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栏目总策划、特邀主持人成琪,中央编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中),“第二书房”创始人李岩(右)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雪/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2日讯(记者 张雪)4月23日是世界图书日,从95年设立到今年整整20年。在中国,全民阅读已经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变成大众热议话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4月17日,中央编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第二书房”创始人李岩做客《文化名人访》节目,畅聊全民阅读的那些事。
阅读现状
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6本,韩国是11本左右,美国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刘明清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由于国家倡导全面阅读,我国国民平均阅读率,包括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这些年来有显著的提升。但同时他承认与发达国家的数据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书房金中都店一角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雪/摄
在哪里读书?
家就是最好的读书地
现代人读书的空间越来越多,除了家、书店、图书馆,去咖啡馆、茶馆也可以读书,甚至在地铁上、飞机上读书,阅读环境的多元化,让人们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刘明清谈到,现在读书的环境确实是百花齐放、多种多样,但他最看中是还是家庭环境对读书的影响力。
李岩家庭获得“书香之家”称号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雪/摄
刘明清向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表示,建设书香社会应该从建设书香家庭开始,“咱们国家没有评选‘书香家庭’之前,我就写文章讲过,现在应该营造一种书香家庭,像李岩、包括咱们国际象棋大师谢军等很多不就是‘书香之家’的获奖者。”
4月17日下午,第二书房金中都店内一间读书室,有两位老人在看书。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雪/摄
读什么书?
选书难且有风险
据统计,中国每年的出版物有四十万,但单本的销量和国民平均人均阅读率一直较低。李岩表示,现在好书很多,烂书更多,造成选书是很困难的并且是有风险的,不好的书会把一个人的读书兴趣打下去。
第二书房金中都店一角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雪/摄
怎么读书?
电子书确实减轻了负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出版业面临转型,各种电子书销量激增。 刘明清表示欢迎这种数字电子书的时代到来,他认为电子版只是一个版本的概念,不必抨击。现在大家居住的成本非常高,很多人书没地儿搁了,用阅读器很方便。“我自己也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