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在新时代背景下影响中国图书出版的因素——以兽医类图书为例

2020-08-29 来源:《图书情报》
  【作 者】石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摘 要】主流文化的嬗变与国家政策的变化有莫大的联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这一主导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社会主流文化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品种——兽医类图书也必将受其推动和影响。

  【关键词】兽医图书;出版;主流文化

  引言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就真正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等建设主导着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崭新走向。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其社会结构开始发生深层的改变,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时代的面貌。大体而言,能够影响我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现实和未来的因素主要有主流文化的变迁、政策法规的出台、宠物经济等。本文将逐一分析这些因素给兽医类图书出版带来的影响。

  1 主流文化对兽医类图书出版的影响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建立在国家权力基础上,并决定着全社会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文化建设重地的图书出版业应该担当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的重任。

  中国改革开放40几年来,在中国图书出版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体制上的变化。不断地改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各种的书籍充斥着中国的各个大小书店。在这种极度的繁荣同时,又将文化市场良莠不齐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一方面图书市场在畅销书上的繁荣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增加了读书选择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得市场效益不好的学术著作、科技类图书、公益类图书等不能赚钱的书籍出版受到了严重的压缩,而低劣、庸俗的读物和违反知识版权的书籍却顺势在社会蔓延。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存在既为我们规范了方向,又为兽医类图书的出版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方面,加强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要特别加强兽医类图书文献的质量监控,引导出版。

  第二方面,发挥兽医类图书出版的优势和特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关于畜牧兽医的科学知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尤其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让野生动物永远从餐桌上消失。

  第三方面,新媒体的使用可以打开门路,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微店等。针对某些推广程度高、可读性强的兽医类图书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来提高其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等。

  2 畜牧业产业结构对兽医类图书出版的影响

  2.1 产业结构的转型

  2.1.1 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变为重视品种和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收入的持续增长,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以前人们盲目地追求肉类的数量,“无肉不欢”成了常态,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所谓的“富贵病”接踵而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讲求吃肉的数量是不可取的,还需要从肉的品种和其所包含的营养成分来科学、有效地摄取各种肉类。2018年,农业农村部倡导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畜牧业,以适应市场消费的要求,支持和发展富含蛋白质的肉类等市场的增长。

  2.1.2 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集约型

  集约型是相对于分散养殖来说的。虽然分散养殖能有效利用空间资源,便于养殖户根据各自需求进行养殖活动,但其效益低下、疫情控制力差等缺点也日益暴露。截至2018年,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集约型养殖就成为提升畜牧业单位生产能力和劳动效率的必由之路。

  2.1.3 从单一化模式转变为产业化、规模化模式

  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畜禽生产力为主攻方向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适应了这一改革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产业化经营模式节约成本,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力。

  2.1.4 畜牧业以农区为主转变为农区和草原并重

  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国家保护措施的推广,我国的草原退化和沙化现象得到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原建设。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65亿吨。草原环境的恢复和改善为大力开展畜牧业提供生态环境支持。

  综上所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并指导实践。畜牧业经济结构的改变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数据分析等作为其理论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兽医类图书的出版和发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出版前景。

  2.2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不同区域,不同定位。我国中东部地区以农产品和禽类为主,西北部地区以畜牧为主。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发展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2)从传统品种养殖转变为多品种或特种养殖。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养殖项目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和消费需求,由此特种养殖应运而生。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进行多品种和特种养殖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珍稀的野生动物。在当前特殊的境况下,尤其要加强对珍贵、濒危陆生动物、水生动物的保护以及宣传,使人们对这些野生动物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促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相应的兽医类图书随着兽医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一个过程。因此,瞄准对畜牧业产生巨大影响题材的图书出版也是兽医类图书出版战略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3 中兽医医药标准化发展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中兽医医药标准化是中兽医现代化和中兽药产业化的前提,这些更加国际化、规范化的规定不仅可以影响图书出版共识的形成,而且可以对图书出版的通俗化、大众化的推广提出新的要求。

  3.1 宠物经济对兽医类图书出版的影响

  宠物的出现有其时代特色,大体与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分不开。宠物类图书的出版也算是兽医类图书的新特征。甚至近几年,国外兽医类图书译著都是宠物类兽医图书,其中犬猫类图书最为多样,从宠物疾病、宠物饲养、宠物繁殖、宠物美容到宠物服务,甚至有关宠物的周边产品和宠物衣、食、住、行等均有涉猎。在宠物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宠物类图书发展至今也可谓是越演越烈。

  3.2 “宠物热”对兽医知识普及的影响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也随之增高。饲养宠物可以给人们带来愉快、活力和希望,增添生活乐趣。但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多,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宠物伤人、宠物扰民等。对宠物的豢养一方面体现着人类与动物的亲近和谐,另一方面也时刻提醒着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汲取非典、禽流感等事件的教训。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兽医类图书出版事业要在以治疗宠物疾病为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人们对宠物疾病的了解和认识,科学地指导人们与宠物的接触,从而消除各种对宠物饲养的认识误区和误解。

  4 结论

  本文在党和国家提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兽医类图书出版受到的重要影响和因素,从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我国兽医类图书出版的结构以及兽医类图书出版的新发展、新方向。

  本文研究可归纳为四点:

  (1)主流文化对兽医类图书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我们的主流文化导向,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推动中华优秀畜牧兽医类图书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兽医类图书出版的蓝图。

  (2)畜牧业经济的新发展对现有兽医类图书的影响。与之配套的兽医防疫系统等服务性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兽医类图书的需求也基本稳定,兽医类图书如何适应畜牧业发展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出版者紧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步伐,把准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脉搏,从中寻找兽医类图书发展的新契机,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添砖加瓦。

  (3)中兽医医药标准化的发展对兽医类图书的影响。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颁布使我国兽医科学更加符合国际化和科学化标准和要求,并以兽医类图书出版的形式进行大众化的知识传播。

  (4)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养宠类型正在往多元化发展,除犬猫外,鸟类和昆虫类图书也在逐步增加,仓鼠、两栖类动物的图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宠物经济的延展性和导向性给我国兽医类图书的出版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动力。出版者应该利用这种延展性和导向性为我国兽医类图书的出版,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建喜,杨志强,王学智.中兽医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动物医学进展,2005,26(2):53.

  [2]金允燮,刘学龙,金清洙,等.应当建立和研究中兽医的标准化[M].延边: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9.

  [3]董书伟,荔霞,刘永明,等.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2012(1):48.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