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质量建设的“五个注重”

2020-08-23 来源:《江苏教育宣传》
  【作者】邵林:《小学生数学报》

  纵观当下宏观环境,我国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是一个长周期的战略性判断,传统教育报刊业也不例外。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家长对优质报刊内容的需求,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全方位发挥教育报刊立德树人的价值,如何在新课改时代引领影响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我们办报办刊人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对于小数报而言,质量建设不仅是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始终贯穿于文化建设、出版管理、团队建设、读者服务、媒体融合等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下通过五个方面汇报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第一,注重“精神共识”

  从全国首批教辅类免检,到江苏十强、全国百强报纸,我们始终视质量为发展之根本,持续强化精品意识,以质量和品牌影响赢得上级主管部门、专业测评机构、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全国小学数学界旗帜性人物华应龙老师多次说。小数报共育两代人。一代是老师,一代是学生。多位著名数学名师,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篇文章都是发表于小数报。小数报陪伴他们一步步从普通教师走向名师。当一个个小读者们通过发邮件等方式,向我们提出问题并祝愿我们越办越好的时候,我们感到信任和肯定,但更感受到力量和鞭策。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注重精神传承、文化管理和情感凝聚,通过多种方式,强化质量建设的精神共识,将办好报纸、扩大品牌影响、服务百万读者的数学学习和生命成长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注重“管理规范”

  管理为质量保驾护航。小数报作为一份数学类专业报,有着自身的出版特点,版面多、出版周期短,依托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三个版本教材,18个版别,每周72个版面,加上12套配套试卷、12本寒暑假读本,外加新媒体每日推送的数学原创内容,日常编辑工作量非常大。同时,因为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诸如数据公式多、符号图表繁、答案要求高等特点,使得编校工作头绪繁多,出错隐患多,任何差错都会影响报纸的使用和品牌影响。

  为确保质量,我们首先强化流程管理。每学期末,在总结上学期版面工作和新学期策划组稿的基础上,编辑部提前制定两张工作表:一张是全编辑部的出版刊期表,明确每期稿件的交稿、发排、编校、印前审读,以及出版印刷五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流程顺畅,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第二张表是每位编辑在认真思考、集体研讨基础上制订的出版计划表,内容细化到每期内容的策划主题、具体栏目设置、与教材结合知识点配套等,出版以计划表为依据,以有序管理,确保质量。

  其次,强化校对质量管理。在编辑工作中,责任编辑负责初审,两位分管副主编及数学外聘专家负责复审,主编终审把关,分管社领导(编审)抽审;在校对环节,层层落实责任,除实行三校之外,编辑部还根据报纸及学科特点,增加校对次数,引入年级互校、基地学校数学教研组外校,还增加特聘专家印前审读。同时,强化年终质量考核与奖惩,以评价促进质量意识的提升和实际成效。

  第三,注重“前沿站位”

  出版要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内容,内容是质量的载体。为了持续彰显小数报的专业影响和价值,根据课改和时代要求,让孩子学到好玩又有用的数学,我们持续优化版面的功能定位及栏目设置,关注数学科普与文化,关注思维与创新。关注教学与辅导,关注数学生活与活动。成立思维中心,立足教学改革最前沿,深入研究课改要义和精神,紧扣课堂教学、数学思维和文化滋养,编辑人才是编辑出版工作的核心,提升编辑力是高质量发展根本。编辑部针对队伍年轻、缺乏一线教学经验等不足,以学习培训促进队伍成长,为部门员工的专业成长搭建以研究促进办报实践,通过年度组稿策划、特特级教师团队重点主持、编辑深入学校一线等多种方式渠道,确保站位更准,观念更新,内容更优。克服思维惯性,创新求变,积极探索优质专业发展之路,让我们的小读者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第四,注重“融合共进”

  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给传统出版业提出的时代命题。近年来,小数报以推进媒体融合作为转型发展方向,质量建设中,我们不仅关注纸媒质量,更注重统筹传统与新型媒体质量建设的协同发展。每周一,微信小组召开工作例会,通过详尽的点击和反馈数据列表,研究分析上周推送内容,总结并商讨近期策划。中期计划方面,我们依据时间节点、学习进度,提前策划专题和活动安排,全盘考虑包括内容设计、文案宣传、人员配备、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工作。近年来,结合小数报的专业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同时有效发挥新媒体范围广、传播快捷、个性定制、互动性强的特点,推出了名师直播、同步练习、专题专项辅导、实时答疑、学习测评、在线答题等一系列课程产品,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新媒体的特色和专业影响越发彰显。目前小数报微信粉丝突破220万,在线答题平台用户超300万,小程序每日在线答题累计参与人次超1000万。

  第五,注重“源头活水”

  编辑人才是编辑出版工作的核心,提升编辑力是高质量发展根本。编辑部针对队伍年轻、缺乏一线教学经验等不足,以学习培训促进队伍成长,为部门员工的专业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机会,将队伍成长作为报纸质量建设的活水源头。

  要办好报,更要常常跳出来思考如何办报。每学期我们都会邀请教材编委、教研专家、资深特级教师等为编辑讲课,加强宏观和中观的学习和研究,强化政策把握和专业引领。其次,我们为每位年轻编辑配备导师,年轻编辑的导师组由编辑部的资深编辑、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以及地方教研人员组成。我们还持续在南京几所学校开展编辑进校园学习活动,确保课时与提高效率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课堂观摩相结合的原则,让编辑深入课堂教学,关注师生需求,发掘办报资源,培养读者意识。提升编辑素养。日常工作中,编辑都多次走进课堂、走上讲台、走到小学生中间,为读者开设100多场次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活动、游戏、小讲座等,既加强了读者服务,更是在实践中关注儿童、关注数学,提升编辑专业水平。

  激活纸媒,融合新媒,我们正在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形态多元、融合共进的品牌传媒发展体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