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陈幸、张秀、黄晔秋、王玥兮:《护士进修杂志》编辑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期刊业的改革与发展,期刊的质量提升、内容为王的主旨显得越来越重要。《护士进修杂志》通过策划专刊服务临床、引进国外先进护理理念与技术、加强优秀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践行办刊初心,回归本真,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提供最新护理理念与临床实践的瞭望窗口,精心为临床工作和优秀护理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办刊初衷;《护士进修杂志》;专刊;服务临床;人才培养
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4个部门在2019年8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该文件强调深化改革,正如朱邦芬院士所言,科技期刊界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作者、编辑出版者、读者以及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作为所有科技期刊的努力方向,带动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普遍向上提升一个台阶;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评价需定量指标与定性结合方才准确可信,定量指标也需考虑多个因子,不能单凭一个因子就做论断,同行的定性评价更具准确性[2]。这提示期刊界要改变盲目追求提高期刊评价指标的错误理念。陈浩元先生将我国科技期刊结构比喻为一座金字塔,他提出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肯定不仅仅是指英文期刊,更不是指仅被SCI收录且进入Q1区5%的中国期刊;只有高学术水平的科技期刊,也就是只重视发展科技期刊金字塔塔尖期刊,忽视塔体、塔基期刊整体发展,不可能建成科技期刊强国[3]。作为我国科技期刊金字塔塔体上一砖的《护士进修杂志》,“以指导临床实践、进修提高、知识更新、新颖实用”为办刊宗旨,为临床各级护理人员及护理院校师生提供最新科技的隙望窗口,是以文会友的理想园地。杂志在新形势下自觉从我做起,牢记办刊初衷,不盲目追求提高评价指标和进入“核心期刊”,回归内容为王、为临床工作和护理人才培养服务的正确方向,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期刊的质量,为建设科技期刊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1 策划专刊服务临床
专刊是学术期刊针对某学科领域内的某一学术焦点所出的特辑[4]。专刊的时效性高于专著,加之是多位作者共同著述,有利于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医学护理专刊是对某一医学护理方向或当前护理热点、难点进行多维度报道,相较于一期就该方向只发一两篇数量较少的文章而言,专刊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全、更具学习性,因此会受到更多关注[5-6],从而提高了期刊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能服务于临床,指导临床实践,切合办刊宗旨。专刊选题策划体现了办刊人办刊思想、职业水平及创造能力,是对期刊内容的顶层设计,也是构建精品期刊的重要步骤[7],对塑造期刊品牌知名度发挥着关键作用[8]。护理类期刊的选题策划不仅要塑造期刊品牌的知名度,更重要的还需贴合临床,服务临床。为此《护士进修杂志》精心策划了2015年第30卷第11期《循证护理专刊》和2019年34卷12期《糖尿病护理专刊》。
1.1 循证护理专刊
循证护理是近几年来护理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热点之一。虽然国内有护理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护士进修杂志》收到的不少有关循证护理方面的文章中,通过每月编辑交流会,发现很多作者对于循证护理的概念模糊,思路不清。编辑通过中国知网等几家数据库的检索、分析、整理,发现护理类期刊关于循证护理的文章比较分散,于是刊物拟将循证护理的内容,包括证据应用与实践转换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旨在传播循证实践理念,促进循证护理学科的发展[9],其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在策划该专刊选题时,以邀请循证护理的学术带头人作为特邀编辑为主,由于他们在该学科领域内学术造诣较深,其研究的课题和方向也受到极大关注,由他们参与策划的选题具有专业精神、吸引力强等优点。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一直致力于循证护理的研究,在我国循证护理领域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年底该中心与《护士进修杂志》达成组稿意向,从稿件数量、篇幅、栏目的设置都做了具体商榷。稿件均由该中心负责组织初审(《护士进修杂志》编委),复审、终审由该中心与期刊终审委员会共同完成。在该专刊的策划组稿期间,编辑部指派专人负责整个过程的统筹工作并给专家提供各方面的协助,每周通过QQ、微信及电话与特邀编辑进行选题栏目的策划与商议。该专刊出版至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其文章下载率、引用率都很高,影响力持续提升。其中由特邀编辑也是期刊名誉主编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胡雁等撰写的《通过循证护理实践促进护理知识转化》[10]和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周英凤等撰写的《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高级行政护理>设计与教学评价》[11]荣获“2018年中华护理百篇优秀论文”。
1.2 糖尿病护理专刊
2018年,期刊内分泌领域有编委提出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由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综合控制达标率及慢性并发症筛查率低,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12]。于是期刊对历年发表的关于糖尿病护理稿件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对于慢性病管理、居家护理的政策,策划了糖尿病护理专刊的选题,从系统评价、延续护理、社区护理、饮食管理多角度介绍糖尿病相关的研究进展、最佳证据及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糖尿病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编辑一方面及时了解护理新动态,另一方面通过会议组织优质稿件,并做好会后跟踪工作[13]。2018年年底在网络投稿首页及微信公众号发布了2019年糖尿病护理专刊征稿的消息,并与会议上跟踪联系的有关作者进行约稿,收效满意。糖尿病护理专刊属于专病专刊,期刊充分联系学科专家,发挥资源优势。定期召开编委碰头会,对于外省编委则通过编委微信群、QQ群等方式,保持与编委的密切联系。编委建言献策并进行组稿,在该专刊中就有期刊编委、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白妓妓组织策划的“糖尿病甲病护理”专题,在专刊中套专题,也是创新之举。“糖尿病甲病护理”专题包含《社区糖尿病患者趾甲现状调查与分析》[14]《糖尿病患者趾甲护理评估表的临床应用》[15]《老年糖尿病患者嵌甲矫正护理技术的应用研究》[16]《一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偏瘫患者顽固畸形指甲的护理》[17]4篇论文,它们的下载、引用及阅读量都较高,在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引发了众多护理人员的热议与好评。这个专题使专刊的亮点变得更为具体,更好地实现了服务于临床、指导临床实践的初衷。
2 引进国外先进护理理念与技术
期刊的定位既然为临床服务,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就不仅仅是本土的优质护理经验,还要有国外值得借鉴的做法,目的在于更新我国护理理念和提高护理技术。以下以《护理见闻》栏目及2019年第14期《人文护理专刊》为例进行介绍。
2.1 “护理见闻”栏目
《护理见闻》栏目主要是介绍国外医院护理的新理念、新知识、新行为,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提出有价值的意见。2017-2019年共刊发14篇文章。如2017年第11期刊登的由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护士陈芳撰写的《英国格鲁斯特郡医院的儿童人性化护理》[18],对英国格鲁斯特郡医院的患儿护理,从病房设置、儿科专科护士的取得、尊重与尊严的人性化护理、有创操作中的人性化到饮食的人性化等多维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国内与之的差距提出了建议。例如在英国,儿童门诊墙上贴着儿童画及科普卡通画,儿童候诊的椅子色彩鲜艳,整体色调充满着童趣。在英国若要成为儿科护士,大学时就必须就读儿科护理专业获得儿科护理学士学位,如果只是持有成人护理资格证书,在儿科就业属于违法。在有创操作中,例如抽血或打针前1h在相应部位涂抹4%的利多卡因,利用玩具、讲故事、吹泡泡,分散儿童的注意力,操作完毕后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颁发勇敢证书,极大地缓解了患儿的紧张感,减轻患儿疼痛,儿童就医体验愉快。在我国,儿童对医院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往往是“谈医色变”。如果国内医院能增加游戏场所的设施,将减少儿童对医院的恐惧感,通过游戏增强孩子对医院的了解,对疾病的了解,增加面对疾病的勇气。相较于英国护士,国内儿科护士的教育时间过短,年轻儿科护士无法掌握儿童的发育及心理特点,很难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儿童护理,与儿童沟通往往缺乏有效性。这些均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该文发表后获得了很多儿科医院与儿科专科护理人员的关注,为我国儿科操作技术的人性化及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开阔了视野。
2.2 人文护理专刊
人文护理在国外已发展良好,而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已越来越获得重视[19]。但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在国内并不多见,经过编辑部研究商议,并与期刊编委、苏州大学护理学院李惠玲院长(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联系沟通,策划出版了《人文护理专刊》,目的是将多部委“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落实到实处。2018年5月,期刊与编委联系并制定选题策划报告,并在“2018年人文护理示范基地首期师资班”会议上向多位该领域专家约稿,会后积极通过邮件、微信与专家保持联系,并约定交稿时间,定期与专家沟通,以促进稿件的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在网络投稿首页进行“人文护理”的征稿,经过近半年的组稿、筛选及栏目设置的讨论,最终23篇稿件入选,包括专家约稿15篇,网络自主征稿8篇。本期专刊以生命周期为主题,围绕生命周期中的人文护理难点、重点及热点问题,剖析我国护理人文关怀的发展现状,分享前沿动态,并提出创新研究和策略。该期专刊的出版得到了全国(包括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理界专家的支持。其中特邀撰稿栏目中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史瑞芬撰写的《让专业课堂“思政飘香”——从护理“人文课程”到护理“课程人文”》[207指出,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立德育人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要改变多年来护理专业课教学多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领的观念;分析了护理专业开展“课程人文”的难点,阐述了护理专业“课程人文”建设的内容、模式和路径。由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谭佳慧等撰写的《健康中国背景下护理人文课程开设现状分析与建议》[21],分析了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国内护理专业人文课程开设的现状,并与国外护理人文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比较,理清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综合水平需要的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整合与优化方向,构建“健康中国”背景下护理人文课程体系。在《人文视角》栏目中,由苏州大学护理学院朵冉和李惠玲院长撰写的《儒道哲学视角的护理人文关怀与护患关系》[22]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简论护理人文关怀与护患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关系,从而更好地将人文关怀理念落实到护理工作中,缓解护患矛盾,构建更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吸收外来的积极思想,更要珍惜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永存仁道爱人之心,用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实际行动践行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情怀。
3 加强优秀护理人才培养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仅有护士3万余名,至2018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人,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扭转[23]。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护理服务由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和居家,为群众提供专业照顾、健康管理、心理护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多方位护理服务,护理学科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护理国际交流也日益扩大。护理工作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工作,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在防病治病、抢救生命、促进健康、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理工作始终与祖国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这就使优秀护理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进修杂志》作为一本医学护理类科技期刊,在交流互鉴中,为祖国培养优秀护理人才也是办刊目标之一。期刊收到的稿件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论文从顶层设计到写作格式都很规范,修改不大,这类论文固然深得编辑青睐,但大多数论文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立意很好、有创新,但写作不符合出版要求;有的在数据统计方面出现差错;有的摘要内容与论文结果不能统一。总而言之,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发表需要经过重重审核与修改,真正考验编辑的学术水准、文字功底和编辑修养。编辑对每一篇拟刊发的文章都要仔细审阅,采用电话、邮件与作者认真商榷,精心指导论文修改,反复打磨,最终打造出精品论文。期刊还会不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学术水平,邀请相关专家就护理发展及专科知识进行讲座交流,举办指导论文写作的报告会等。2019年召开了《护士进修杂志》第6届编辑委员会暨新时期护理发展高峰论坛,全国多家医院及护理院校的护理工作者报名参会,会议邀请了胡雁院长等多位护理领域内的大专家对参会代表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另特邀科技书刊标准化专家陈浩元先生就科技期刊的写作规范及参考文献的著录作了精彩讲授。会议最后日程是参会代表与编辑部所有编辑进行交流,获悉编辑部投稿发稿流程与要求等。会议反响很好,参会代表都表示收获良多,不仅对护理相关内容与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学习到了写作的有关知识。
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期刊的目标是不仅要培养临床一线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具有科研能力、会写作、能交流的全方位护理人才,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例如胡雁院长早在20多年前就以一篇论文与《护士进修杂志》结下友谊,在期刊当时主编的悉心帮助下,反复修改并最终发表了该论文。而后在学术会议上进一步与编辑们交流沟通,经过长久的联系与了解,对《护士进修杂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胡雁院长至今都还常提到《护士进修杂志》对她的影响。一直以来,胡雁院长及其团队也从学术上对《护士进修杂志》给予了大力的帮助与支持,形成了期刊哺育作者,作者回馈期刊的良好态势。当然,与期刊结下深厚渊源的作者还有很多,这就使得一大批护理工作者不仅能干实事,还能撰写论文,期刊为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路径。
4 结束语
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依靠过硬的期刊质量。打造期刊品牌不仅要发展期刊,还要赋予期刊新的使命。《护士进修杂志》作为护理类科技期刊,践行办刊初心,回归本真,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提供最新护理理念与临床实践的隙望窗口,精心为临床工作和护理人才培养服务。虽然近年在新的办刊理念下期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作者、读者的一致好评,但在办刊过程中,仍然存有不足之处,比如:编辑在选题策划上的主动性不强,前期主要依靠专家提议;编辑对文章内容的把控能力及数字化分析能力也有待提升。未来需要加强编辑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主动性;还需与编委加强联系沟通,调动编委的积极性,使其对论文的质量和内容严加把关。一本优秀期刊的打造并非只依靠个别编辑的单打独斗,还需要各怀绝技且高度协同的和谐团队[24]。办刊人只有深耕细作,创新理念,坚持初心,方得始终。
5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2020-04-30].http://www.cast.org.cn/art/2019/8/16/art_79_100359.html
[2]朱邦芬.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内涵与目标:在2019年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的发言[J].编辑学报,2019,31(6):591
[3]陈浩元.关于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科技期刊强国的留言[Z].《编辑学报》编委会微信群,2019-03-23
[4]陈宏宇,郝丽芳.中文科技期刊专刊的策划与出版实践:以《生物工程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6):659
[5]彭利平.行业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47
[6]刘佳佳,张淑华.重视专刊策划,提高期刊品牌形象[J].编辑学报,2018,30(增刊1):155
[7]冯广清,黄亚博.期刊选题策划与栏目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中医药》为例[J].编辑学报,2017,29(6):593
[8]代艳玲,朱栓成.提升期刊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的方法与途径:选题策划与组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57
[9]胡雁.循证护理实践: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3
[10]胡雁,周英凤,朱政,等.通过循证护理实践促进护理知识转化[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61
[11]周英凤,胡雁,贾守梅,等.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高级行政护理》设计与教学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68
[12]崔淑兰.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监测指标[J].糖尿病新世界,2015(7):122
[13]王维,黄延红,郭媛媛,等.学科编辑在学术会议中的宣传和实践[J].编辑学报,2017,29(2):166
[14]张宁,白姣姣,贾芸.社区糖尿病患者趾甲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2):1116
[15]傅煜,吴然,白姣姣.糖尿病患者趾甲护理评估表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2):1120
[16]王俊思,白姣姣,孙皎.老年糖尿病患者嵌甲矫正护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2):1124
[17]承罗露,唐军,明月.一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偏瘫患者顽固畸形指甲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2):1127
[18]陈芳.英国格鲁斯特郡医院的儿童人性化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1):1046
[19]范宇莹,孙宏玉,常广明.高等护理教育呼唤人文关怀的回归:人文关怀护理教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257
[20]史瑞芬.让专业课堂“思政飘香”:从护理“人文课程”到护理“课程人文”[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253
[21]谭佳慧,李红玉.健康中国背景下护理人文课程开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283
[22]朵冉,李惠玲.儒道哲学视角的护理人文关怀与护患关系[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341
[23]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EB/OL].[2020-04-30].http://c.360webcache.com/c?m=669af5e3d1f1d34c6a714f7ecc2dfb74&q=?
[24]游苏宁.把优秀论文刊登在祖国的期刊上:科技期刊编辑的时代使命[J].编辑学报,2017,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