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王明舟:抓质量关键是分清责任

2015-04-0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本报记者 范占英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气质儒雅,平和内敛,声音不高,语速不快,拥有在“一把手”岗位上工作多年磨砺出的淡定、坦然。3月25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和王明舟关于图书质量管理的对话,就在他的办公室内进行。在这里,书稿和样书几乎“霸占”了每一个角落。
 
  王明舟说,北大社的图书质量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是现在看,离当初定的2014年图书质量要有明显提升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他希望北大社能有自己的图书质量标准,这个标准要高于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的行业标准。“只有到了那时,北大社的图书质量才算是过硬的。这也是北大社努力的方向。”
 
  据了解,2014年,北大社在新书品种为1630多种,较上一年下降近20%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经营收入和利润的平稳增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该社在提高图书质量、增加单品种图书效益方面取得的成绩。
 
  “不压缩品种,想要使质量有所改观是不可能的”
 
  口碑和品牌,对一个文化企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出版社这样的文化企业来讲,口碑和品牌的建立,离不开图书质量的“硬气”。2014年,北大社提出“三稳三升两降”的年度工作目标。这一目标的核心,用王明舟的话说,就是图书质量有明显提升,新书品种下降,同时保持生产规模和经营成本基本稳定。
 
  经过反复分析北大社多年图书销售排行榜,北大社2014年压缩掉了可出可不出,既没有社会文化影响、商业价值也不大的选题300多个。在这300多个新书选题中,有三分之二为青少年类和一般类图书。这样做,使该社的出书方向更集中,更匹配自身在市场上的品牌定位,也更易形成优势。“经过多年实践和思考,我们明确了紧紧围绕定位出书的重要性。北大社应该是服务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学术文化方面的出版社。未来的出书结构应该保持这样的比例:教材占50%,学术图书占30%,其他图书占20%。”王明舟说。
 
  北大社压缩新书品种的第二个考量,就是为了提高质量。王明舟认为,不收缩品种,想要使图书质量有所改观是不可能的。他告诉记者,目前,北大社有近400名职工,其中编辑200多名,因个别编辑偷懒造成质量问题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更多的质量问题是编辑力量与编辑工作规律、工作强度不匹配造成的。“一名编辑年均可以编发多少字,这是可以算出来的,因为每个人一天的阅读量是有限的。虽然北大社编辑队伍非常年轻,可以拼一拼,但是要求一个编辑一年编发十几本书,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我们把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残废’,那也不成。”基于这样的认识,王明舟去年确定了每位编辑一年的出书量,原则上控制在8至10本。
 
  北大社基本杜绝了“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情况。如今,想在北大社出书很不容易。王明舟举例说,北京大学有个校友因为选题多次被拒,通过校长信箱提意见,要求社里给出选题没有通过的理由,为此还惊动了校长。他介绍说,2015年,北大社将继续把出书品种控制在1700种以内。
 
  “明确各环节责任,该谁负责就谁负责”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社实际,北大社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全流程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即“三审、三校、一通读、一调审、一质检”制度。除此之外,北大社还成立了图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社长、总编辑、总编室主任,共七八个人。领导小组负责该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图书质量评优和奖惩办法,对重大事故进行处理,在图书编校和内容质量提升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这个小组的领导下,北大社形成了完整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对图书质量有了明确分工。
 
  总编室负责日常监督,社领导对分工负责的业务领域的工作负领导责任,编辑部门主任和责任编辑等对稿件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负主要责任,校对科对书稿的校对质量负责,终审室负责图书的终审和成品质量检查工作,质检室负责图书的印前质检,出版部对图书印刷、装订质量负主要责任。“明确各环节责任后,该谁负责就谁负责。”王明舟经常这样叮嘱各部门负责人。
 
  “我们还特别注重队伍建设,这也是北大社图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王明舟说,为了让新编辑随着出版社事业的发展而成长,出版社除了对新编辑进行入职培训外,每个编辑每年还可以享受到多次各种形式的培训。同时,北大社还实行导师制,通过以老带新来提升编辑的业务素质。导师可以享受社里的导师津贴,相应的,如果徒弟被处罚,导师也要负连带责任。
 
  北大社一直坚持的总编辑调审会审制度也颇具特色。对于不属于重大选题备案范围,但可能或容易涉及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的书稿,以及重点稿件,社领导层还要进行调审。全年出书品种的10%要被调审,总量达200个左右。在社长、总编辑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稿件中,就有很多调审稿。
 
  北大社还坚持印前质检、样书审查和成书质量抽检制度,并且由社领导参与质量检查工作。
 
  面对记者关于“三审三校”等制度谁都有,为何你们的图书质量比较好的提问,王明舟回答道:“关键是要分清责任。”据他介绍,北大社三审制流于形式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面对这些问题,北大社领导层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的意见。“有时,终审会单独给我一个报告,说是问题太多。我说你不要看了,直接换编辑重新初审。”该社近年来图书质量的改观,与社里严格要求各个岗位负起责任来有很大关系。
 
  “在处罚方式上,你在乎什么咱就用什么”
 
  必要的奖励和惩罚是制度权威性的保障。为了保障图书质量,北大社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奖惩制度。该社每年都会开展图书评优工作,主要奖励年度和季度图书排行榜中的畅销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的优秀读物,以及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图书。同时,北大社还奖励对学者作品提出重要建设性修改意见的编辑。
 
  在处罚方面,北大社敢动真格的。王明舟说,质量问题达到什么层面就要担什么层面的责任。2006年,因为一本书出现严重问题,从社长到总编辑、副总编辑,再到编辑部门负责人、相关编辑人员都被责令在全社编辑大会上作检讨,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质量“大棒”落在编辑头上是无情的。社里要求连续两年抽检不合格,就停止发稿权,停止职称评审。王明舟介绍,该社某部门的一名编辑,已经两年了,一本书不能发,只能做编辑助理。
 
  北大社的处罚,不只是罚钱,还有更让人脸上挂不住的,那就是全社发文通报批评。王明舟介绍说,有的编辑找他商量:多罚点儿钱,别通报行不行?他说:一定要通报。因为,社里处罚的目的,就是要能够真正触动编辑,因此在处罚方式上“你在乎什么咱就用什么”。这当然不是为了与编辑们对着干。这样的处罚手段与其说是一种惩戒,不如说是一种引导。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