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童书爆品热卖背后的营销逻辑

2020-08-18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编者按 童书板块作为近几年图书出版最火爆的板块受到业内外持续关注。然而,经典品种常年占据榜单,童书品种数量多、爆品难出的现实情况也让出版人“受尽折磨”。如何切中市场空白?如何在众多童书品种中脱颖而出?如何扩大产品影响力?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摘编各出版社爆品营销案例,梳理他们在童书出版、童书营销过程中的思路与创新,以供业界参考。

  “拇指班长”系列 总发行超400万册的秘诀何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焦 翊



“拇指班长”系列(签名珍藏限量礼盒版)(盒装共16册) 商晓娜著/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7月版/296.00元

  导读信息:“拇指班长”系列是商晓娜编写,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福建少儿社”)出版的校园轻幻想小说。截至目前,“拇指班长”系列已出版黑白版19册、彩绘版17册、漫画版5册、奇妙假期系列6册,总销量超400万册,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

  导购建议:福建少儿出版社与多地形成联动,力荐“拇指班长”系列图书,并使其成为多地图书销售商推荐的重点图书之一;开展新书区域、渠道独家首发活动,保证基本销售码洋;在网络营销持续发力,在京东、当当、天猫等平台上架销售。

  全媒体、多角度营销,打造“拇指班长”IP。在营销中,福建少儿社主要采取了4种举措。一是多平台曝光,作家编辑齐上阵。福建少儿社尝试多场电商平台直播分享,促进“拇指班长”系列的销售。如安排作者于书店、社群、学校开展直播讲座;利用作家自身的影响力,号召读者参与直播。二是线下打造图书场景,开启文创衍生品研发。福建少儿社将“拇指班长”形象和时下流行的奶茶结合,开办“拇指班长”主题书店和“孔东东”奶茶店。此外,还制作了“拇指班长”系列人物IP形象的奶茶杯、马克杯、饮品等。三是多角度持续曝光。紧跟时代潮流,作家、编辑录制创意短视频,投放在作家本人、福建少儿社抖音账号上,并且以“拇指班长”系列漫画版的人物形象为蓝本,开发动画短视频,在出版社抖音号上连载、更新。商晓娜作品工作室专属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保持较高的更新频率,结合时下热点撰写推文,及时和读者沟通。四是启动主题夏令营。2020年8月举办第五届“奇妙假期”微电影主题夏令营。福建少儿社同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合作,创新夏令营内容与模式,以综艺节目的录制形式,完整记录下营员在夏令营的点点滴滴。前期依托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媒体资源,招募小营员,后期电视台和网络视频平台皆可播放“奇妙假期”系列微电影,使“拇指班长”IP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打通销售新渠道,升级版全新出发。在渠道创新方面,福建少儿社主要从3方面发力。一是联系抖音达人带货,拓展全新宣发渠道。福建少儿社不满足于现有渠道,与当红主播、阅读推广人、大V店等接洽团购合作事宜,积极拓展网络带货新方式。二是升级有声书,拓展有声渠道。“拇指班长”系列故事由具有亲和力的声优录制音频,搞怪、幽默的语气,表现出故事的丰富层次。听书模式更适合全天候陪伴孩子,音频故事同样会激发读者对故事发展的好奇心。三是依托各地图书销售商,深耕销售新区域。福建少儿社在网络营销持续发力的同时,和多地市形成联动,力荐“拇指班长”系列图书,使其成为多地图书销售商的推荐重点图书之一,并与销售商合作开展新书区域、渠道独家首发的活动,保证基本销售码洋。

  目前,“拇指班长”系列大电影也在筹备当中。该系列图书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具有高成长性的IP基础,具备了开发影视动漫产品的市场条件。福建少儿社积极联络动漫公司、电视台商讨动画大电影制作事宜,已初具雏形,预计2022年上映。此外,福建少儿社还将从今年起,逐步对“拇指班长”系列进行改版、升级。采用全新人物形象,以此作为营销热点,为新书出版造势。图书装帧设计上也会采取新创意,在图书后勒口等空白处设计小玩具、卡片等,供读者收藏。

  “汤小团”系列 构建“IP电商”模式持续引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一路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明清卷”(套装共8册)谷清平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0年1月版/160.00元

  导读信息:“汤小团系列”是一套妈妈写给自己女儿的书,作者谷清平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讲述历史,为枯燥的历史注入了生动活泼的元素,让“汤小团”成为全国小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历史类畅销童书。全书从东周列国开始,纵贯两汉、三国、隋唐、辽宋、明清,最后以西周封神结尾,贯穿中国上下五千年。

  导购建议:该系列图书一方面,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营销上精准投放,深挖校园渠道,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成为京东、当当、文轩等多家电商平台的头部品种。

  7月25日,“汤小团”作者谷清平先后现身第十届江苏书展主展馆与苏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活动现场;8月14日,谷清平带着汤小团的故事亲临上海书展,与现场的小团粉们共同开启一场穿越于5000年历史中的探险旅程。从苏州到上海,“汤小团”系列刮起了一阵阵“魔力风”,让孩子爱上历史。

  自2015年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以下简称“苏美社”)推出“汤小团系列”以来,已出版了非注音版6套48册、注音版3套12册,累计发行量达952万册,销售码洋超1.8亿,成为苏美社在全网的爆款图书,引领全国文化历史类童书的潮流。

  瞄准市场空白点,让历史更具可读性。前几年,在童书市场里,畅销品大多集中于名家名作,关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新兴儿童知识性读物比较稀缺,市场潜力较大。基于这一点,苏美社将“汤小团”系列的读者定位在6——12岁之间,2015年推出“东周列国志”试水,一炮打响。谈及创作初衷,作者谷清平表示,“汤小团”系列丛书是她写给女儿看的书,也希望能让一些认为历史不好看的小朋友读进历史、感受历史。谷清平说,书中提及的历史事件均出自《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正统史料,保证了历史的真实性。“汤小团”的火爆,还得益于其延续性,每年出版一卷。2019年该系列延续了之前的进校园活动,使得在2019年和2020年的销售中继续上涨。

  与新华文轩一拍即合,引领“书香进校园”风潮。苏美社营销一部主任薛峰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在“汤小团”系列推出前期,苏美社想找一个重点省份试水、观察文化历史类儿童文学在市场上的反响。当时,新华文轩零售事业部在深挖校园渠道,双方一拍即合,拟定在成都10所小学开展“名家进校园:汤小团带你走进中国上下五千年”活动,也拉开了“校园人文行”活动的大幕。薛峰谈到,在线下,“我们用了5年时间走遍四川18个地区,成为全国完成这一壮举的首家出版社。”其后,苏美社进校园活动走过江西、江苏、上海、湖南等省份,所到之处,“汤小团”都受到老师、家长、小读者的一致好评,就此风靡全国。

  因时因势而动,构建“IP电商”模式。受疫情影响,出版社需要创新销售模式。薛峰表示,一方面,出版社在疫情期间要求业务员不能因为疫情影响放弃线下市场,出版社仍旧正常开展业务,查漏补缺,对各省级市级乃至县级图书城做好宣传推广计划,为疫情过去之后的新书上架、重点图书陈列、全国百大书城促销计划做准备。 但另一方面,出版社也认识到,图书市场尤其是教育图书市场,经此疫情后,势必有向线上倾斜的可能性。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汤小团”系列的营销中,苏美社不断创新。截至目前,苏美社邀请谷清平在文轩网、凤凰在线、博库、京东、安徽新华在线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持续保证《汤小团》的曝光率。薛峰透露,未来苏美社将构建“IP电商”(IP+社群+电商)模式,为“汤小团”系列持续引流。继续提升“汤小团”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童声中国》 应时而动 以短视频链接海内外儿童读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



《童声中国》曹文轩主编/朝华出版社2020年5月版/39.00元

  导读信息:该书记录了疫情防控期间不同年龄段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共收录约200篇原创优秀作品。书中所有作品均配有儿童朗诵的视频,这些视频也是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仅有中国作者的作品,还收录了来自海外的“心声”。

  导购建议:将纸书、电子书及书中涉及的原创视频作品联动,开展融媒宣传,配合时事发展,激发读者同理心。

  《童声中国》一书的策划出版,源自由朝华出版社联合北京中国网传播有限公司、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青岛广电教育集团、《中国少年儿童》杂志社共同发起的“童声共济,平安中国”海内外少年儿童短视频朗诵才艺公益活动。该活动通过孩子的声音向所有人发出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呼唤,同时也为《童声中国》一书的出版与营销蓄势和助力。

  反应迅速,开启短视频征集活动。据朝华出版社营销总监窦海强介绍,该社与中国网“网家家”早在2月初就开始策划“童声共济,平安中国”海内外少年儿童短视频朗诵才艺公益活动。

  此次活动面向14周岁以下少年儿童、海内外在校中小学生及亲子组合展开,参与者需选取与主题相关的诗词、短文、故事等进行朗诵,录制成3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既可以由少年儿童自己朗诵,也可以由家长参与互动朗读;活动鼓励朗诵原创作品,体裁不限,语种不限。参与者拍摄视频后需自主投稿上传,上传成功的作品都会在平台上进行展示,优秀原创作品有机会在《中国少年儿童》杂志或网家家平台上进行展示。2月17日,活动正式在中国网上线,很快便有了数以万计的关注和转发。朝华出版社在各种渠道发起“童声共济,平安中国”公益活动的征稿信息后,投稿邮箱很快爆满,在短短1个多月的征稿中,就收到了数千份稿件。很多一线老师不仅自己投稿,还积极带动学生创作;许多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也对活动表示了大力的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主播海霞担任活动的艺术总指导。

  活动升级,扩大国内外影响力。3月,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童声共济 平安中国”海内外少年儿童短视频朗诵公益活动推出升级2.0版,根据活动计划和疫情在全球发展态势,主题从第一阶段的“童声共济 平安中国”升级为“童声共济 平安世界”,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互助互爱概念,凸显中国人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进一步组织各方资源力量,开展海内外推广,扩大活动在国内外影响力。活动得到了各类媒体、政府机构、文化教育机构、各界人士和家长的热烈回应和支持,来自美国、秘鲁、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少年儿童上传近千条短视频,收到海内外评论十万余条。除了文字、视频稿件外,出版社还收到了大量孩子为表达抗疫决心而创作的手抄报、绘本画等,其中很多作品都画得非常用心、有创意、精美。

  这些作品都被收入《童声中国》一书中,进一步丰富了该书的主题与内容。面对大量形式丰富多样的投稿,出版社亟需一位能够在儿童性、阅读性和专业性给予总体把控的人,综合考虑后,最终与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取得了联系,并邀请他担当活动作品精选集图书《童声中国》的主编。选题很快得到了他的认可,而且在沟通审稿的过程中,他数次被孩子们语言中特有的真挚所打动。

  线上延展,开展网络授课和线上读书会。5月,“童声共济 平安中国”海内外少年儿童短视频朗诵公益活动信息阅读量共计超过千万次。5月19日,朝华出版社举办《童声中国》云发布暨公益活动升级2.0宣推会,活动组织方发布了活动2.0版3项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开展海内外推广,活动持续到6月底,继续精选原创作品,汇编成电子书出版;二是以线上视频直播等形式组织专家给孩子们网上授课,提供才艺培训服务,并举办线上读书会;三是《童声中国》图书版权将免费输出给国际同业,给更多国家的小朋友传递信心和力量。

  《来!这样学摄影》 “线下长线活动+线上短视频”打造专业畅销书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



《来!这样学摄影:从想法到佳作诞生》袁洁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18 年10 月版/98.00 元

  导读信息:作为2019年第3届中国摄影图书榜教程类唯一入榜图书,《来!这样学摄影》通过有感于真实教学场景的39篇推心置腹文章和正反199个案例,讲授了大众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涉及从选题、拍摄,到编辑、后期,再到呈现与传播的各个环节,构成了一部摄影创作的全流程实用手册。

  导购建议:通过线下分享、斩获奖项,和新媒体渠道立体式持续发力,传播图书倡导的学摄影的全流程系统化学习理念,打造别开生面的摄影教材。

  今年以来,直播和短视频加速崛起,并成为图书营销的重要载体。从4月下旬——5月上旬,中国摄影出版社在抖音平台,针对《来!这样学摄影》打造精品短视频,再掀图书销售小高潮,短期发货近3000册。

  实际上,该书已出版近2年,此前持续在线下开展活动。2018年9月——2019年12月,出版社在北京、山东、上海等地举办了超过10场线下活动,持续保持话题热度,延续“如何学摄影”的话题讨论,将有着丰富摄影学习和教育经验的“吞像摄影”教育平台创办人袁洁的经验与思考最大限度与受众分享,共同探讨“学摄影”的科学路径。

  营销从策划选题开始,不断为图书增值。据中国摄影出版社策划部主任郑丽君介绍,《来!这样学摄影》之所以畅销乃至常销,是因为该书触动了社会大众普遍想学习摄影或者进阶而无科学路径的现实需求。“原来这本书的结构考虑过使用问答的形式做成摄影学习100问,但这样操作难免会碎片化,不利于摄影学习系统化理念的展开阐释。最终全书设定了‘入门的方法’‘学习摄影语言,先拍好单幅照片’‘组照的拍法与编辑技巧’‘修图的理念与思路’‘呈现与传播作品’‘延伸阅读’6个章节,覆盖从选题、拍摄,到编辑、后期,再到呈现与传播各个环节的全流程系统。

  该书书名几经修改,从早期的《你该这样学摄影:一本不一样的初学者手册》《与摄影相遇—初学者的摄影手册》到最后定名《来!这样学摄影》,调性上变得更加亲近、缓和。而图书封面腰封和内文呼应使用了明黄色,并将“摄影”的英文字样“photography”作为设计元素使用;采用书封、腰封折叠反转,封二将书中“摄影语言(摄影基础)”的图表巧妙使用,既有利于单独书封的长期保留,也有利于读者针对性使用。

  线下、线上齐发力,各方配合促常销。鉴于《来!这样学摄影》一书兼顾理念传递和技巧普及的特点,作者自身为摄影老师且原有“吞像摄影”公众号平台的优势,再加上出版社本身与各地面书店和各地“影像阅读书馆”熟络的有利条件,出版社在营销时,邀请作者在各书店展开线下图书分享成为必然举措。自2018年9月至今,该书的线下分享迄今已举办十余场,同期各相关平台对图书分享会进行前期预热和后期线上传播。此外,该书成为第3届中国摄影图书榜教程类唯一入榜图书,斩获奖项,业界加分。

  巧用短视频营销,扩大作者知名度。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版发行受到不小的冲击,尤其地面书店因迟迟无法开门营业,销售惨淡,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高扬在通盘考虑后,顺应趋势,及时着手短视频营销,邀请专业的视频摄制人员帮助出版社录制、剪辑、打造作者及其图书品牌的短视频,并在抖音、微信及各电商平台展示传播,再掀“来!这样学摄影”的小高潮,短期发货近3000册。正是该书“摄影系统”和“摄影工作流”的内容理念,作者接地气的文风,以及编制过程中对各个细节的追求把握,尤其是图书出版后的持续“炒作”,让这本别开生面的摄影教程获得了普遍的市场认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