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自然》究竟是一本什么杂志?

2015-04-08 来源:文汇报 江晓原
 
  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从1869年创办至今,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经营,已成具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周刊。如今它在国内科学界和媒体眼中似乎已成“顶级科学杂志”,很多研究机构把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当作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前些年国内甚至还流传着“能在《自然》上发文章,评上院士就是迟早的事情”的神话。
 
  所谓“顶级科学杂志”,给人带来的想象,当然是它超越于其他各种科学杂志之上,但是,上述神话的营造和传播,在许多情况下都只是人云亦云——如果仔细考察历年的《自然》杂志,就会发现实际情况有与上述想象大相径庭之处。
 
  《自然》与科幻
 
  2005年,《自然》杂志荣膺欧洲科幻学会的“最佳科幻出版刊物(Best Science Fiction Publisher)”奖项,杂志的科幻专栏主持人亨利·吉(Henry Gee)事后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颁奖现场“没有一个人敢当面对我们讲,《自然》出版的东西是科幻”。看来关于《自然》的神话也是具有国际性的。
 
  一本“顶级科学杂志”怎么会获得科幻奖项呢?原来《自然》从创刊开始,就长期对科幻抱有浓厚兴趣。例如它1999年起开设的“未来”专栏,延续至今,专门刊登“完全原创”的、长度在850~950字之间的科幻作品。该专栏开设伊始,就得到科幻界的欣然接纳,这从它入选美国《年度最佳科幻》(Year’s Best SF)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例如2000年《自然》就有7篇作品入选,而老牌科幻杂志《阿西莫夫科幻杂志》(Asimov's Science Fiction)和《奇幻与科幻》(F&SF)入选的数量分别只有2篇和4篇;而2006年《自然》更是有10篇作品入选年度最佳。2007年,专栏主持人从中挑选出100篇优秀作品,编成《幻想照进〈自然〉:百篇科幻精选》(Futures From Nature: 100 Speculative Fictions,该书中译本近期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自然》杂志上的科幻作品受到热捧,可能与它“顶级科学杂志”的头衔有关。按照通常的看法,科幻常被当作一种和科学有关的文学类型,但事实上,它在文学领域从未进入过主流,相比科学更是大大处于弱势地位。这种情形下,《自然》杂志上的科幻专栏,对科幻人士无疑是一种鼓舞,他们显然乐意向外界传达这样一个聊以自慰的信息:科幻尽管未能进入文学主流,却得到了科学界的高调接纳。
 
  但是,《自然》杂志作为一份科学杂志,为何会开设科幻专栏,并发表了数量如此丰富的科幻作品?对此杂志曾在社论中这样解释:“科幻作为一种文学类型,还具有除了娱乐之外的其它功能。作者通过它,不仅可以表达他们对未来的预期,还可以表达他们对当下的关注。而且,比起科学家,科幻作家也许能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技术的改变会对人们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就是说,他们认为科幻有三种功能:对未来的预期、娱乐、表达对当下的关注。这构成了《自然》开设科幻专栏的主要理由。
 
  《自然》杂志为了强调科幻的“预见功能”,要求“来稿风格最好是硬科幻”——通常以当下的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依据,并对想象中的科学技术细节有较为详细的描写。后来《自然》杂志在另一篇社论中又说:“《自然》非常自豪‘未来’专栏已成为目前最具号召力的科幻新论坛,专栏里的这些文章——无论出自名家还是新手——探索的主题,在接下去的半个世纪里都可能成为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
 
  强调的科幻作品的“预见功能”,其实与一个陈旧观念有关,即把科幻当作科普的一种方式,认为科幻小说家创作科幻作品,只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展望美好的科学未来,之所以采用小说、电影等文学艺术形式来表达,只是为了让受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已。这种观念在国内也长期流行。
 
  至于娱乐,更是理解《自然》杂志性质的关键之一。杂志现任主编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后来在一篇社论中,对科幻作品的娱乐功能做了进一步论述,他表示,《自然》已发表了大量科幻故事,有些严肃,有些异想天开,希望它们能为读者带来愉悦,因为“那正是关键所在——科幻在当下意味着娱乐”——也就是说,《自然》杂志是要为读者提供娱乐的。
 
  《自然》是不是“学术公器”?
 
  高踞神坛的“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居然长期刊登科幻作品及相关的书评、影评等文章,如果人们对此感到惊奇的话,就有必要直面一个国内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的问题——《自然》到底是一份什么性质的杂志?而这个问题,恰恰是国内许多人士颇有误解的。
 
  《自然》杂志现任主编坎贝尔在《〈自然〉百年科学经典》(Nature: the Living Record of Science,预定出版十卷,全部中英文对照)一书前言中,给中国读者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话对于理解《自然》杂志的性质非常重要,坎贝尔说:“我们在编辑方针上是独立的,我们应当发表什么内容由我们自己来判断。关于作者所投论文的决定,由我们与专家审稿人协商做出。但我们没有编委会,所以我们经验非常丰富的编辑人员可以不受约束地就哪些论文会对不同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做出自己成熟的判断。完全独立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判断我们的读者喜欢阅读什么样的内容时,我们可以不必苛求意见一致,我们的学术思想可以更加灵活。”这段话的要点是:《自然》杂志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学术刊物——因为它既不实行学术同行的匿名审稿制度,也没有编委会。
 
  《自然》如今每期约设置15个栏目,但只在“来信(Letters)”和“论文(Articles)”两个栏目中刊登科学论文,前者约16篇左右,比较简要,是对某一原始科研成果的初步介绍,后者一般仅3篇左右,篇幅稍长,是对某一项研究工作更全面的介绍。只有当杂志编辑部认为某篇论文需要送审时,责任编辑才会选择两到三位审稿人进行审稿,这些审稿意见固然会成为决定论文发表与否的重要参考,但编辑并不会完全受这些审稿意见的约束。《自然》杂志在中国获得神话般的地位和声誉,被许多学界人士视为“国际顶级科学杂志”,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得自“来信”和“论文”两个栏目的印象。
 
  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刊物,首先是一定有编委会;其次,发表的任何一篇论文都必须由同行匿名审稿;最后,一篇文章是否发表,既不是主编也不是编辑部的什么人能说了算的,而是取决于审稿专家的意见,最终由编委会决定。这样的刊物才是学术公器。
 
  而将上面这三条标准与坎贝尔致中国读者信中所述《自然》杂志工作规程一比较,《自然》杂志的性质就一目了然了。坎贝尔在《〈自然〉百年科学经典》前言中,也曾对《自然》的性质有过简明的概括:
 
  最初《自然》杂志是一份“完全针对专业人士的期刊”,但它早就经过转型,现在的《自然》杂志是“一个集记录科学与将科学的最新进展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为一体的出版物”——这样的刊物非常接近国内通常意义上的“科普刊物”。
 
  至于它记录什么、呈现什么,如上所述,由主编和他的工作团队决定。所以从本质上说,《自然》并非学术公器。从文章层次上来看,它和上海的两份老牌杂志《自然》和《科学》非常相似,而这两个刊物在国内多年来一直毫无争议地被视为“科普杂志”——尽管它们从不刊登科幻小说和影评。
 
  事实上,《自然》从1869年创刊至今,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科学”,它一直在刊登许多并不那么“学术”的东西。只是在科学主义的传统科学评价体系中,这些“常常异想天开,有时荒唐无稽,总是令人吃惊(often humorous, sometimes silly, consistently startling)的内容,都会被人为过滤掉——《自然》在国内学界所呈现的神化幻象,也是由这种过滤帮助形成的。
 
  作为能够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自然》杂志性质的例证,我们还可以看看另一本有趣的读物:《枕边〈自然〉:科学史上的天才和怪异》(A Bedside Nature:Genius and Eccentricity in Science),这是1869年到1959年90年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选集。“科学经典”不是这个选集的筛选标准,“趣味性”成了主要侧重点——书名“枕边”即隐含此义。书中收入了大量曾正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但在今天看来已属匪夷所思、错误甚至荒谬的文章。本书编者声称,希望用《自然》杂志上这些“奇情异想”的文章,呈现一幅19~20世纪的科学全景图。本书中译本近期也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