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峰会暨第九届上海期刊论坛于9月23日—24日在沪举行。在这次峰会上,1300多位期刊界同仁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会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建设一流科技期刊中遇到的困难与思考,在沟通互动中相互启发,寻找建设一流期刊的新路径。
为学术而办刊
80年前中国物理学会创办《中国物理学报》时提出“为学术而办刊”。而英国的《柳叶刀》的办刊宗旨一直也未变过,即寻求解决我们社会中的紧迫问题,发起辩论,将科学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并影响世界各地的决策者。由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刘筱敏认为:“我们的期刊应该是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而存在的。”
“科学界办刊,学术办刊最重要。”刘筱敏表示,与建立国际一流水平科研机构一样,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要开放、交流,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基因。同时,全球的知识流动加速,科学会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政治的发展以及科学的交流发展而形成新的科学中心,而且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顶尖大学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其自身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科学期刊办刊人应当注意抓住这些因素。
“我们国家的期刊现在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从科学期刊的大国到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内的科学期刊发展还是滞后于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的发展,期刊对于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服务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够,这也是我们国家出台培育世界一流期刊国家战略的初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如此感叹。
他认为,一流科技期刊应该有两个层面,即有形一流和无形一流。有形一流是指科技期刊要有一流的学术团队、研究成果、期刊运作体系、出版和传播服务、期刊的表征指数,这些有形的条件在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形成科技期刊的品牌和学术认可度后,便会形成自己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就形成了无形的一流。有形与无形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作用。
加入出版行业10多年的陈会丽,目前是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东亚区总经理。如何判断一本年轻的期刊是高质量期刊?在陈会丽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有顶尖的外国专家团队,要有专业勤奋的内部运营团队,要有高效成熟的出版平台和出版流程,包括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第三方软件,要受到科研群体认可、国际化的作者群体或者与学科发展相匹配的作者分布,围绕期刊形成紧密、活跃的社群,要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等。
陈会丽认为,对国内一流科技期刊群体和产业来讲,当下是非常好的时期,也是非常艰难的时期。竞争壁垒在不断地被打破,意味着竞争门槛会不断提高。国内科技期刊同行从业者应该尽快去验证国内同行良好的经验和做法,学习国内外一流科技期刊优秀的规划能力和包装能力,同时发挥在速度、技术、勤奋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培育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并且能够引领时代发展、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期刊。
需要更多英文期刊
科睿唯安业务总监宁笔曾在《科技与出版》杂志上发文表示,我国需要更多英文科技期刊,据其根据2015年—2019年中国出版的SCI论文数量计算,中国科学界大约需要1000种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去承载中国的英文科技成果。他指出:“如果出版业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如果我们连几百本英文国际期刊都没有,怎么能够国际化?”
刘筱敏对2015年—2019年中国学者为第一作者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做了一个统计,发现中国学者有2/3的论文发表在SCI期刊的Q1区和Q2区,这些论文被发表在1188种期刊上。刘筱敏认为,这是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贡献,是质量的体现。那么,假如想让这些学者回归到中国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国内至少应该有1200种期刊走进被世界认可的学术交流圈,才能真正承载中国近10万篇优秀的论文在全球传播。
“创建更多的英文科技期刊也不是不可能。”宁笔表示,可以调动一流高校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创办一批英文期刊的积极性。他分析认为,从现有的中国大部分SCI期刊来看,这些期刊是能够自负盈亏的。而中国内地没有期刊的SCI学科有57个,这些学科的学术发表和交流需求也很大,值得中国期刊人去布局若干种英文科技期刊。同时,宁笔表示,中国有很多优势学科,比如化学、工程、材料等,还有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空间巨大,期刊人都可以去积极布局。
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蔡云泽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目前有17个国家的双一流学科,还有7个双一流学科没有创办学术期刊;在上海交通大学25个全国的A类学科中,有10个A类学科没有学术期刊,因此,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蔡云泽表示,期望能够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以特色学科、新兴学科、需求学科为支撑,通过这些学科群积极筹办新刊。
“中国科技期刊只占全球5%左右,只有4900多种,近10年总量增幅只有5.8%,但是美国在过去10年里科技期刊总量的增幅达21%,并且总数占世界科技期刊将近21%,达2万多种。因为美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和增幅远远大于中国,所以他们对全球科技发展及科技创新成果的话语权掌控,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肖宏根据数据分析后认为:“我们科技期刊的数量不是太多,应该还是不够。”他同时还列举了一组数据,据WOS统计,2020全球SCI期刊影响因子过20的有87个,中国只有20.507个;海外发文量大于5万篇的学科只有10个,进入Q1的只有16个,目前有763个学科在中国期刊界是空白的。因此,肖宏认为,根据科技事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要紧紧抓住这些机遇。
推动“四化”已成共识
集约化、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目前已成为国内学术期刊界从业者的共识。
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介绍,从2013年开始,上海大学期刊社就提出集约化、信息化、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五化”发展路线图,不断优化线上线下的出版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逐步提升可持续核心竞争力。
从2014年开始,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公司以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为主力,经过6年努力,通过创办与合作的方式拥有期刊98种,全部为英文版,其中自己创办27种,与国内优秀科技期刊合作61种,已经成为国内培育英文版优秀期刊的重要平台。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斌表示,国际大刊都是从单刊走向集群化的。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以集群化建设为基础。他认为,要集群化发展需要具备5个要素:以一流的期刊为龙头的优秀科技期刊群,有先进的数字出版和传播平台、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有能够吸引优质学术资源的平台以及优秀的期刊编辑部。
“我们的学术期刊群其实是打造一个又一个专业领域的平台,同时聚集一流的专家进行高端前沿的学术研究讨论,搭建学术交流的载体,以此引领和推进学术期刊的发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服务。”秦钠表示,在上海大学期刊社15本期刊中,目前有12位海内外院士担任期刊的主编。
在国际化上,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公司通过资本并购获得了一个海外期刊集群,2019年11月成功收购一家具有法国物理学、化学研究百年历史的出版社,每年出版期刊75种,其中英文版58种、法文版17种。同时,他们还在努力搭建国际化数字平台,正在筹划成立期刊外语中心,以平台为中心重组搭建运行模式。
《分子植物》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创刊于2008年。2019年其影响因子突破12,已经连续4年超过这个领域期刊中的“老大”、美国主办的《植物细胞》期刊。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期刊中心主任、《分子植物》和《植物通讯》执行主编崔晓峰介绍,《分子植物》办刊过程中,除培育一流学术团队、坚持学术质量,在国际化方面,《分子植物》也在积极利用国外期刊网站平台和数据库,进行全球传播。最近几年,《分子植物》也很重视把中国的科研成果及中国元素制作成封面,让中国的科研成果和中国的文化同时走向世界。同时,他们尝试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推广,通过BBC、CNN、《华盛顿邮报》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100多家媒体进行学术研究信息发布,还创建了“分子植物”系列国际会议、前沿论坛、系列在线讲座等,创办姊妹刊《植物通讯》,来提升国际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对旗下60本期刊也进行了集约化管理,并且制订了一个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系统安排,以评促改,分类分层对期刊进行资助。蔡云泽介绍,他们通过平台建设,协助各个院系实现期刊的集约化管理,探索多维度、多元化的期刊管理模式,以此提升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蔡云泽说,在期刊集约化过程中也有一些困惑,“有一些期刊我们推不动,有一些期刊我们舍不得放弃,还有一些期刊与我们的学科学术发展融合不充分,所以,我们特别期望在国家层面能给出一些指导,引导我们快速实现期刊优胜劣汰,盘活资源,通过高校联盟、区域联盟等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我们不要一味希望学者重视我们自己的期刊,而应当是我们怎么为学者打造适合他们的期刊。”刘筱敏再次回到了科技期刊的定位。她建议,科技期刊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融入国际环境,从中国的期刊走向中国出版的国际期刊,紧紧跟踪国际出版变化,用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和模式推进科技期刊的发展,同时在办刊中要特别重视数字版权,保护好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