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调查百种农业科技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栏目设置类型及近10年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主要以写作类型和专业技术门类两种方式命名栏目,两种命名方式各有优缺点;期刊栏目命名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变化不大。在检索式阅读环境下,阅读时不再在意栏目,是期刊栏目面临的一大困境。目前在栏目的细化上下功夫,仍是农业科技中文核心期刊提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栏目;农业科技期刊;检索式阅读
栏目是期刊的基本单元,能够体现办刊宗旨与特色,为情报机关标引和读者检索与阅读提供方便[1]。有关栏目的功能与重要性已有较多研究[2-7],蔡玉麟[2]形象地将栏目比作期刊的眼睛,既是期刊编者审视学科的眼睛,又是期刊编者向读者传神的眼睛;学者们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科技期刊栏目的设置原则、设置方式与优化等,并论述了栏目设置与影响力、论文被引频次和传播效果的关系[8-12]。但有关农业科技期刊栏目的设置较少见报道[13],有关栏目设置类型的比较更为少见。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随着交叉学科日益增多,需要高效、恰当地归类论文,从而既保持栏目的稳定性又增加期刊创新性并不容易。
科技期刊主要服务于科技工作者,更适合于深度阅读。当下网络发达、便捷,人们通常使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集成数据库以及相关专业数据库检索、查阅科技资料。在目前的检索式阅读环境下[14],为了让农业科技期刊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笔者调查了百种农业科技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栏目设置类型及近10年的发展情况,以期为农业科技期刊合理设置栏目提供参考。
一、调查期刊与方法
以中国知网农业科技期刊为统计源。登录中国知网,点击“特色导航”下的“期刊大全”进行检索。经检索,农业科技期刊总共642种,分为11大类。本文调查了100种农业科技中文核心期刊,即在11大类期刊中按每类期刊数目所占农业科技期刊总数比例确定相应中文核心期刊数量,并根据2019年的复合影响因子从高到低的排序选择相应数量期刊。检索日期截至2019年12月14日。检索了百种农业科技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至2019年第1期(不包括增刊)栏目设置情况。
二、栏目设置概况与发展
(一)栏目设置类型比较
栏目设置大体分两类,一类是以内容的写作类型命名;另一类以内容专题方向或专业技术门类来命名。[6]本调查表明,百种农业科技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第1期栏目设置类型大体上可归为四类:以内容的写作类型命名(简称:写作类型)、以内容专题方向或专业技术门类来命名(简称:专业技术门类)、未设置栏目(仅有目录或目次)、写作类型与专业技术门类混合,详见表1。从表1可见,所调查期刊的栏目设置主要以写作类型和专业技术门类两种方式命名。综合2009—2018年(不包括增刊)栏目设置变化来看,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栏目的42种期刊中,有15种设有“综述”一栏,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设置栏目如下:特约综述、植物科学、生物与环境、动物科学、食品与工程;以写作类型命名栏目的大多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综述、简报,38种期刊中有6种设有专题或专栏,如《植物保护学报》设置栏目如下:生物入侵专栏、文献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2019年第1期无栏目的12种期刊中,在2009—2018年中有4种曾有过栏目;以写作类型与专业技术门类混合命名的,既有具体的专业分类栏目,又有“综述”和“简报”,如《中国果树》设置栏目如下:专家论坛、专题综述、试验研究、书讯、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调查报告、生产建议、果业论坛。
表1 百种农业科技中文核心期刊栏目设置概况
期刊类型 | 调查数量/种 | 栏目命名类型 | |||
专业技术门类 | 写作类型 | 未设置 | 混合 | ||
农业综合 | 30 | 18 | 5 | 7 | |
农业基础科学 | 5 | 2 | 2 | 1 | |
农业工程 | 6 | 3 | 2 | 1 | |
农艺学 | 1 | 1 | |||
植物保护 | 4 | 4 | |||
农作物 | 8 | 5 | 2 | 1 | |
园艺 | 7 | 1 | 1 | 1 | 4 |
林业 | 15 | 6 | 7 | 1 | 1 |
畜牧与动物医学 | 16 | 7 | 6 | 3 | |
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 | 2 | 2 | |||
水产和渔业 | 6 | 6 | |||
合计/种 | 100 | 42 | 38 | 12 | 8 |
检索的百种农业科技中文核心期刊中,30种为综合性期刊,70种为专业性期刊。从表1还可见,30种综合性期刊中,栏目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的有18种,占60%;70种专业性期刊中,栏目以写作类型命名的有33种,占47%,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的有24种,占34%。说明综合性期刊较专业性期刊更多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栏目。这是由于综合性期刊比专业性期刊内容更广更杂,若以写作类型设置栏目过于笼统,而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栏目则易于突出重点栏目、特色栏目,更有助于吸引读者。
(二)2009年至2019年第1期栏目设置类型的发展
调查表明,期刊栏目命名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栏目浏览”下“近十年”“近五年”“近三年”“近一年”中,可以看到栏目的变化。从2009起至2019年第1期,由非专业技术门类命名转变为专业技术门类命名的有11种,包括《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农机化学报》《作物杂志》《果树学报》《林业工程学报》《林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华北农学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农业学报》等;由非写作类型命名转变为写作类型命名的有3种,包括《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园艺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等;由其他类型转变为无栏目的有4种,包括《茶叶科学》《森林与环境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等。整体来看,十年内百种农业科技中文核心期刊栏目设置类型的变化不大,反映了栏目作为期刊基本单元的稳定性,同时说明栏目可以反映期刊的基本风格与办刊宗旨[9-10];转变为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栏目的期刊数目高于其他转变,说明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栏目相较于以写作类型命名或未设置栏目,栏目可以细化,有利于提高影响因子[10]。
对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栏目的42种期刊进一步检索表明,10年内设置栏目数量最多的为《中南林业大学学报》,共有162个,5年则下降为19个,3年为14个,1年为9个;《干旱区研究》10年内栏目数量其次,共有101个,5年则下降为53个,3年为35个,1年为15个。10年内栏目数量波动都较大,与期刊追随科研热点而设置栏目有关。但机动栏目的数量变化大,则不利于刊物风格的形成,也不利于树立栏目的权威性。多数期刊5年和3年栏目数量相差不大,说明经过沉淀,固定栏目逐渐增多并稳定下来,体现了栏目的相对稳定性。总体上,期刊栏目设置既紧跟研究热点推陈出新以吸引作者与读者,又注重稳定性,是连续性与机动性的有机结合[13]。
三、检索环境下栏目设置的思考
设置栏目是为了将不同类型的论文分门别类,让期刊更简洁、有序,其设置类型并无好坏之分。在各个学科交叉研究日益盛行的学术环境下,要将交叉类论文恰当地归类并不易。这种烦恼在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栏目的期刊特别明显,也令责任编辑深为困惑。而对以写作类型命名栏目的期刊,只要根据其写作类型加以分类,则无此类烦恼。但以写作类型命名栏目的期刊,栏目过于笼统、无法细分,对体现刊物的特色有其局限性,也不便于栏目组稿。程杰等[15]通过数值化计算医学科技期刊栏目的贡献值,明确期刊的重点栏目。科技期刊在设置栏目时,应该注意重点栏目与特色栏目的协调统一,通过重点栏目体现办刊宗旨,通过特色栏目为科技期刊增加亮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采用以专业技术门类命名栏目更有利于突出重点栏目与特色栏目;对以写作类型命名栏目的期刊,通过设置专题或专栏,也有利于突出期刊的特色。
在纸媒阅读环境下,栏目的检索、导读功能突出,人们通过翻阅相关期刊目录查找相关栏目,再检索到所需论文。而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库检索所需资料,效率远远高于纸媒时代,因此人们在获取学术信息时,已习惯于数据库的检索模式[14]。但在知网、万方、维普等知名集成数据库搜索中,并未涉及栏目。如在知网中,检索项包括:主题、作者、关键词、摘要、篇名、单位、全文、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来源,倾向于单篇论文的检索。阅读时不再在意栏目,这对综合性科技期刊和专业性科技期刊来说,被检索到的概率、机会是均等的,对综合性科技期刊是有利的;但这却是期刊栏目在检索式阅读下面临的一大困境,也无形中削弱了栏目的重要性。长此以往,栏目的功能与重要性将受到影响。虽说如此,本调查中这种倾向尚不明显,许多期刊还是在栏目的细化上下功夫,同时考虑到“名刊名栏”的创建与评选,特别是对实力不够强大、特色不够突出的非核心期刊,着力打造“名栏”,则更易于提升刊物的影响力,也更易于短期内提升刊物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蔚.高校教育类学报栏目设置刍议[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03):64-66.
[2]蔡玉麟.栏目——期刊的眼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06):597-601.
[3]黄丰.中外医学期刊栏目比较[J].编辑学报,2009,21(3):224-226.
[4]郑艳凤.学报编辑学研究三题[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26-129.,
[5]李建安.科技期刊的栏目设置、命名及方法评价[J].编辑学报,2000,12(01):10-13.
[6]李卓青.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03):465-467.
[7]周逸辛.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02):138-140.
[8]高雪山,钟紫红.国际著名四大医学周刊栏目设置及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08):846-850.
[9]刘江霞.6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栏目设置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07):890-894.
[10]余菁,刘清海,孙慧兰,等.期刊栏目设置与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01):75-78.
[11]梁媛,滕静如,刘铭福,等.中医类期刊栏目设置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08):1115-1117.
[12]杨兆弘.期刊适应国际化浪潮、优化栏目设置的若干做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2(06):76-77.
[13]苏爱华.农业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栏目设置问题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2005,17(12):161-162.
[14]樊雅梦.数字出版驱动下医学期刊栏目的建设策略探析[J].东南传播,2016(06):107-109.
[15]程杰,杨美琴,诸静英,等.医学科技期刊重点栏目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04):3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