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选择:白天黑夜护眼文字大小选择:小中大巨恢复默认
只有看纸质书、电子书才算阅读?不,它有着更多的方式,能够给你多样的体验
在互联网环境下谈论阅读:这是件个性的事
80后乱针绣传承人吴澄在真人图书馆活动中与听众互动
中国常州网讯阅读,伴随着我们成长和生活,成就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为城市的风度和气质点亮了一盏明灯。
听老师讲绘本故事、真人图书馆、文学名家进校园……这些散在各处的阅读方式如城市的点点灯火,吸引着不同的人群。这些层出不穷的阅读方式和体验,给了阅读者立体化的选择和个性化的定制,它们既有传统阅读的特点:思索、沉淀、聆听他人的思考方式、理解另一种思想;也灌注了互联网思维:完全开放,在沟通、互动、体验中,以一种思想去撼动另一种思想。
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一起来跟着常州晚报记者,看看互联网时代下的常州人阅读生活。
常州晚报与常州市民调中心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
传统阅读仍是主流方式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有意无意间,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都在受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在信息铺天盖地、高速覆盖的时代,在“世界读书日”之际,常州晚报与常州市民调中心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调查,共完成有效样本300个。结果显示,如今的时代,网络阅读高速发展,但选择传统阅读方式仍旧超过半数。
传统阅读仍是主流阅读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阅读在近几年不断呈现上涨的趋势。就现状来讲,四成受访者的主要阅读方式为互联网阅读。其中,28.3%的受访者表示,近几年才接触到网络阅读,也有27.3%的受访者接触网络阅读的时长超过了10年。此外,接触网络阅读3到5年的和5到10年的比重分别为22.3%和22.0%。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大军”正不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终端的发展,加速了网络阅读前进的脚步。6成受访者表示,网络阅读设备首选手机。
网络阅读量增加的同时,传统阅读仍是大多数常州市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调查发现,近六成(59.8%)的居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网络阅读重“快”、传统阅读重“存”
其实,市民们选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有时是针对不同的阅读需求。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时效性已变得立竿见影。互联网以其在更新速度上无可比拟的优势,牢牢霸占着不少市民的心。所以,在问及网络阅读的优势时,44.0%的受访者选择了“更新速度快”这一选项。“信息量大”是互联网的另一大优势,占比为23.9%。其余还有选择“成本低”的,为17.4%,另有14.7%选择了“阅读方便”“适合传播”等优势。
在街头随机采访的市民中,互联网的利弊清晰可见:“一天中从互联网接受的信息无数”,“传播速度之快,覆盖人群之广无法想象”,但也存在“信息太多,被忽略的也多”“看过就忘”等问题。
传统阅读方式,经过漫长时光的洗刷,必定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不少受访者看中它的收藏性,选择了“容易保存”这一选项,占比为31.7%;其次为“质感好”,占比16.5%;选择“观点独到,剖析深刻”的占比12.0%,选择其他优势的占39.8%,主要为“阅读体验舒适”,“不伤害视力”,“适合中老年人”等。
从实体书到涉足网络,常州图书馆的跨界之路
电子图书的市场每年都在扩大
电子书下载触摸屏展示了每本书的封面
电子书阅读内容已下载成功
“常州图书馆是为市民们提供阅读服务的,既然网络阅读正在不断兴起,而且数字图书资源越来越丰富,我们也需要把这种新兴的方式传递给市民们。”市图书馆副馆长梅耀国说。
常州图书馆旗下的“数字图书馆”首创于2007年,从最初提供单一的电子期刊,到2012年通过资源整合,建起统一的网络平台,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数字图书馆已形成文献种类、学科门类齐全的网络文献资源体系。
数字图书馆分为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移动图书馆和基于广播电视网的电视图书馆,真正实现了“三网融合”,“让您无论是在PC上、移动设备上还是电视上,随时随地能阅读、下载你想要的内容。”梅耀国说。
目前,常州数字图书馆拥有知网学术期刊9457种,万方学位论文229.7万篇,龙源流行期刊3200种,超星电子图书130万册,书生电子图书30万册,尔雅学术讲座1524集等资源,涵盖了期刊、电子书、百科视频、综合学习等多个类别,“涉及到多数市民阅读的方方面面。”梅耀国说。
“畅销书由于受欢迎程度高、售价较高,所以数字图书馆平台上一般都没有。为此,我们馆内还特别设立了一台触摸屏仪器,里面分12个类目,有3000种热门书籍,每个月定期更新200种。打开机器,每本书的封面都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再扫下二维码,所有内容就可以下载到手机中。”
据统计,去年常州图书馆共流通纸质书100多万册,电子书下载60多万册。“近年来,电子图书的市场每年都在扩大,传统图书的市场基本保持持平。”梅耀国说,“从2012年的十多万下载量,到如今的60多万,网络阅读因其本身的优势,所以传播速度很快。”
“与传统书籍相比,电子书的优势在于出版周期短、成本低。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市民不用为了借书还书跑来跑去。”梅耀国说。
“数字资源在成长,传统书籍市场也在维持。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在做好电子书的同时,传统书也不能放弃。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办理借书证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寻一本好看的纸质书。”梅耀国说。
立体式阅读,可变的花样很多
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受,同样能起到阅读的效果
阅读,不仅仅是手捧着纸质书或者手机,有时,手中无书,只需要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也是一种阅读。
亲子阅读活动:家长与孩子在阅读中共同成长
“周末,陪着宝宝一起来找《青蛙王子》!英文绘本故事讲座在周六上午十点举行哦!”4月16日,常武购书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中,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刚刚推送成功,幼儿的家长们就争相报名,很快名额就满了。
常州市新华书店工作人员透露,“听老师讲绘本故事”从去年3月份开始免费举办,新华书店专门开辟了一块场地,每周挑选一本经典的绘本,在老师的带领下,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现在已经聚集了一批铁杆小粉丝,每次活动,场地都被大伙儿挤得满满当当的。
“场地就那么大,名额是有限的,因此每次报名就像是秒杀。”家有5岁宝宝的周女士几乎每周都会带孩子来听故事,她透露,自己从去年下半年在家长群里知道这个活动,来了一两次,孩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自己也开始不自觉模仿老师讲故事给孩子听。
简单的故事配上颜色鲜艳生动形象的图案,在老师的演绎下,故事变得生动而充满想象空间。阅读过程中还有提问、做游戏、唱唱跳跳等互动,在嘻嘻哈哈间,就把安全、卫生等常识轻松搞定。
“参加绘本阅读的孩子们大多处于幼儿阶段,要这么小的孩子捧本书安安静静地看下去,不大现实,而这种形式,有互动和体验,阅读就成了一件好玩的事。”周女士说,在阅读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彼此引导,是她最大的收获。
真人图书馆:打开一本会说话的图书
虽号称是图书馆,可在“真人图书馆”现场,有可能你找不出一本图书。
“真人图书馆如同打开一本会说话的图书,阅读者读的是他人的经历、故事,分享者分享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思想深层的东西。”90后女孩邵麒是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真人图书馆的资深读者之一。
这种形式源起丹麦,2009年传入中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思想认同并参与其中。
在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真人图书馆已经举办3期。户外登山控、迷恋老建筑的摄影家、80后乱针绣传承人……这些不同人生经历的人被邀请来,与各行各业的人面对面沟通,以这种形式来完成“图书”的阅读。
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很多时候,这种无字的书更令人寻味。这也是分享者——80后乱针绣传承人吴澄在分享结束后的感受。
今年3月15日真人图书馆活动中,吴澄根据PPT娓娓道来自己传承传统技艺并树立品牌过程中的故事。这其中有历程、有感慨,也有挫折和困惑。一场活动下来,不过2、3个钟头,分享者和倾听者都意犹未尽。
在座的听众有学生、艺术院校老师、投资人、民间传统手艺的爱好者,大家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对她提问,并给出自己的建议,读者中间也展开了一场思想的碰撞。吴澄感慨这场活动不仅给了志同道合的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深度交流中她也收获了很多反思。
校园人文行:享受阅读勾起的动人氛围
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又要来常州了!4月下旬,这位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辫子姐姐”就要走进清潭、花园、朝阳桥、魏村等地的小学,跟小读者们面对面,就阅读、成长、青春等主题倾心交流。
曹文轩、秦文君、汤素兰、沈石溪……这些在孩子们眼里原本高不可攀的著名作家们已经连续10年参加“校园人文行”活动,与小读者们谈写作、聊阅读和人生故事了,畅聊中,孩子们享受这由阅读勾连起的动人氛围,也让作家实际地感受到辛勤工作的意义。
这位读书达人,从小时候读第一本书起
没看书的日子只有两三天
海贝读书会,一个搜罗全常州书友的群体。目前拥有群成员312名。张杰,该读书会里阅读量排名前几的“达人”。其余会员推荐他时,颇有些“高手中的高手”意味所在。大概是因为,阅读于他而言,已经和生活完全融为一体。
印象里,没看书的日子只有两三天
张杰,三十而立的年纪,理科男一枚,做着与阅读和文字完全不相干的工作,但在他的印象里,“从小时候阅读第一本书起,没看书的日子只有两三天。”
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在10岁的时候走亲戚,“去了之后才发现,家里一本书都没有,而且亲戚家没有小孩,连课本都看不着,”张杰说,“说实话,那天真的是憋了一天,觉得完全没有事情做。”
军训的时光也让张杰“备受煎熬”。“军训过的都知道,白天一直在训练没有空闲的时间,晚上9点训练完,10点统一就寝。除去洗漱的时间,睡前就是看书,也不为什么,多年来已成了习惯,也更好入眠。”就是那每天一二十分钟的时间,张杰在军训期间读完了一本《浮士德》。
这样爱看书,竟是宅惹的“祸”。张杰说,从小到大,自己就不爱出去玩,觉得挺麻烦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读书比什么都省钱。出去玩一趟的钱,都够买好些书了。”张杰说。
爱看纸质书,但网络带来了更多方便
“念书的时候,经济能力有限。那时候看书多是借的,或者同学间互相交换。而且资源很有限,基本是逮到什么看什么,所以也看了不少写得很烂的书。”张杰笑说。后来,有了独立挣钱的能力,经济条件也慢慢变好,张杰就开始买自己喜欢看、内容好的书,经常成套成套地买,一年要买200本左右。
在家的时候,张杰总是会习惯性地翻开纸质书。哪怕只是看上一小段,也要拿到手边来翻一翻。不过,随着网络的发展,他也不可避免地开始在网上阅读书籍。“网络阅读能将零散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就我自己来说,如今在手机上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多。”
对于网络阅读“方便”的特性,张杰深有体会。“在我六七岁的时候,看过一本武侠书。那个年代武侠书很多,有些很劣质,内容也多半是乌七八糟的。记得当时那本书看了上册没有下册,书名也不记得,就记得主角的名字。有一天心血来潮,想看看这书的结局,就在网上用主角的名字搜索,居然真的找到了电子版,连我自己都吓到了。不过最终因为内容太糟糕还是没有看完,但是网络真心太强大了。”张杰感叹道。
达人的“读书观”
成千上万阅读量的累积,不夸张地说,张杰绝对是个博古通今的高人。但也许是个性使然,他从不在人面前滔滔不绝。不过在采访中,每每遇上要表达自己观点时,张杰总会不自觉地冒出“孔子说过”,“项莲生写道”,让常州晚报记者不禁汗颜与读书达人之间的差距。
看过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看过黄仁宇、唐德刚,也看过弗洛伊德、柏拉图、尼采,达人的领域涉猎之宽让普通人为之惊叹。不过张杰却说,“读得多了才能更好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现在的我,更喜欢语言平实但信息量大、内容精彩的书。”
“爱读书就是,你明知道不能从中获取很直接的利益,却还是乐意为之。”张杰说。
无论载体怎么变
阅读,都是共同的“密码”
“听老师讲绘本故事”阅读活动
“古代的竹简、丝帛,再到纸本书、现今的电子书、听书阅读器……这些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为的是符合人们的需求,尽管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内容才是读者最终关注的。”在常州市新华书店总经理何志峰的眼里,阅读早已走出方式之争,无论是技术模式、名家模式、少儿模式,还是惠民模式,都是阅读新方式的探索。
何志峰介绍说,走进“阅时代”,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本书,都在不断进行变化。科技的发展,令数字化阅读更加个性和多样化。纸本书也同样并非一成不变,今后的趋势是,一部分纸本书将更为注重图画的运用,一大批图文并茂的纸质书将涌现。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儿童绘本以及菜谱、手术图谱等生活类用书,这些书中,图画的篇幅将大大增加,虽不一定追求声光电,但文字将成为帮助理解的注释。
记者在街头、图书馆、书店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所有人都认为应该怀有一份爱读书的情怀,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更喜欢“读”“说”“动”多管齐下的阅读方式。市民蒋先生说,推广全民阅读,也要根据不同读者的特点和阅读需求推出读书、讲座、展览、活动、数字阅读等“立体式阅读”,让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本版文字 王晨 顾亚萍 董逸 刘懿
本版图片 董逸 刘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