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超百家机构参与,这个书展你可能还没去过!

2020-08-31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Midori
  编者按:今年的书展实在太少了,等了半年,第5届abC艺术书展终于来了——北京站已经落下帷幕,上海站即将开展。作为一个艺术书展,它与其他行业展会的不同点是什么?出版机构参与其中的必要性和意义在哪里?

  本以为这个夏天会安安静静地过去,但“abC艺术书展 2020•北京”居然来了,今年已经是第5届。其实,7月初时,abC艺术书展主办方举办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线上展览,而7月底的线下展览官宣则更让人惊喜,紧接着9月的上海站也被确认。“虽迟到但不缺席”,这样一场艺术与书籍的聚会,我们已经等了太久。

  关注单元:全世界的书联合起来!

  abC艺术书展始于2015年,致力于推广中国本土艺术书籍和自主独立出版物,并积极引入全球优秀的出版人和机构建立深度对话,每年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举办。其中,北京站共有86家国内参展方,17家委托展出的国际出版机构。

  作为一个为本土创作者搭建全球性交流分享平台的展会,abC艺术书展5年来不断邀请全球优秀的创作者及机构与中国展开积极对话。而在跨境旅行受限、物理交流几乎被阻断的特殊状况下,如何持续国际文化交流成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为此,本届abC艺术书展特别策划了主题单元——“全世界的书,联合起来!”,并得到了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瑞典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以4个主题展出各国在艺术与设计图书及独立出版领域的不同实践。

  书展现场设立了镜面Slogan墙,任何一位从这里走过的读者都会心潮澎湃。即便受疫情影响地缘阻隔,即便语言不通、内容千差万别,但书却超越一切又充满无限可能。当全世界的书都“联合起来”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偏见、误解、矛盾或许也会轰然倒塌,顷刻消弭。

  而现场的“从雨林到赛博格——瑞士摄影书展”则展示了瑞士摄影师步履不停的环球旅行,记录下艺术家们思索的轨迹。29本精挑细选的摄影书,聚焦20世纪末至今瑞士摄影艺术所涵盖的不同主题和图像语言。所以,出不了国境也没关系,书会带着我们去。

  特别呈现:每日一苹果

  早在今年2月初,大家还不知道隔离什么时候结束、要被困在家中多久时,abC艺术书展主办方就以#每日一苹果#为名发起了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创作接力,动员读者一起完成这份特殊时期的记录。现场的视觉呈现使用了隔离期间收获的“苹果”市井场景,将大量作品用晒被子的形式展出,让分享交流的同时接受“消毒杀菌”,寄托着对疫情消失的向往。“我们相信,行动本身即含有积极的意义。即使微小的尝试无法与医疗支援的壮举相提并论,但它绝非无足轻重。自主创作,尤其是那些真实地忠于自我,不仅以艺术为名地创作,就像人类心灵的解毒剂一样:于他人,为当下压抑麻木的情绪找到出口;于自己,则是一次近距离的自我观察、体认、改变”,最终主办方共收到了包括读者来稿的84颗“苹果”。

  而这次展览也挑选出了其中23件作品,呈现出这段艰难时光,参展艺术家则包括Aki Jiang、fenta、gantea 、Liu Jiayin、阿毛毛、岑骏、苗妙、田克、王宣宣、温凌、萧涵秋等。所以在书展现场看到地上放着的一筐筐真苹果时,读者戴着口罩感受这些作品里的苦难、忧愁、眼泪和希望,还可以小声哼唱“活着其实很好,再吃一颗苹果”。

  一场对谈:小众出版是伪命题吗?

  本次展览期间,主办方共策划了9场关于小众出版、书籍设计、版权保护等相关议题的讲座、对谈。其中,在7月24日的“书戏”讲座中,书籍设计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吕敬人一直在通过他的设计作品追寻着纸质书以及日常纸张用品的魅力。他喜欢把做一本书比作演绎一部戏剧或玩一个游戏的过程,本次演讲中分享的工作坊案例正是遵循着这个主旨展开,在大自然中用大笔酣畅地涂抹地书,为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设计文本,用手写书信回答远方朋友的问题……无不是希望参与者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享受书籍与纸张带来的亲切感。

  在大众出版界,文化艺术类选题常常被视为“小众”,然而这个定位是否人为限制了优质内容的传播?专业化的严肃内容有必要追求“出圈”吗?“做书”与“卖书”是两种职业吗?在7月25日的 “小众出版是个伪命题?”讲座中,单向空间编辑总监罗丹妮、一頁folio主编王恰恰、《十三邀》联合制片人刘晋锋就以上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困惑与经验,以及如何通过编辑技巧让优质内容抵达更广泛的读者。一个半小时里,两位编辑从自身经历出发,不断产生思路碰撞,从小众出版聊起,又引申出时下出版行业的营销污名化、编辑全能化、书与文创的关系,以及出版困境等话题。

  近年来,在出版圈,做文创已成一大趋势,书签、海报、明信片、徽章、帆布袋……增加营销亮点也好,发挥品牌效应也好,或者单纯满足编辑团队的审美趣味也罢,做文创似乎有各种“硬核”理由。现场嘉宾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现象,尖锐地提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质问——我们到底是给书做文创,还是给文创配一本书呢?”

  精神读物(纸质书)已经“沦落”到需要消费文化才能卖出去吗?王恰恰认为,文创首先是一种符号化的美学,其次是一种场景化的消费品——在图书领域,这个场景正好可与阅读形成一种相互印证。每一次的文创策划都应与相关书籍的精神内核和阅读体验尽量贴合,让文创产品本身既能独立存在,又围绕着书本身的内容而愉悦读者。它既是书的符号化的展现,也是以物的形式对书进行的一重解读。它的存在能够与书形成相互印证,进而实现一种新的、书与人的连接。

  当主持人抛出“十几年前,文学诗歌如火如荼,但再看今朝,重现文化热似乎不可能”时,罗丹妮回应,即便现实如此,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也好,诗歌文学至上也罢,其实不过是当代人对过去的一种想象,“我们不必悲伤,这个时代有它自己的好,好在充满多样性,即便路上会遇到困难,但出版人只需要始终遵从好奇心,就能从出版这件事里得到乐趣。”

  两本摄影集:与当下生活状态遥相呼应

  在本届展览中,有两本摄影集特别打动我,它们都不经意地呼应着不平静的当下。

  一本是斋藤阳道的《感动、》,这本2019年发行的摄影集曾入围日本的木村伊兵卫写真赏。作者斋藤阳道自幼有听觉障碍,他通过拍摄寻找世界的感动,慢慢地走出无声的阴影。实际上,《感动、》是作者“感动系列”的第二弹,2011年,斋藤阳道的首本写真集《感动》出版,而此次新书也只是在原有摄影集的名字后面加上了“、”。这两本写真摄影集的封面没有多余的设计,仅以大标题“感动”直白揭示将要展现的画面。他拍摄生、死、自然、宁静、“异类的人”等各种各样的生命姿态,这些超出想象限制之外的面貌,满溢出一股强烈的生之欲望。

  另一本则是须田一政的《日常的断片》,这本日本青幻舍2018年出版的摄影集是须田一政于1983-1984年之间拍摄的一组彩色照片。海报和招牌、古色的老商店、玩偶和人体模型,静止不动的东西聚集在建筑附近,深深地沉入那些路过它们的人的记忆中。也许,日常生活就是由这些事物塑造的。正如作者所言,“我不过是在收集那些被人扔在某个地方的东西”。

  除了国际元素外,由出版机构、技术工作室、艺术团体、漫画人、音乐厂牌等连缀而成的本土参展方,也吸引着参观者的眼球。其中不乏熟悉的名字:中间美术馆、三影堂、言书店、JetlagBooks、Page One、单读、未读、兵马司……在7月底的那个时刻,可能“摘下口罩”露出迷人的微笑还有点难,但始终不影响阅读。一场小小的艺术书展,是对独立出版的敬礼,也是对日常生活的赞美、对生命千样好的拥抱。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