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场上,正在发生变化。有新闻观察者说,2014年,是党媒在新媒体上“逆袭”的一年。如何能在做得好的同时,把时政说好、传播好,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并且分析的问题。在这方面,2014年异军突起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趟出时政新闻传播的新路
多年以来,在时政新闻传播领域,无论党报还是市场化媒体,都在不断进行探索。直到微信时代来临,许多从业者似乎才看到路的端倪。
“侠客岛”是去年2月底注册的微信公众号,主攻方向为时政解读,包括大政方针、国内时事热点、一些财经重要议题以及国际关系。主办者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来自总编室、记者部、新媒体部等部门。
我们的第一次新媒体“试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年多时间,在没有主动推广的情况下,我们的粉丝已经累积到了40万,且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遇到一些非常火爆的文章,单篇就能增长1~3万粉丝。去年12月“侠客岛”的一次用户调查显示,在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全国所有省区市、亚洲其他国家、欧洲、美洲、非洲、澳洲,“侠客岛”已经实现了订阅粉丝的“全球覆盖”。
我们的时政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所有的重大时政热点我们都不错过,并通常会得到商业门户网站的大量转发,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市场化媒体,抑或是港澳台及海外媒体,通常都会给我们冠以“党媒”“党报”之名,分析“侠客岛”文章透露出的信号和动向,甚至直接全文转载。诸如《山西换帅,新闻通稿中不同寻常的细节》、《各类谣言传满地,本山能否撑过去》、《有意味的冬至夜》、《最强中纪委进入下半场,习教练如何布置战术》等文章,均在海内外的互联网上取得了热烈反响。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侠客岛”的粉丝活跃度,或者说“粉丝黏性”是非常高的。一般来说,一个粉丝量超过5万的账号,打开率大致在10%左右。但是以“侠客岛”的粉丝量,我们的阅读量平均每篇都在5~8万以上,平均每周都能有1~2篇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次,转发和收藏的则超过3000人。即使是晚上12点发文,第一分钟的阅读量就能超过2000次。也就是说,“等着看完‘侠客岛’文章再睡觉”,已经成为很多“侠客岛”粉丝的阅读习惯。
按照我们对互联网用户的分析,以及从现有的互联网产品的主攻方向看,生活、娱乐、健康养生等类别的用户基础数量是巨大的,时政类公众号在绝对数量上无法与之抗衡。时政,通常是很难把握、也很难讲好故事、使用户爱读的。但“侠客岛”的实践,可以说在时政新闻传播上趟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一个别致的传播现象。
不拘一格介入热点话题
“每有大事看‘侠客岛’”,是我们的一句宣传语,也是我们希望在读者心中打造的印象。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们尽量选择每天的热点话题进行解读,给读者“少而精”的阅读体验。
因此,如何选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事实上,“侠客岛”也因为这种对各类热点话题的主动“介入”,积累了在时政新闻舆论场上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在写什么、说什么上,“侠客岛”的选题是没有“禁区”的。
第一,面对社会重大热点和突发事件,我们敢于发声。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大老虎”落马时,我们没有错过;山西换帅、哈尔滨大火引发舆论批评时,我们没有回避;国民党选战失败、公务员涨工资引发热议时,我们也积极参与,力求在宣传纪律和传播效果上达到平衡。
第二,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在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上,譬如“中西意识形态之争”、“西方教材进课堂”、“前后三十年的关系”等话题,我们坚持从事实出发,用理性客观的语言和分析,亮出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思考。
第三,在带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会议以及指导性文件出台时,我们敢于结合党史国史,吃透中央精神,拿出自己的独到分析。诸如深改组的历次会议、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我们都坚持在当天发出解读稿,第一时间给读者讲清中央大政方针,帮助读者树立对党和国家发展前途的信心。
第四,对于重大外事活动,我们与报社的常备记者、驻外记者合作,推出和常见的新闻通稿不一样的报道和解读。无论是习近平、李克强出访,还是诸如墨西哥高铁、缅北战乱、希腊毁约等与中国有关的话题,我们都及时拿出独家观察与分析,给读者拨开国际“时政迷局”。
敢于发声的前提,是准确吃透中央精神。比如,“山西换帅”的话题,我们希望读者能读懂中央对“主体责任”的定位;周永康、令计划等人被查,我们希望读者不仅“看热闹”,同时能读出中央对党内小圈子、山头主义的彻查态度。这样,反腐的议题,就不仅落在对落马官员生平、轶事甚至是绯闻的“扒皮”上,而是要将重点放在对政治生态的净化、对深化改革的促进上。
我们相信,用大家都理解的方式,把道理说清楚、说充分,无论是“左”还是“右”,无论本身持什么立场,都能对我们的论断有客观的分析评价。
语言风格转换带来“红利”
常读“侠客岛”的人会发现,我们的语言风格与传统的党报语言相去甚远。我们认为,这种风格为我们带来了一种“红利”。
在互联网上,“侠客岛”给人的最大印象,恐怕是“大胆”和“犀利”。而在长期关注“侠客岛”的用户看来,“侠客岛”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用生动、幽默的互联网话语,把通常看起来很枯燥的时政新闻说清楚、说透彻,“寓教于乐”。
一些时政话题非常重大,不仅影响国家,而且对普通人的生活、投资、升学、工作等都产生影响。如果解读不及时、不到位,我们认为,作为党报工作者,任务是没有完成的。
“侠客岛”的独特文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趣味性,幽默,好玩。比如,在中纪委五次全会开完之后,我们用一种戏剧化的手法,回顾了中纪委的年度工作总结。我们用“纪伟”的名字比喻中纪委,将其拟人化为一个“拳手”,讲清楚了这个“拳手”要打击什么人、怎么打击、为什么要打击,故事非常轻松幽默。而我们的每周专栏《壹周侃》,则以调侃的方式盘点一周国内外时事热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我们的标题制作也力求清晰、活泼,诸如《冰桶浇暖男 秦城或添丁》,或是《别了,“六百帝”万庆良》等,都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互动性。在行文中,我们会有意识地回应读者的一些预期,同时用各种手段,实现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
这种转变,来自于两种思维转换:
一,我们不再面向“受众”,而是面向“用户”。“受众”是被动的,只是接收媒体信息;“用户”则不同,他们是活跃的群体,用阅读量、转载量和点赞量,甚至是实时的信息回复,明确地表达出需求。
二,我们开始把报纸和新媒体都视作“产品”。办报的人过去主要是有“主编意识”,现在则应该有“产品意识”,这是一种理念上的根本变化。报纸只有转换思维,将自身的优势——如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和把握、成熟的渠道、过硬的品牌资源等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党报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在媒体融合时代,“侠客岛”始终坚持原创而不做“剪刀手”、“复制粘贴党”,在微信舆论场独树一帜。一年来的实践经验,让我们的这种信心更加坚定。因为在我们看来,在新媒体时代,党报的以下两个优势,依然是短时间内不可替代的:
一,平台广阔。作为党报工作者,我们有良好的工作平台,从中央到各大部委,再到地方,这些信息源,都是所谓的新媒体无法获得的。很多用户喜欢侠客岛的“独家料”,也体现了这种资源的积累效应。
也就是说,微信号有了纸媒作为后盾,就有了源头和养分。报纸的内容可以充分为我所用。我们最近在探索的一个问题是,报纸上的一些好文章,我们可以提前拿来在微信上发;或者是一些文章限于报纸的属性和持论态度,一些更加“猛”的话,可以经过改编,发在微信上。
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的《习近平的反腐大白话》,在网上引发热议;当天,我们就编发了另一个更加犀利的版本《首次公布的习近平内部反腐狠话》,短时间内阅读量即超过20万。又比如,李小文院士去世当天,我们拿出以前《人民日报》的评论《感受纯粹的力量》,重新包装、加按语,获得了超过10万的阅读量,给读者以全新而深刻的感受。这也是“报网融合”的一种成功实践。
二,价值独特。“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信息纷繁而难以甄别。这时候,党媒的态度、信源的可靠性以及分析问题的独到视角,就凸显出了独特的价值。如果加上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读者喜欢的文风,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一个创造性的实践能否成功,取决于事业的可能空间,取决于发展的路径,更取决于环境和背景。“侠客岛”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品牌,业务上靠以上的几点思考,但在大环境上,又搭乘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东风;同时,在内部体制机制上,《人民日报海外版》给了我们极大的施展空间,从选题到操作,海外版的领导层都让我们放手去做。这种空间,也是互联网时代必不可少的一种支撑——在把握政治导向的前提下,相信年轻人的创造力,打破固有的部门桎梏,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