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万方:穿行岁月间 收获赤子心

2020-08-1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王坤宁
  万方 作家、编剧。编剧代表作品有《日出》《原野》《黑眼睛》《空镜子》《空房子》《女人心事》《我们的纯真年代》等,出版作品《纸饭馆》《冬之旅:万方剧本精选集》等。曾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父亲是中国剧作家曹禺;母亲是方瑞,清代桐城派文人方苞的后代。

  今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日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曹禺女儿、剧作家万方写自己父亲、母亲的一部真诚之书《你和我》。

  在书中,万方穿行在岁月间,沿着父亲母亲的足迹,寻找真相,寻找他们人生的秘密。

  “我写这本书不是想介绍一位剧作家,而要写的是我的爸爸和妈妈,我要仔细探索,好好地认识他们,还想通过他们认清我自己。”8月9日,在“真诚如孩子:你所不知道的戏剧大师曹禺——万方《你和我》新书发布会”上,万方如是说。

  还原真实的父母

  “报纸上写到我妈妈和我爸爸的恋情、婚姻等等,其实不是事实,都是捕风捉影,甚至是道听途说。所以我想,为什么不把我知道的关于他们的爱情、婚姻最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呢?”万方说,想写写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的愿望在心里沉淀了不止10年。

  “写这篇非虚构长篇的念头大约是10年前出现的,动念的原因很单纯,就是想写我妈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经过10多年纠结,万方在《你和我》中首次细说父亲母亲的伟大与渺小,还原一个世人不知道的戏剧大师。

  书中,万方以毫无保留的姿态讲述父亲母亲的过往。这里有曹禺与巴金一生的友谊,家书里的父女深情……写作中,万方试图寻找真相。对父母人生的追问和记录,是对真相的好奇,也是对理解的渴望——理解不完美的父母,同时原谅那个年轻无知的自己。

  万方坦言,这原本是一部献给母亲的书,却无法回避父亲的巨大光环,母亲和书中其他女性的命运是一个更需要被看见的群像。书中大量情书和老照片首次公开,并整体采取等待开启的家庭档案和家庭相册结合的概念设计,为读者提供一种浸入式阅读感受。

  “我从一个读者的角度看的话,这是一本特别好的书,也是我最近这几年看到的最好的传记作品和非虚构作品之一,非常出色。”文学评论家杨庆祥说,《你和我》开篇一下子揪住了他,“这本书有非常强烈的自我反思的精神,通过反思自己以抵达曹先生那一代人的精神高度和精神困境。”

  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在万方眼里,爸爸曹禺不是一个斗士,也不是思想家:“他生性脆弱,极度感性,时刻会被美好自由的感觉所吸引,内心却又悲观,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艺术家。”

  万方记得,爸爸曹禺去世之后,继母李玉茹把保存了几十年的东西交给她,有父母从1941年开始的信。“只有我能认我爸爸的字,经过那么多年,写在很薄的纸上,而且有点密,尽可能在最小的纸上写出最多的字,密密麻麻,真的是像小蚂蚁一样的字。”万方说,在她一点点输入到电脑里的过程中,“心潮澎湃,我一直觉得我妈妈走得那么凄惨。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我想到她就会很难过,为她而难过,但是看到这些信之后,我觉得她那么幸福——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一生能够被这样的爱情照亮,真的很幸福。”

  “我爱妈妈,读这些信的时候我发现了另一个妈妈,我不认识、没见过的妈妈。”万方说,之前她一直被一种观念所控制,“就是所谓的隐私吧。我总觉得妈妈和爸爸的事是他们俩的私事,在各种采访中,包括田本相先生写《曹禺传》的时候,我都拒绝谈。”万方坦言,这些信才是写这本书的源头。“我觉得我要写妈妈,与其让别人道听途说地写,为什么我,她的女儿不写呢?”怎么写?“其实有一点我是很清醒的,要写就要真实,否则就不写,我不能容忍一点自我欺骗。”万方说,困扰自己的一直不是怎么写,而是敢不敢,“足足花了10年时间,我才有了面对真相的勇气”。

  “有些事只有相信才存在。”万方说,就如著名的《罗生门》所启示的,每个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真相。“但是我更相信,对真相的好奇、探寻,是人的天性。反过来说,真相是存在的,完完整整地存在着。然而,纵使我有万分的决心、勇气和真诚,我也只能找到它的一部分。对我来说,那是真实的一部分,这就够了。”万方表示,写完这本书,挖出了深埋心底的隐痛,她发觉自己变得比以前强大了,“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