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从“创造实干”到“德”“知”“行”合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实践教育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反思

2020-08-27 来源:《中国出版》
  【作 者】张红军、朱江丽: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办好传媒教育,已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回顾南京大学前身之一——金陵大学创办影音传播教育的历史经验,梳理近年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本科实践教育的现实进展,在回望与反思中提炼出发展实践教育的应对之策。实践教育以师生共同成长的“干中学”与“干中教”双循环模式为内生机制,以“德”“知”“行”合一全面育人为追求目标,以服务社会、担当时代使命为根本宗旨。

  【关键词】影音传播教育;实践教育;“德”“知”“行”合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的传播格局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当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与广告公司先后面临着行业性危机时,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同样遭遇严峻的拷问: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一、迷茫彷徨中的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

  2013年和2018年中宣部联合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人才计划“1.0”)和《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人才计划“2.0”)。卓越人才计划“1.0”强调要“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卓越人才计划“2.0”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由此可见,全媒化、复合型是贯穿两版卓越人才计划的培养要求,体现出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期待。

  卓越人才计划为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指明了基本方向,然而,面对新技术新环境,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拿什么去培养、怎样去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如果说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应用型新闻人才的话,那么在“全民皆媒”的时代,高校的培养有何独特性?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性”与“学科边界”何在?[1]作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不同层次办学的培养任务有何差别?特别是一流本科院校该如何培养卓越新闻传播领军人才?很显然,清华大学“扩研改本”并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反而让中国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形势更加严峻。

  事实上,新闻传播教育自诞生以来,走过了从技艺教育、史论与新闻事业教育、与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通识”教育三阶段。[2]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5G、VR、AR、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新闻传播教育再次面对“理论边界模糊”与“应用门槛过低”的危机。能否在技术、史论与“通识”之外,找寻到推动新闻传播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化解这场危机的核心所在。于此变局之中,国内一流新闻传播院校纷纷探索出自己的教育改革模式。不同于厚积薄发的“人大模式”“传大模式”与“复旦模式”,也不同于勇于创新的“华科模式”与“上交模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结合历史经验与当代探索,摸索出了一条特色初显的本科教育之路。基于此,本文回望了大半个世纪之前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推进影音新媒体技术传播并创办本土影音传播教育的历史经验,梳理了过去 6 年在互联网环境下南京大学进行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改革探索,对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办一流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二、本土影音传播教育创办的历史经验

  20世纪初期,伴随着美国电影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科学兴国”的呼声,中国早期教育家们坚定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拓国内影音教育的决心。1930 年,在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的支持下,理学院院长魏学仁博士成立“电影教育委员会”,开始引进并翻译一些美国的教育电影进行辅助教学。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任首任主席。1936年,金陵大学成立“电影与播音部”,由理学院院长魏学仁任主任,孙明经任副主任兼摄影部主任。同年,开办了“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即电影与播音师资班)”,这是中国电影广播高等教育的开端。

  1.本土影音传播教育发源的内外条件

  金陵大学本土影音传播教育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影音技术推广、影音教育开拓者涌现以及国民政府教育政策推动三方面。

  影音技术传入提供技术支撑。金陵大学是西方电影广播技术的最早传入地,也是电影技术最早应用于教学的高等学府。早在1989年,美国教会曾赠送电影机、电影片与胶片给山东登州文汇馆和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前身)。1913年,金陵大学裴义理(Joseph Bailie)教授为蔡元培、黄兴等人播放了美国农林电影教育片,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3] 1915年起,金陵大学形成了每周播放校园电影与广播进行宣传教育的传统,设立了专门放映场地。[4] 1922年,金陵大学农林科植棉专家郭仁风(T.B. Griffing)从美国带回一批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等设备,不仅应用于教学之中,还带领学生们自行摄制棉花种植影片。[5] 1930 年,金陵大学化学系主任唐美森(J.C.Thomson)教授从上海柯达公司租借无声电影放映机,长期开展教学影片译制工作,并向校长陈裕光推荐。[6]很快,金陵大学理学院各专业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影技术进行课程教学。

  影音教育开拓者呕心沥血。金陵大学集聚了一批思想开明、高瞻远瞩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高度重视影音教育事业,将之视为“科学兴国”的重要工具。时任金陵大学校长的陈裕光对电影教育十分看重,他在金陵大学读书期间,就常与陶行知从事电影放映活动。时任理学院院长的魏学仁也同样因为留学西方的经历,高度重视电影技术在理学教育中的应用。他一方面积极参与自制教育电影,比如与孙明经先生合作摄制《苏州名胜》《首都风光》《竹器》等影片,在日本拍摄世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电影(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等。[7]另一方面,他还积极推动电影教育学科建设。1936年,魏学仁创办“电影与播音部”并担任主任。如果说陈裕光校长与魏学仁院长是创办我国早期影音教育的规划师,孙明经先生则是具体实践者。孙明经是我国本土自行培养的影音传播专业师资,也是我国影音传播教育的奠基人。1927年,孙明经考入金陵大学后,陈裕光校长打破常规,亲自为孙明经设计了包括化工、电机、物理、国文、戏剧、神学、音乐等专业的综合课程。[8]历经7年苦读,孙明经本科毕业后留校担任讲师。1936年,金陵大学“电影与播音部”成立后,孙明经历任副主任、主任。1952年,他受命北上参与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建设。孙明经的一生为中国影音传播教育培育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政府重视助推影音学科发展。1936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为了满足社会对影音技术人才的需要,先后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鉴于金陵大学积累了多年电影摄制实践经验,国民政府教育部不仅借调了金陵大学理学院2名教师参与全国影音事业工作,还要求金陵大学积极承办“教育部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人员训练班”(“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训练班分别在1936、1937(在南京)、1938(在重庆)开办了三期,培训青年教师近三百人。1938年,根据积累的师资力量与教学经验,金陵大学理学院正式开办了电化教育专修科。1947年,二年制的专修科计划升级为四年制电影工程系,下设“电影工程”“无线电工程”“电影艺术”“社会教育”等四个专业,还积极筹备了影音研究所。[9]影音教育跨专业选修与研究性学习已在当时的专修科教育中形成风气。

  2.早期影音传播教育的核心理念与经验总结

  中国影音传播教育自创办以来,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供职于当时电影电教部门的杰出人才,还为新中国电影与电教事业的起步与发展积累了专业人才,开辟了本土影音传播事业。在毫无先例可循及师资、物资匮乏的条件下,中国本土影音传播教育的巨大成就是老一代影音教育家“创造实干”的结果。[10]“创造”+“实干”成为早期影音传播教育的核心理念。

  教学宗旨:“建教合作”,服务社会。“求学本旨、再求致用、培育人才、服务社会”是金陵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陈裕光认为,学校与社会并无界限之分,要特别重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倡导“以研究为教学之基础,服务为教学之实践”,“研究、教学、服务三者成一联系,未尝偏废”,由此形成了“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教学方针。他对金陵大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和办学实践,有继承更有发展,“学以致用,不是学完之后重视实用,也不是在学的时候做用的准备,乃边学边用”。[11]魏学仁也提出要坚持“建教合作”,使得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能够尽可能快、尽可能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12]于是,影音部自成立起就一直积极配合政府需求,不仅开办了短期影音专业人才培养训练班,快速充实了电影宣传与教育等岗位,还时常拍摄各类教育电影并在全国巡回放映。孙明经曾表示,“金大搞电教,其理论根据在很大程度上得之于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13]其核心为“让教育事业服务于民智开启与社会发展”。

  师资队伍:务实开放,灵活机动。金陵大学影音专修科成立之初,通过校内外聘请与自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一流的师资队伍。校内外聘请方式,一方面是指利用金陵大学综合雄厚的师资力量,各取所长,聘用物理、化学、无线电、音乐、美术等专业教授上课,这种方式孕育了第一代影音传播教育专业师资。另一方面,聘请校外专家来校义务授课,包括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罗静予、中央广播电台传音科科长陈源、工程师雷永球等,也包括外国专家或学成归来的学者,如蓝远观(Arthor O. Rinden)、石咸坤等。[14]

  自行培养方式,是在金陵大学物理系、电机系或专修科培养的毕业生中挑选优秀人才留校任教。除孙明经之外,胡玉章、区永祥、孙良录等早期任教者,也都是金陵大学毕业生。胡玉章自物理系毕业后被聘为专修科讲师,曾担任影音部重庆部主任,先后赴英美考察电影教育。区永祥作为首届毕业生,是我国飞机上拍摄日全食彩色电影的第一人。孙良录自专修科毕业后赴美国实习两年,后返回金大教授录音相关课程。

  培养体系:综合课程,实践导向。孙明经认为,影音传播教育不仅仅是一门技术的学习,更应该是以技术为底层、强化学生人文艺术的熏陶、再配合教育学的学习。在他亲自为专修科学生设计的课程体系之中,专业技术类课程占67%,教育类与艺术类课程各占18%和15%。后来,他又积极鼓吹改两年制为四年制,加强学生基础课程学习。[15]由此可见,孙明经并未将“技术”的学习作为影音专业人才的首要目标,他所提出的课程设置方案既顺应社会影音技术启蒙的需要,又站在通识教育全面发展的高度,以响应国家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以实践为导向,促进师生在实践活动中教学相长,也是早期影音传播教育的重要特征。孙明经本人在读书期间,就随魏学仁院长多次参与电影拍摄。他留校任教后,更是积极组织师生参与教育电影拍摄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出“师徒制”“训练与应用合一”“训练与生活一体化”“考试采用生产线制”等实践教学方法。从1934年到1948年,金陵大学拍摄电影多达100多部,涵盖了工业常识、民俗地理、农业常识、自然科学等多个主题。[16] 1946年拍摄的《民主先锋》记录了学生从成都返回南京校园的动人场景,是我国第一部彩色有声纪录片。[17]这些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全国影片放映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电影拍摄专业人才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实战经验。

  教学组织:集体教学,定期研讨。为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从而提升教育质量,“电影与播音部”采取“集体教学”方式,定期开展教师座谈会,并创办了旨在加强交流研讨的专业期刊。所谓“集体教学”,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让各地专家共同参与课程教学,使得“一对多”的小农经济式教学形式变成“多对多”的开放教学形式。后来孙明经又提出了“空中座谈会”模式,进一步探索新技术环境下的集体教学方式。从1946年起,孙明经又提议举办影音座谈会,邀请影音专家学者每隔两周举办一次交流座谈会。为建设一个长期交流平台、宣传电影教育、同时为学生提供编译的实践机会,孙明经又主持创办了《电影与播音》月刊(后更名为《影音》)。这一刊物在人员紧张、经费与印刷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坚持了7年,为加强师资沟通、传播影音知识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952年,金陵大学与南京大学(由国立中央大学改建)参与国家院系调整,两校文、理学院合并,改设新闻专修科。1986年,南京大学恢复新闻专业本科招生,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2月成立新闻传播学院。2014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南京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工作正式启动。在部校共建背景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教育改革开始了探索与实践之路。

  1.全面布局:以共建为依托,创新协同育人教育机制(2015-2016)

  从2015年起,为推动“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南京大学依托部校共建优势,积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大胆创新理论实践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

  一是通过“课程-讲座-实践-党建”四维一体,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设。由丁柏铨教授领衔主讲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每学期为本科生开设;《国情教育》课邀请全国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知名专家为本科生开设讲座课程;围绕红色主题,连续开展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本科生党支部与主流媒体党支部结对共建、互帮互学,等等。“四维一体”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

  二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打造理论与实践协同育人新机制。在引进来方面,做到引人才、引课程、引机制,让新闻传播行业最前沿的风刮进“象牙塔”,刺激教学内容更新换代,激活学生对行业的关注与热情。引人才方面,在学校支持下建立人才特区,设立实务师资教职,从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引进业界精英,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引课程方面,开设《名记者进课堂》《名栏目进课堂》《纽约国际广告节创意公开课》《奥美广告赏析》等实务课程,邀请媒介精英与行业专家轮流授课;引机制方面,通过“产学研”结合,引进行业机制、促进创新创业。包括引入新闻生产流程创办“未来编辑部”校园新媒体矩阵、依托南京大学“双创工程”平台孵化师生创新创业团队等。

  在走出去方面,促进教师与学生双双走出去。教师通过“双千人”计划走进共建新闻传媒集团,了解一线运作情况;通过“教育部-电通高级人才研究项目”走进国际广告集团,交流广告发展前沿问题。学生通过假期实训与共建实习基地等项目,利用寒暑假走进媒体与广告公司,进行专业实践训练;通过“国际创意访学”项目,前往新加坡、日本等地参访国际广告公司;通过国际合作培养机制创新,为精英化培养的传媒实验班在学制中设计安排了为期半年的国外知名高校的学习活动,努力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三是通过积极创新教学机制,探索全媒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面对媒体融合和全媒体传播格局,学院积极组建全媒化复合型转向的师资团队,并开设了一系列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宗旨的项目式融媒体实践课程,如《数据新闻》《数据可视化》《网络新科学》《数据科学Python编程》等;同时组建了传播与社会,新闻与政治、媒介经济与管理、计算传播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使学生更好地迎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所提出的全媒化挑战,成长为宽基础、精专业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在教学机制方面,鼓励翻转课堂、案例课程、嵌入式课程建设,设立“我最喜爱的十大课程”评选,以激励教学质量提升。在考评方式上,引入毕业设计这一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实践创作,丰富多元化人才评价办法。

  2.改革深化:创新培养方案,完善导师制度(2017-2018)

  2017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推出了面向新媒体环境的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版培养方案主要解决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学院开出怎样的融合式课程菜单,二是学生如何进行融合式学习。

  首先,学院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开出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新闻传播理论与新媒体实践并重的模块式课程菜单。新版培养方案大幅精简凝练了专业准出课程,提升了通识通修课程与开放选修课程的比例。其中,通识通修课程共49学分(含通识课程、通修课程、思政课程与军事技能课程),专业准出课程共50学分(含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准出课程与交叉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共45学分(含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同时,在新增媒体融合类课程的同时,将“未来编辑部”融媒体实践课程纳入到学分体系,从而打破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创建起了内外融合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块。

  其次,建立以学生自主选择与个性化、全媒化发展的开放式选课机制。按照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学生从人文大类进入新闻传播学院后,可自由选择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准出课程,也可跨专业选修与兼修。这一机制将学生培养划分为通识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和多元发展三个阶段,特别是在多元发展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本专业升学、跨专业升学、本专业或跨专业就业创业),进入相对应的专业学术类课程模块、交叉复合类课程模块和就业创业类课程模块进行学习。

  与此同时,为配合新培养方案,学院同步配套了“新生导师”“学业导师”“朋辈导师”等导师辅导制度。“新生导师”是学校人文大类为本科一年级新生一对一配备的专业教师,旨在帮助他们积极适应与拥抱大学生活,提早思考与规划学习与职业生涯。“学业导师”是学院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本专业学习、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专业教师。“朋辈导师”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同学担任,旨在通过他们的经验体会,帮助低年级的学生答疑解惑,使之快速进入到专业学习状态中。

  3.重点突破:整合教学团队,探索全方位育人模式(2019-2020)

  2019年,在之前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学院进一步整合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精细化、全方位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应对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挑战,在前期人才引进与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学院首先调整优化了教学团队构成,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与历史、“未来编辑部”、创意工坊等多个教学小组。同时,先后成立了新闻创新实验室、中德数字营销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旨在贯通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新闻创新实验室关注于新媒介生态下新闻行动者的技术手段、组织管理与伦理规范创新,通过论坛、讲座、数据库建设和训练营等活动,将研究与教学互通相融。中德数字营销实验室是南京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以及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三方合作共建的跨国、跨界、多学科合作项目,旨在顺应5G技术与数字化社会发展,探讨数字科学在商业传播领域的理论与应用性问题。学院依托这些实验室,整合多学科力量,搭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对话平台,全面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创新与转型。

  除此之外,按照南京大学“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以及“熔炉工程”建设方案的要求,学院于2020年着力建设“明经学堂”项目。此项目将学生知识需求自主管理与学院资源供给快速调配相对接,以学术讲座、科研训练、学生竞赛、实习实训与国际科考等五位一体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领导力、创新力、洞察力、思考力、表达力、耐挫力与审美力等七种能力。通过“明经学堂”项目建设,学院将进一步探索以整合更优教育资源、提供更强教学服务、营造更好成长生态为目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方位育人模式。

  经过六年的摸索与实践,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初步形成了“课程-讲座-实践-党建”四维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和以融合式大类教育为基础、国际化精英小班式教学为特色、融媒体实践教学理念为依托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传媒实验班、“未来编辑部”“南大家书”等项目已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获得广泛认可和赞誉。其中,《家校联动协同育人——“南大家书”融媒体平台的探索与实践》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初心:90后与“90后”的信仰对话》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并在香港正式出版、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连载发布。仅2019年,学院学生在省部级和各类行业大赛中就获奖36项。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南大学子防疫观察”实践报道项目连续发表了超过85篇防疫观察,累计20余万字,参与学生接近200人,不少报道得到了国内知名微信公众号的转载。这一成果的取得,体现了重大事件面前新闻学子的时代担当,也是多年来学院实践教学理念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的自然结果。

  四、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实践教育机制与模式

  诚如华勒斯坦所言,“任何一门学科 (或较大的学科群) 都必须以学术要求与社会实践的某种特殊的、不断变化的融合为基础”。[18]以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传播学尤为如此。黄旦教授指出,“新闻传播学科化的历程,就是与媒介交替变革相起伏的知识生产实践史”。[19]媒介技术发展实践不止,意味着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与教育改革不息。因此,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做好实践教育,既是推动学科进化的动力,也是新媒体环境下办好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路径。国际上新闻传播教育的“美国模式”“西欧模式”与“日本模式”,事实上都不同程度地讲求实践。[20]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虽然深受“美国模式”的影响,但是也在探索之中形成了本土化的实践教育理念。

  1.实践教育的内生机制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干中学”与“干中教”双循环模式

  从早期金陵大学影音传播专修科的创立,到今天南京大学全媒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前者遵循“创造实干”,后者坚持“实践导向”。通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依靠社会实践平台促动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新技术环境下内生性创造式发展,这或许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传统与魂魄。

  我们认为,实践教育的内生机制应该是“干中学”与“干中教”的双循环模式(见图1)。“干中学”本是经济学家阿罗提出的技术内生增长模型的核心观点,即通过实践活动中的知识积累与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扩散,实现经济内生增长。[21]历史经验表明,“干中学”理论同样适用于教育创新发展,其关键是师生在实践中基于前期积累与发展阶段实现各自个性化的成长发展。教师打通“产教研”的通道,加速自身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转型。学生在实践参与之中获得经验、能力与作品的收获。“干中教”的核心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制度全面改革创新。“干中学”与“干中教”并不是割裂的循环模式,而是教学相长相辅相成,同时发生在实践教育改革创新的动态过程之中。



图1 师生共同成长的“干中学”与“干中教”双循环模式

  2.实践教育的追求目标是“德”“知”“行”合一的全面育人

  除了“知行合一”,新闻传播教育还天然担负着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因此,唯有“德”“知”“行”合一全面育人的实践教育,方能担负起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德”“知”“行”合一全面育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育人过程。“行”为先,“知”为专,“德”为魂,三位一体、三元合一,构成了实践教育的目标。南京大学在“家书项目”中初步探索了“德”“知”“行”合一的全面育人机制(见图2)。首先,“行”为先,通过“家书”实践课程征召学生、与蜻蜓FM平台合作,通过实践“练兵”,发展学生自治小组与流程化生产、锻炼家书项目学生团队。其次,“知”为专,在指导老师全程指导的基础上,不断聚集师资队伍,形成团队教研合力,探索教育创新与改革方向。最后,“德”为魂,结合思政教育,先后开展“红色家书”“寻访百封家书,续写七十华章”等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把责任和作为写在祖国大地上。



图2 以家书项目为例“德”“知”“行”合一全面育人的内在关系

  早期的中国影音传播教育开创了一个专业、一个学科、一个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影音事业的开创与发展输送了大批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具备杰出专业能力与行动力的骨干人才。今天,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的改革探索成果初显,但离“德”“知”“行”合一的全面育人目标相比,依然是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3.实践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服务社会、担当时代使命

  赋予学生服务社会、担当时代使命的理念与能力是实践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检验一流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最高标准,也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紧密程度的具体体现。早期影音传播教育的巨大成功,就在于通过“建教合作”,有效地服务社会,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作为文科专业的新闻传播教育成果显示度不如理工科、产学研路径并不清晰,存在着社会参与度不高、社会贡献度不佳等问题,也造成了新闻传播教育开放性不强、与时俱进度不够的结果。有鉴于此,发展实践教育应是新闻传播学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融入社会的必由之路。

  早期影音传播教育服务社会的主要经验,一是形成了从上到下强有力支持教育服务社会的行政力量。“行政逻辑”不仅保证了早期影音教育的高效率,也通过设立重大政府项目让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金陵大学从1934年到1948年拍摄的上百部电影,其中大部分来自政府项目的支持,为普及科学知识、开启民智做出重大贡献。二是建立了与社会各界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为高校提供了前沿课题、实习实训基地,也让高校教育成果直接转换为社会生产力。合作关系的缔结,不仅在于签订合作协议,更在于人才的输送与校友的力量。三是兴办了训练班、专修科等多层次教育,不仅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专业问题,也让影音传播教育快速扩散出去,补充社会急需人才。四是把影音技术教育与教育学相结合,开启了电化教育之先河。试问,在线上教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传播与教育学的交叉领域,难道不是新闻传播教育服务教育事业的可为之处吗?

  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园斯金曾说过,“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实践教育,是新闻传播教育在技术更新迭代中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也终将成为继续办好一流新闻传播教育的立足之本。

  注释:

  [1]曾一果.重建新闻传播学科的“边界”[J].传媒,2020(5)

  [2][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八版)[M].展江,殷文,主译.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1:603-605

  [3]孙明经.中国文化革命中的一个小实验——金陵大学影音事业概述[J].影音月刊,1947(6)

  [4]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关于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的理解与解释[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32-34

  [5]南国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2

  [6]李金萍.中国早期电影人才的摇篮金陵大学影音教育事业纪实[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3)

  [7]总务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6:14-16

  [8]朱敬,辛显铭,桑新民.解读孙明经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

  [9]孙明经.回顾我国早期的电化教育(上)[J].电化教育研究,1983(2)

  [10]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90

  [11]杨阳.陈裕光:教育非仅求知[N].中国教师报,2018-08-22

  [12]黄小英.专业与学者:解读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业创办史[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

  [13]朱敬,刘永贵.我国早期电教史研究取得新突破——金陵大学电化教育史研讨会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

  [14]李金萍,辛显铭.我国综合性大学早期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的先例和经验(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5(8)

  [15]孙明经.我国影音事业中之人才训练问题[J].影音月刊,1947(6)

  [16]谭满枝.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中的影像实践[D].复旦大学,2013

  [17]李金萍,辛显铭.教育电影化的先驱——金陵大学教育软件编制与推广事业纪实[J].电化教育研究,2007(4)

  [18][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 三联书店,1997:53

  [19]黄旦.新闻传播学科化历程:媒介史角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10)

  [20]吴廷俊.新闻传播教育的认知与践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1]K Arrow.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