,期刊编辑部能够选择更多的传播渠道增强传播效力。

表2 开通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和科学网博客的地学核心期刊出版地分布情况
出版地 地学核心期刊数量/种
开通微信公众号 开通超星学习通 开通科学网博客
北京 22 33 34
长春 3 6 3
成都 2 5 3
南京 2 6 5
抚州 0 1 1
广州 2 5 4
桂林 1 1 0
贵阳 1 1 1
哈尔滨 1 3 2
杭州 0 1 0
昆明 1 1 1
兰州 4 7 7
青岛 1 11 8
上海 0 1 0
沈阳 0 2 21
石家庄 0 2 1
武汉 1 3 1
乌鲁木齐 2 6 3
无锡 2 3 2
西宁 0 1 2
厦门 0 1 1
郑州 0 1 1

  1.2.2 平台消息推送情况

  已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中,70.2%的地学核心期刊选择开通用户菜单更为丰富、交互功能更为强大但每月推送消息次数较少的微信服务号,充分说明地学核心期刊微信平台功能正由单纯的消息推送模式向交互服务模式转型。仅有15种期刊(占31.9%)的官方网站提供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导引,说明只有少量期刊进行了联动式推广宣传。

  大部分地学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每年推送消息的次数分布在0—30次的范围内,除僵尸号外所有地学核心期刊微信平台平均每年累计推送消息次数为10.5次。通过电话咨询可知,有24种地学核心期刊编辑部提供了关注用户的详细数据,平台关注用户数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集中在0—300之间或500以上,其中高关注平台(关注用户数超过1000人)中大气科学类期刊较多,占60%(图1)。



图1 地学核心期刊微信平台情况统计
(a)年均推送消息数;(b)平台关注用户数;(c)推送消息篇均阅读次数

  科学网博客建设情况相较于微信公众号表现得非常滞后。大部分地学核心期刊未将科学网博客作为期刊传播的主阵地,基于品牌建设需求开通机构博客的地学核心期刊更是凤毛麟角。已开通的期刊博客大部分为个人博客,一方面这些博客因未进行期刊主办机构认证,公信力明显弱于机构博客,不能在科学网首页获得特定展示位;另一方面,在个人博客中,期刊编辑不能够利用科学网用户资源对有学科背景的博主用户进行点对点的信息推广(不能在他人博客主页留言引导关注,也不能发送推广信息等),期刊博文阅读量低,平台用户黏性弱,宣传效果不够理想。

  使用超星学习通的期刊(101种)数量明显优于微信公众号(45种)和科学网博客(5种),这可能是因为许多期刊早期与超星存在合作,学习通作为这些合作的延伸,不需要编辑部在建设和维护方面增加额外支出。超星学习通里主要有传统出版、公众号和栏目专题三大版块,但大部分期刊只更新了传统出版版块,对于实现用户交互的读者组、超星公众号和栏目专题版块都未开通,加上期刊采编系统与超星客户端未实现平台间互联,通过客户端实现在线投稿存在技术壁垒,使客户端的宣传效果有所降低,期刊对与超星客户端功能的开发和利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2.3 平台宣传内容的关联度(融合度)

  期刊微信平台推送的消息主要有当期目次、预出版/论文推介、期刊新闻/通知、前沿资讯/科研动态/会讯、论文撰写指导、贺卡、调查问卷/征稿、期刊信息介绍、科普讯息、论坛/视频/广告等。大部分地学核心期刊微信平台对于这些内容都有推送,发布最多的是当期目次、贺卡、前沿资讯/科研动态/会讯,平均阅读量最大的微刊类型是热点论文和前沿资讯/科研动态/会讯。

  科学网博客推送的消息主要有出版伦理、投稿须知、期刊信息介绍、期刊新闻/通知、前沿资讯/科研动态/会讯、优秀作者和优秀审稿人公示、论文推介、科普讯息等。地学核心期刊科学网博客的历史访问量从3055到8983092人次不等。调研发现,博客中涉及学科前沿的博文更易成为科学网精选博文或热文,可带动博客浏览量和期刊关注度大幅提升。只有少数期刊在论文推介时将推送内容进行了深度优化,增加了可视化出版内容,其他期刊的推介方式主要为论文摘要展示,甚至比微信平台上的宣传内容更加简化,没有发挥出博客长文宣传、深度解析的优势。博文中的专业术语较多,不利于交叉学科研究人员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建立知识图谱。

  超星学习通宣传内容主要为论文摘要,与期刊官网主页相比,缺少获取全文的渠道,同时也缺少与其他平台互动和合作。虽然内容展示形式为XML,但是传播内容流媒体化和富媒体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大部分地学核心期刊融媒体平台间缺乏内容联动,没能形成科研成果链式传播;期刊编辑部较多选择“一次制作,多次发布”的推送模式,很少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深度开发二次产品,较少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知识挖掘服务,平台宣传难以形成持久影响力和学科权威性;渠道间融合度较低;各平台线上影响力呈现不均衡发展,各平台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能形成传播媒体矩阵效应;对于平台流量数据缺乏及时监测、精准关联和聚类分析,无法快速找到突破平台发展瓶颈的好方法。

  1.3 各平台影响力对期刊传播力的贡献分析

  采用R语言软件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平台各项指标与搜索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数据可视化,结果见图2,其中:浅灰色条图代表显著影响,深灰色条图代表非显著影响;条图越长,影响力越大;正向条图代表正相关,负向条图代表负相关。可以看出,微信平台的关注用户数和期刊的搜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2897),表明微信平台对于期刊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扩大期刊宣传、树立期刊品牌的重要媒介,通过加强期刊微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将为期刊吸引更多的目标用户。微信平台推送消息的篇均阅读量对期刊搜索指数的贡献超过了期刊影响因子对期刊搜索指数的贡献,表明在信息爆炸时代,期刊的网络平台宣传有“粉丝效应”,平台用户黏性较弱的传统优势期刊可能无法通过口碑营销模式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将对刊物的传播广度和学科影响力产生不利影响。科学网博客提及度和搜索指数也呈现正相关关系。影响科学网博客提及度的关键因素是其他博主对期刊博客的关注度,这与期刊平时是否进行有效的平台互动密切相关。如果期刊宣传没有做到以用户的核心需求为导向,或者提供的服务不及时,将会造成用户关注度急剧下降,最终影响期刊传播效力。超星学习通用户数和搜索指数呈现弱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超星学习通主要面向学生用户,大部分用户的主要需求是单向获取知识,而期刊的主要目标用户是广大的科研工作者,两者的目标受众群体有一定的偏差;由于和其他平台间缺乏联动,超星平台上的宣传信息难以实现营销式推广。超星学习通的实例体现出精准、个性化定位期刊融媒体平台服务对象和多媒体联动的重要性,期刊的目标用户应主要定位于科研人员,才有可能推动关注用户向作者或审稿专家转变,同时还需不断增强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才能稳步提升期刊的整体传播效力。研究发现平台消息推送频次并不是影响期刊搜索指数的关键要素,这一结论和前期调研结果能够相互印证,即低频推送知识量丰富信息的引流作用比高频推送随意编发信息更明显。



图2 地学核心期刊融媒体平台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期刊搜索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2 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传播模式探索

  2.1 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发展的瓶颈

  调研发现,目前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平台建设中仍存在不足之处:(1)微刊更新频率有待提高;(2)平台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用户互动性较弱;(3)平台功能架构不尽合理;(4)缺乏独创性、有针对性的特色内容;(5)平台推送内容未作适应客户端阅读的可视化改造,缺少视频、动图、表情包等吸睛元素,用户无法快速产生长期关注和进一步了解的愿望;(6)平台宣传内容缺乏前期策划,经营行为缺乏系统性中长期规划,面对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足等。

  融媒体建设的关键核心点是围绕用户的核心需求及社交媒体关注度展开的,现阶段“两微一端”媒体平台大多独立运营,对于受众需求还不太明确、通过融媒体打造期刊品牌的意识相对不足,在平台建设时较多注重实现期刊移动出版、在线阅读、稿件查询、信息发布等基础功能,较少考虑通过集成化管理使不同平台的微刊内容相互呼应和深度拓展,不能很好地满足关注用户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需求;难以快速推进期刊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互联形成学术生态共荣圈。期刊编辑部在现有的融媒体服务模式基础上还需不断优化、升级服务功能,减少盲目性发布,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流量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知识图谱、语义出版、数据出版、智库服务等模式加强平台宣传的内容集成,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并满足用户对于信息服务的深度需求,促进期刊编辑部由内容供应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型。

  2.2 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建设典型案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和《大气科学进展》是地学科技期刊中“两微一端”融媒体建设走在前列的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融媒体平台发展定位明确,更新及时(基本保持在日更),推送消息紧紧围绕学科特色和刊载方向展开,除刊发该期刊论文信息外,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积极进行科普知识推广,面向不同的平台受众有不同的题材策划,不同平台间对同一内容进行差异化联动报道,比如在科学网博客上进行长文详述,在微信平台上采用视频、富媒体等方式展示。《大气科学进展》基于微信平台不定期进行视频学术会议直播,将已发表论文内容二次加工整理成专题和虚拟专刊推送;对于热点问题,邀请知名学科专家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观点论述,同时对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篇均阅读量和用户黏度较高。这两种期刊的成功建设经验对其他地学科技期刊突破“两微一端”融媒体发展瓶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3 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发展策略

  大数据时代,地学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更需要长远统筹规划,如果只考虑局部需求和短期目标,不同媒体平台间势必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享,造成信息孤岛效应:期刊宣传信息重复率高、共享率低、可利用价值低、同步率差、滞后性强,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使平台宣传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信息冗余和人力浪费,无法形成系统性知识服务体系,导致期刊的宣传效益大打折扣。着力打造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品牌,应促使相关期刊制定战略性发展规划,通过创新机制和传播模式改革,加强信息宣传的定期策划和管理,对期刊资源进行知识挖掘、深度整合、集成开发和有效利用,建立交互式信息传播网络,如为广大的用户提供虚拟专刊、知识图谱等帮助用户更便捷地获得科研资讯,建立通畅的建议和反馈渠道,及时获取用户的关注需求,使地学科技期刊通过“两微一端”融媒体传播,成为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出版中心、前沿热点报道中心和出版模式研究中心。融媒体传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期刊的可获取度和影响力,显著表现就是期刊网站在学术搜索引擎的排名不断提升。期刊在进行“两微一端”平台建设时需着重考虑实现相关功能以增强融媒体传播效力。

  2.3.1 平台推广策略:加强多媒介导引联动,提升平台知名度

  平台的可获取度是影响“两微一端”平台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相关平台的可获取度,首先,可以在期刊官网、邮件签名档、融媒体平台主页、纸刊封面、宣传页、宣传海报、搜索引擎词条、学术论坛讨论帖上增设期刊二维码导引,通过建立发散式阅读网络,扩大期刊的受众面,通过多渠道引新带动“线上共荣”。及时进行平台更新和宣传,使目标受众对刊物产生长期关注的期望,将潜在用户发展为黏性用户。

  2.3.2 用户定位策略:精细化管理关注用户资源,准确定位服务目标

  用户是融媒体平台发展和壮大的生命线,关注并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才能有效实现融媒体平台的品牌构建。精细化管理用户资源是实现有效互动的第一步。通过平台互动确定所有关注的用户身份,为关注用户添加身份标签,通过分析关注用户组成及所占比例,确定推送消息的侧重点和推送频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目标用户的阅读兴趣点:对于研究生群体,重点推送论文撰写类消息;面向高级科研工作者,主推出版服务类消息;针对普通大众,推送科普类消息。在发送消息时通过选择不同的“群发对象”,增强推送消息的针对性。与用户建立长期、有效的互动,加强情感交流,及时回复用户留言,耐心解答用户问题,在各种节日推送电子贺卡,向关注用户传递温暖和关怀。

  2.3.3 内容优化策略:设立专栏,加强推送消息质量把控

  推送高质量、高影响力、紧跟时事的消息对于平台关注用户的增长、期刊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推送消息必须明确服务定位,提供相对精准的服务功能,内容选择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碎片化”“浅表化”“精读化”等阅读方式打造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阅读空间,同时加强点睛类“头条”消息的推送,强化内容的联动集成。可以通过设立专栏的方式加强质量把控,使消息推送由泛众传播转变为聚众传播,提升受众的阅读兴趣,营造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平台的学术权威性。

  消息内容可包括:(1)期刊宣传及增强出版专栏,主要发布期刊论文目次或期刊论文摘要,以及本领域的最新进展等。通过发布此类消息,扩大期刊论文的阅读覆盖面,增加相关论文下载、引用、评论或讨论的次数,最终提升相关论文的学科影响力。同时对期刊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重组,扩展和延伸期刊刊载内容,添加论文亮点导读、知识图谱介绍、热点聚类分析、语义知识检索、可视化展示等,丰富期刊内容的表征能力,帮助关注用户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选题思路、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促进科研分享。(2)论文写作专栏,主要发布论文撰写技巧类消息,详细介绍地学稿件中题名结构与常用词、摘要、关键词、插图、量与单位、英文写作、正确绘制地图、图面设计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地学科研人员尤其是刚开始尝试论文写作的科研人员进行规范表达,减少文稿错误,提升文稿质量,为期刊培育潜在作者。(3)人物风采专栏,主要介绍高学术影响力作者的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研究团队情况,做好出版后的服务工作,通过宣传帮助科学家提升社会知名度,增强科学家对期刊的认同感,为后续组约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可将服务对象拓展到主编、编委、专刊专家等,为科学家做好宣传服务。(4)科普专栏,主要发布图文并茂的地学科普知识。科技期刊在关注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任。地学科技期刊拥有优质、权威的信息资源,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分类整合,提炼前沿科学问题的核心价值,形成新的信息产品,减少虚假/不良舆情信息造成的错误影响,为大众传播高水平科普。

  2.3.4 平台管理策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问卷调查发现,相较于期刊日常出版工作,大多数期刊的融媒体宣传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管控机制。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 制定平台管理标准和规范,实行编辑负责制,针对平台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

  (2) 为平台的业务发展制定中长期目标,规划具体运营方案并进行集体论证,对于微刊出版进度及推送方案制定详细的出版计划,根据学科特色针对可能出现的热点舆情事件提前进行内容策划和热点报道,同时防止信息过载引起用户反感,培养用户定期阅读推送消息的习惯,增加用户对平台的忠实度和好感度。

  (3) 通过易点编辑器、135编辑器、新榜编辑器、秀米或其他H5编辑器等设置消息模板,对推送消息的刊发体例、格式、风格进行统一,提高推送消息的显示流畅度和美观性。

  (4) 开展选题策划,对消息素材的获取渠道和内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保持推送消息的原创性和权威性,对于时事热点、知识挖掘和知识服务的相关内容,刊发前组织专家进行审阅和修订,先审后发,防止错漏,全力维护平台公信力。

  2.3.5 平台集群化策略:加强多刊平台间联动与合作,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学术期刊的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地学核心期刊融媒体建设也应充分考虑集群化发展的可能性,通过打造期刊品牌联盟,提升期刊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在不同地学刊物间开展合作、推进链接交换(即友情链接)和消息互推,通过信息资源同步共享、整体营销的方式,推动不同期刊间“两微一端”融媒体建设由竞争模式走向互利共赢模式,建立品牌联盟的先发优势(优先出版)、数字化优势(富媒体出版)、资源优势(虚拟专刊)与市场营销优势,提高信息时代地学期刊的综合影响与综合效益,提升地学期刊融媒体宣传的投入产出比,着力推动期刊输出专业性多元增值服务产品,增加目标群体同时获取不同期刊知识服务的便捷性,“以点带面、以优带弱”,实现地学科研成果的全面展示,积极发挥集群化平台在“成果首发、学术推动、学术评价、知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国际社会形成学科特色话语权。

  3 结语

  “两微一端”作为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的重要媒介,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推广,形成了以科技期刊为中心的科研生态圈。目前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平台建设中仍存在不足亟需改进:平台宣传缺乏系统性规划;推送消息多数缺少深度加工,宣传效果不尽理想;平台缺乏规范化管理,对于宣传内容缺少审核等。本研究采用R语言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了地学核心科技期刊的“两微一端”融媒体平台相关数据指标,发现平台传播指标中对期刊传播力贡献最大的是微信平台关注用户数,提出“两微一端”融媒体建设的总体策略,下一步的研究拟针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情况开展更广泛的指标相关性研究,通过增加研究样本的数量、拓展研究样本学科范围,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普适性。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期刊开始选择通过国外社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Google Plus、LinkedIn、Mendeley)等进行期刊宣传推广,这些国际媒体平台与传统的“两微一端”媒体平台相比,有新的发展模式,也有新的传播特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国际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找出科技期刊融媒体平台国际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助力科技期刊形成国际化立体式传播网络,进一步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参考文献

  [1]武怡华.关键词:融媒体背景出版广角,2016(11):75-77.

  [2]边钊,韩向娣,闫珺.科技期刊融媒体出版传播模式探索-以《关于学报》“中国回顾20年”纪念特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2):97-101.

  [3]姜海,林竹鸣.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过渡路径-兼论新型编辑职位中的技术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2):126-131.

  [4]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等.关键词: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655-660.

  [5]郭亿华.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分析-以2014版北大中文核心为例[J].地理科学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5):509-514.

  [6]陈茜,王文宇,黄艳斐,等新媒体融合时代传统科技期刊出版的质量建设[J].编辑学报,2019,31(S1):100-103.

  [7]朱亚娜.关键词:植物类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出版实践编辑学报,2018,30(S1):113-116.

  [8]陈莉.关键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视听内容建设状况与优化策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11):1191-1196.

  [9]王志鸿,杨松迎,郭敏,等.关键词:微信平台编辑学报,2018,30(5):522-524.

  [10]肖运华.港澳台网络媒体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与数据分析[EB/OL].(2019-12-03)[2020-02-17].https://www.jianshu.com/p/8ef0b02fd599

  [11]余菁,张新楠,王维佳,等.关键词:科技期刊,移动传播,评价模型,指标构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9):906-912.

  [12]韩向娣,闫珺.融媒体时代学术出版的转型与蜕变[J].编辑学报,2017,29(S1):S80-S83.

  [13]黄嗣.中国出版物产业地域化成因,特征与克服[J].出版发行研究,2010(1):41-4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