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王燕: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主题出版的导向更加清晰,政策支持力度也进一步提升,主题出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业界越来越将其作为核心工作予以重视。少儿主题出版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而且如何在少儿主题出版领域深耕优秀作品也已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拟对少儿主题出版过程中"叫好与叫座""内容与形式""有意义与有意思"等八大关系做出具体分析,以期为做好少儿主题出版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少儿主题出版;关系;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红色基因传给谁?自然是我们的青少年。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注意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打好精神底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这也为少儿主题出版工作提供了根本的思想遵循。顾名思义,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如何将重大时政、文化主题出版内容与少年儿童的心灵融通,出版“有意义”且“有意思”的少儿主题图书,起到对少年儿童价值导向,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当前少儿主题出版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出版过程中的八大关系,以期为相关出版机构提供理论与现实借鉴。
一、叫好与叫座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
少儿主题出版要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尤其要在少年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凝聚社会共识、升华主题出版题材优势,打造具有导向性、教育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主题出版力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能量,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注重双轮驱动出版战略,做到“叫好”又“叫座”,从本质上讲,就是要达到预期社会效果的同时,又要获得市场的认可,才可能将好的作品广泛传播,让更多小读者入脑入心,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主题出版。
近年来,少儿主题出版物,已成为相关出版机构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经济效益的靓丽增长点。更有一批主题出版图书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018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题出版类图书经济效益飞跃发展。《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上市10个月发行量逾70万册。“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版权输出多个语种,总发行量达数百万册。[2]
二、顶天与立地的关系
首先,必须“顶天”。“文章合为时而著”,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正是记录伟大时代、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资政育人的重要载体,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导向,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工程,打造更加丰富优质的少儿主题出版物,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次,必须“立地”。少儿出版机构有关主题出版的任务,有不少是自上而下来部署的,但选题策划、编辑出版更多是自下而上的,这就需要出版机构吃透精神,把握方向,在重大题材上下功夫,匠心打磨精品。才能打磨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好作品。
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创新是主题出版的永恒主题。要呈现厚重“大命题”的丰富内涵,形式创新不可或缺。长期以来,出版单位提倡内容为本、形式为辅。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兴盛,形式与内容应当并重,方能取得主题传播的效果。
因此,统筹少儿出版的时代主题,创新呈现形式与表达方式,使主题出版能够顺应新形势,赢得新优势。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靠谱》一书用系列颇具创新性的尝试,让读者切实感受到“活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从封面到目录再到内容文字,甚至书中插图都充满了幽默元素。书中大量出现流行网络用语,如目录中的“黑矮富平”“白富美贵”“微信群”“什么鬼”等使人眼前一亮,正文中也多次使用“90后”“朋友圈”等现代流行语。同时,书中在第一章还着重讲了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3]
四、深入与浅出的关系
作品内容必须深入浅出。主题出版的图书作者,在写作上也要亲近读者,内容必须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表述,而不能板着脸说教。理论高度必须有,但又不能脱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旨趣,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业水平的少儿读出滋味。
读者阅读需要由浅入深。只有这样,少儿才能读得进、读得懂,入脑入心,由浅入深地受到相关主题类作品的影响。比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编辑精心挑选了历史照片和名家画作,用这些照片和画作进一步提升作品蕴意,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字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五、大家与小书的关系
对少年儿童来讲,主题阅读是最好的主题教育。主题出版方面,出版社要更注重读者的阅读需求和体验,作者需要了解少儿读者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心理需求等,才能有共鸣,有互动,做到真正“大家写小书”。
中少总社“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目前已出版三本,前两本的作者是韩毓海教授,第三本的作者是党史专家陈晋。韩教授博闻强识,文字激情澎湃,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话说,就是“有一种迷人的力量”。而陈晋则是理论功底深厚,文字简洁而不失文采,内容深刻而不失亲切、严谨而不乏生动。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作者的笔传达给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不同的,像韩毓海和陈晋这样的大家写出来的“小书”一经问世,自然会广受欢迎和好评。
六、有意思与有价值的关系
主题出版需要“有意义”和“有意思”的有机结合。这里说的“意义”是指事物的价值,而“意思”主要是指情趣或趣味。当抽象的、宏大的“意义”与具体的、能真切感受到的“意思”水乳交融时,二者便会相得益彰,互相生发。[4]
只有努力去做“有价值”的出版工作,才能彰显“出版的价值”。内容为王是当下出版机构的共识,以贴近少儿生活的主题题材不仅要观照下一代的成长,也要给予孩子们思想启迪、精神滋养和审美享受。因此,出版机构务须对图书产品的主题和题材严加甄选,确保为读者提供有高度、有价值的主题出版读物。
同样,只有努力发掘主题出版的“有意思”特性,才能保持作品的少儿视角和接受维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孩子们的价值观,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让“有深度”的理论变得“有温度”“有意义”的思想变得“有意思”,才能让小读者沉浸其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七、导向与把关的关系
导向是主题出版的生命线。出版工作尤其是主题出版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宣传阐释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少儿主题出版更要严格底线思维、严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控重大选题备案流程机制,切实把好导向管理“笫一道关口”。
当前不少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都是社领导率先垂范为打造精品提供保障。从制定出版方案到作者的选定,从组建编辑团队到设计全书内容框架,从遴选装帧设计方案到确定最终的插图,甚至是书名的拟定,都体现出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落实,唯有将主题出版作为“社领导工程”,才能真正打造少儿主题出版精品。
八、人才与绩效的关系
确保把好导向关和质量关,必须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来重视。鉴于以上少儿主题出版工作的特性,出版单位应从加强组织领导、实施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对主题出版优秀人才给予支持,实现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的合理对接。
当前主题出版界优秀的编辑人才匮乏也成为业界共识,而细分到少儿主题出版方面,就更是稀缺资源,业内广泛流传“金牌编辑包装思想,银牌编辑包装作者,铜牌编辑包装图书”,无论是哪一种境界,对于从事主题出版的责编而言,需要深刻研究政策和把握导向、强化执行、引导编创互动,深耕内容生产与形式创新,需要编辑人员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因此,吸引、留住人才就是少儿主题出版的核心竞争力要素。
九、结束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主题出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少儿主题出版在时代机遇的助力下,必将迎来全面发展机遇期。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主题出版大放异彩,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些重大历史节点,需要出版人的书写和铭记,这些动人的中国故事,同样也需要少年儿童读者礼赞与传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2]中国青年网.中少总社2019年多个板块新书重磅发布[EB/OL].http://news.youth.cn/gn/201901/t20190113_11842436.htm,2019-01-13.
[3]白飒.主题出版物如何内外兼修,“双效”丰收[N].出版商务周报,2017-11-05(16).[4]范军.主题出版的“意义”与“意思”[J].出版科学,2017,2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