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守正创新: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理念探索与实践转型

2020-08-27 来源:《中国出版》
  【作 者】高晓虹、赵希婧: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摘 要】立足全球化、信息化环境,将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做到守正创新。既要坚持立德树人、践行课程思政,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担负社会责任,也要围绕媒体融合大局,开展在线教育、创新教材建设、构筑新型平台,让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增长智慧才干,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此外,还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增强后备力量、吸引海外人才,共同讲好中国故事等新理念,以期推动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媒体融合;国际传播

  新闻传播教育是支撑、推动传媒事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当下,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挑战,如何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前沿趋势,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成为新闻院校思考的议题。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指出要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为学界和业界指明了方向——不仅媒体业界要守正创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新闻院校也要处理好坚守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始终,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教学实践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教育教学的主线、人才培养的重点,也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通过改革教学、建设平台等方式,倡导教育教学创新、学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今天的信息传播已经超越了国家和地区,全球化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新闻传播教育既要立足本土,也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合作,为全球高等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迈入新世纪,新闻传播教育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践行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媒体融合等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努力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需求,主动适应行业环境与实践前沿变化,不仅打造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双一流”学科点,也逐渐形成了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体系,其理念值得探索、其实践值得总结。

  一、把握正确方向,服务国家战略

  高等教育的初心使命是教育报国,为“中国梦想”提供支撑,为“中国贡献”增强驱动。对于新闻院校而言,也要秉承教育报国的原则宗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国家意志、满足时代要求、回应人民期望。具体而言,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要将“四个意识”摆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践行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式,努力培养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优秀人才,让新闻舆论工作发挥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正向作用。

  1.坚持立德树人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历代炎黄子孙传承下来的为人之道。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新闻传播学科是引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科。从事新闻传播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讲求德学兼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闻观,使他们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站稳立场、把握导向。

  要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关切国家命运、关心人民福祉,才能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出发,描摹时代风云、书写浩然正气。在人才培养阶段,意识的养成、情怀的培育不能单靠“纸上谈兵”,只有植根中国土壤、直面当代实践,学生才能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含义,做到将爱国情、强国志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近年来,以清华大学“大篷车课堂”、复旦大学“记录中国”等活动为代表,新闻院校越发注重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走向基层,将新闻教育写在中国的大地上,让青年学子在国情教育、新闻实践中加深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深化爱国主义情怀。

  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大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坚持正义、崇尚真理,秉承社会良知、传承人类文明。因此,高等教育不只是“术”的教育,更要引导学生肩负使命、担负职责。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尤其如此,既要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教育他们做大政方针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以为视障人士制作无障碍电影的“光明影院”项目为例,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启动了“光明影院”项目,将社会责任教育、公益情怀教育与视听专业教育融会贯通,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我国有1732万视障人士,平均每100个人中就有1位盲人朋友。立足“光明影院”项目,已有5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每年为视障人士制作104部无障碍电影。这意味着,全年52周,中国的视障群体拥有每周欣赏2部电影的机会,达到甚至超过明眼人的平均观影频次。如今,“光明影院”项目的成果无偿赠予了全国25个省市的盲协、20所盲校和70个高校图书馆,在全国30个省区市进行公益传播。制作、传播无障碍电影的过程,不仅蕴含了学生对视听专业的孜孜探索,更培养了善心、爱心、责任心,鼓励他们为弥合文化鸿沟、促进文化共享、服务社会公益做出贡献。

  2.践行课程思政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主张将思政教育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专业教学中强化家国情怀和价值引领。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培养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方向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首先,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一是做好“勘探”工作,[2]探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据统计,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高校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3]抓住了专业课,也就找到了课程思政的抓手所在。对于新闻院校而言,应立足“采写编评”等业务课程,深挖其中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育人功能,教育学生从党和国家的全局高度认识新闻传播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新闻志向。二是做好“冶炼”工作,[4]使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以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例,教师不仅要以专业知识作为理论支撑,更要立足政治高度,分析其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好、讲透,使其入脑、入心。三是做好“加工”工作,[5]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缝链接,锻造一门“金课”。近年来,新闻院校亟待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邀请优秀编辑记者入校园、上讲台,介绍如何通过采访报道、选材编辑等业务环节,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从而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无缝链接。

  当然,在“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将“课程思政”向实践拓展。新闻传播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讲求“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如何将思政教育与新闻教育深度融合,始终是新闻院校的探索方向。从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坊”深入扶贫县,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治理开展纪录片创作,到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团队基于“部校共建”平台,以专业所长助力首都文化发展,再到中国传媒大学明确提出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模式,主张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发挥新闻传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我们看到,课程思政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空间,将思政教育贯穿专业实践的各个环节,使专业教育与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满足全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紧密联系,才能切中课程思政的题中之义。

  二、满足时代需要,改革教育教学

  迈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6]新技术不仅影响了媒介信息分享,也改变了知识创新与传播,甚至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革命。对于新闻传播学科而言,既要对新媒体时代的累累硕果进行专业观察和深度分析,也要思考自身如何利用技术条件,盘活育人思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卓越人才。

  1.开展在线教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扩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病毒蔓延不仅关乎公共卫生事件本身,也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国家数以亿计的大学生被困在社区和家庭,处于停课、停学状态,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立足互联网平台,盘活在线教育资源,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全球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互联网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主攻方向之一,疫情之下的在线教育也理应成为我们研究与实践的重点所在。

  首先,发现在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回顾疫情以来的线上教学,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1 月26 日上午, 陈宝生部长召开教育部应对疫情的紧急会议,当天下午,教育部研究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实施在线教学。[7]随后,全国1454所高校参加在线教学,授课教师达103万人,开设在线课程1226万门次,23亿人次在线学习,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8]面对高等教育的疫情大考,党和国家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有预案不乱、有准备不慌,实现了全区域、全覆盖、全方位推行在线教育,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学生的获得感,做到了线上、线下“实质等效”,交上了一份有胆识、有温度、有技术、有效果的满意答卷。更重要的是,经过将近半年的应用实践,在线教育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超越了“战时举措”,形成了一套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教学体系,锻造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教学队伍,将“新鲜感”变成了“新常态”,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范式改革,深化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学习革命,可谓“创造了历史、惊艳了世界”。[9]

  其次,探索在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在防疫抗疫期间,全国教师利用慕课、虚拟仿真等形式进行在线教学,老中青教师齐上阵,尝试新手段,推动新教法,涌现出了一批知识“网红”,赢得学生的网络点赞。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在线教育不仅延展了课堂、促进了互动,也为学生搭建起了练就“十八般武艺”的广阔平台,使他们将融合传播的知识要点迅速转化为互联网上的精品力作,服务国家抗疫大局。在今年立春和元宵佳节之际,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设计、制作了“我想对医护人员说”“我想对祖国说”电子贺卡,将问候佳节与防疫抗疫结合,通过社交媒体的广泛转发,号召网友传递大爱、祝福平安,营造了众志成城的舆论氛围。与此同时,云上空间所具有的“同时在场”特性,也使得身在防疫抗疫一线的编辑记者得以突破地域所限,与新闻学子“隔空对话”。五四青年节前夕,“人民日报进校园”云中版走进多所高校的网络课堂,引导学生关注抗疫一线报道,关心国家战略大局,思考如何在大战大考中与人民共情、担媒体使命、展青春力量,成为在线教育的生动实践。

  2.创新教材建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习的范本,具有思想引导和专业引领的重要作用。教材建设既要坚持导向,也要面向前沿。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立足中国本土,顺应传播趋势,引导学生基于中国国情和媒介发展,思考新闻传播专业问题,始终是教材建设的孜孜追求。近年来,纵观新闻传播学科的教材建设情形,三大特点尤为突出。

  基础教材成果丰硕。在新闻传播学科,2004年4月,中央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作为“马工程”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150种左右的教材,形成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教材体系。[10]此后,教育部又指定了一批“马工程”教材,充分汇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成果,用于新闻传播专业课堂教学。2019年,复旦大学被授予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聚集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把分散的、自发的研究变成有组织、有规划的研究,形成学术合力,打造学术高地,开启了新闻传播学科教材建设的新阶段。

  数字教材应运而生。伴随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编辑出版转型升级,融合图文声像等多种元素的数字化教材不断涌现。在新闻传播领域,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新媒体展示手册》为代表,一个二维码就囊括了优秀案例的海量资料,不仅拓展了传统教材的二维空间,将“大部头”变成了“掌中宝”“囊中物”,也实现了专业教学的信息化、场景化、互动化,拓展了优秀成果的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引领新闻传播教育迈上新台阶。

  在基础教材不断丰富、数字教材推陈出新的同时,新闻传播学科有待在案例教材方面进行深度拓展。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比作“例子”,主张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突出强调了教材对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的指导作用。早年间,案例教材多出现在商科、法律等教育领域,它以生动形象的案例诠释复杂抽象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了学生解决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配”。但在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案例教材相对缺乏,亟需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参考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建立、完善案例教材编写体系,填补案例教材之空白。实际上,在新闻传播学科推行案例教材是符合学科性质和培养所需的必要之举。它能够优化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过程,通过优秀案例的引导,让导向意识入脑入心,让专业知识鲜活易懂,使学生置身新闻传播的实战场域,学会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示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三、顺应媒体融合,拓展育人空间

  以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代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下,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成为主要动力。面对媒介新变局,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新闻院校必须乘势而上,努力思考如何将教育教学置于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总体布局,立足交叉学科,建设新型平台,重视技术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主动回应党和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

  1.搭建融媒平台

  当下,数据技术、算法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纷至沓来,如何顺应新媒体趋势、融入新科技浪潮,成为新闻院校的当务之急。早在2018年,2.0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就曾提出,要增设20个国家级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50个新闻传播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 2019年11月,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科技部决定批准建设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之一——“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传媒院校,满足了高校对于高精尖育人平台的迫切需求。从图片实验室、视听实验室到融合传播实验室,新闻院校的实践平台不仅要做到与业界前沿保持同步,而且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平台优势,为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完善现代传播体系做出贡献。

  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技术引领。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引擎。在这一背景下,立足新闻院校,构筑实践平台,就要瞄准科技前沿,倡导交叉合作,将新技术视为第一生产力。进入智媒时代,新技术已经影响了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等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新闻院校转变传统思路,将新型实践平台用于教学科研,不仅满足能拍摄、能剪辑、能录音等基本采编要求,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搜集新闻线索,运用语音识别技术辅助现场采访,运用算法推荐技术锁定目标受众,基于实时音视频与人工智能真人形象合成领域的技术研发,让AI主播亮相荧屏……只有重视技术引领,盘活技术资源,才能练就应对网络化、智能化传播的内在功力,完成培养行家里手、助力主流传播的职责使命。

  其次,要寻求创新驱动。今天,高水平的实践平台必须担负创新驱动的重要任务,将平台优势转化为教学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界与产业互动。近年来,各大新闻院校依托新型平台、驱动创新发展的累累硕果不胜枚举。就学术层面而言,研究成果已经从早期的互联网,拓展至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更加细分的新媒体传播领域,所关注的重点也从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单一性议题,延伸至网络综合治理等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议题,尤其致力于探讨如何以媒体融合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就实践层面而言,以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为例,该平台立足新闻院校、彰显学科优势,努力服务国家战略,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贡献智慧。在其他高校,师生团队立足各大媒体融合基地及平台,不仅将新媒体创作与重大主题宣传结合,打造了互联网上的主题主线传播,而且把触角拓展至文化、旅游等更为宽广的社会领域,在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主战场发挥了提升水平、驱动创新的重要作用。

  2.倡导实践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闻传播学科,创新意味着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转变媒介观念、拓展传播平台,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方法,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在上述创新方面,新闻学子具有天生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12]青年一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与新媒体有着天然的缘分、高度的融合。因此,新闻院校要因势利导,努力将“网络原住民”培养成一支敢闯、会创的网络生力军。

  就在校教育而言,要应对媒体发展现状,强化创新素养。新技术的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丰富了媒介信息、创新了媒介样态、焕发了媒介活力,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也极易引发“信息迷雾”,使得各路声音呈现“去中心化”趋势,有赖于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做出专业、理性的梳理和舆论引导。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也要教育学生在技术变革中坚持原则、在纷繁的舆论中辨别真伪、在信息洪流中分清主次,引导他们成为勇于向新媒体借力,善于做正能量传播的行家里手。

  就校外实践而言,要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强调学以致用。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高等教育要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意识与能力,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系统保持互动,协同创新、协作破局。在我国,教育部连续五年发起、主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2020年,第六届“双创”大赛更名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今天,“双创”大赛成为激发青年人创新热情、助推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园地,引领百万大学生立足校园内外,为促进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借助大赛平台,一系列创新成果浮出水面,既有智能汽车、无人机、机器人、VR技术等理工科成果,也不乏为视障群体制作无障碍电影、为老年群体普及智能手机、为未成年人群体争取权益保护,以及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社科领域的公益成果,让大学生从校园中的受教育者变成了懂国情、懂市场、懂专业的创新创业者。立足新闻传播学科,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立足“双创”大赛平台,结合学科特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增长智慧才干,在创新创业中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也是新时代传媒教育的职责所在。

  四、面向国际传播,培养优秀人才

  随着“一带一路”稳步推进、大国外交扬帆起航,国际传播在新闻传播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力是关键,人才是核心。立足国际舞台,培养立场坚定、视野宽广、本领高强的本土国际传播人才,团结对中国社会有所了解、对中国人民怀有感情的海外友好人士,是做大做强国际传播、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所在。

  1.增强后备力量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13]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亟需一大批高水平的国际新闻工作者,深入国传一线、参与国际报道。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我国主流媒体驻外记者不仅源源不断地发回防疫抗疫报道,而且主动发声、先声夺人,走进国外媒体,接受外媒采访,分享抗疫经验、介绍政府作为,阐释人类命运与共、携手共抗疫情的中国主张,为促进全球疫情信息共享、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可见,今天的国际传播已经不仅仅是“会说外语”这么简单,驻外记者既是新闻信息的报道者,也是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不仅要懂外语、会传播,还要了解中国国情、拥有全球视野、融通中外文化,这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建设。2019年,教育部批准增设“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各校纷纷开始招生。在新专业的建设中,既要强调外语学习,也要主张将语言和传播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运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将中国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响亮动听;既要重视“采写编播”,也要让学生融入技术变革新趋势、了解行业发展新动向、掌握融合传播新技能,争做全媒化、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未来,依托“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打造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预备队”和“后备军”做好准备。其次,要探索国新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为加强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宣部、教育部在5所高校部署实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工程,开创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思想立场教育、国情国策教育被摆在突出位置。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安排下,国情教育讲座、暑期社会实践成为国新硕士的必修学分,为学生构建了国家内政外交的知识框架,树立起了“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的专业信念。如今,该项目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不仅为主流媒体输送了千余名国际传播人才,也为国际传播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

  2.吸引海外人才

  当下,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越发响亮,中国理念、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被学习、被借鉴。尽管如此,纵观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局面依然存在,甚至因为发展道路的选择不同、意识形态的背景不同,中国在国际上时常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正面说得少、负面被夸大的境地,给我国国际传播事业带来挑战。因此,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必须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要增强本土力量,主动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根脉、思维体系、接收习惯,也要吸纳海外优秀人才走进中国、了解中国、传播中国,用西方人所适应的话语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缓解东西方舆论场的失衡状况。早在十年之前,部分新闻院校就把开设全英文课程、招收国际留学生列入发展规划,培养了一批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道路,对中国民众怀有深厚感情的优秀人才。他们回到本国媒体担任要职,成为沟通中外的友好使者。近年来,在我国主流媒体海外分社和驻外记者站,还聘用了一定数量的外籍报道员,他们来到中国学习交流、参观访问,了解中国国情、感受中国发展,为立足中国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积累素材、集聚灵感。今天,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欢迎国外友好人士来华学习、参访,已经成为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培养理念与方式方法。首先,就培养理念而言,既要在专业教育上与国际接轨,也要在人才培养中体现中国特色。正如许多高校都会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这一举措不仅以语言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文化,更以文化为纽带,增强了各国学生对于中国的社会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达到了促进理解、增强互信的目的。就培养方法而言,除了立足课堂,更要尝试将生硬的说教、刻板的讲解转化为多走、多看、多观察的体验式教学,安排海外学员深入社会、走进基层,近距离了解中国国情和百姓民生。如带领中国媒体的海外雇员来到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与百姓拉家常,了解中国人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的具体做法,海外雇员们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是一个很有方向感的国家”,赞叹中国政府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精准扶贫,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立足全球传播舞台,培养国际新闻人才,就是要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从心底里了解中国、热爱中国、认同中国,看到中国砥砺奋进的辉煌历程,切身感受新时代的中国风貌,进而做到与我们的队伍一起,报道中国、传播中国,增强中国故事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知识创新的样态与格局正在重塑,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使新闻传播教育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涌现出了课程思政等新理念、在线教育等新现象,以及围绕媒体深度融合所搭建的一系列创新平台,引发了如何大力推进实践创新,怎样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等思考。迈入新时代,在制订“十四五”规划、开展“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新闻院校要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布局,以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沿趋势有机结合,推动高质量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为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锐实力贡献力量。这是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注释:

  [1]王树荫.厘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德”的含义[N].光明日报,2019-12-04

  [2][3][4][5]吴岩.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EB/OL].新华网,http://education.news.cn/2020-06/09/c_1210653008.htm

  [6]陈超.数字经济将引领疫情后的中国经济[N].科技日报,2020-06-02

  [7]吴岩.应对危机 化危为机 主动求变 做好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及课程资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20(4)

  [8][9]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落实落实再落实 提高提高再提高[EB/OL].“高教创时代”微信公众号

  [10]张春海.贴近实际 紧扣实践 讲清道理,“马工程”教材建设稳步推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3-21

  [11]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Z].2018

  [1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国家网信办,http://www.cac.gov.cn/2016-04/25/c_1118731366.htm

  [13]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