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媒介互联互通视角下传统期刊媒体融合路径探索

2020-07-23 来源:《新媒体研究》
  【作 者】郭媛媛、陈娟、:中国环境出版集团;茆京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摘 要】互联网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经从传统纸质媒介转换成互联网新兴媒介,用户生活理念和阅读习惯的变化,带来了期刊出版模式和运营理念的革新,传统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为更好地生存发展,传统期刊急需转变发展思路,加强全媒体平台建设,加速媒体融合进程。文章基于媒介互通视角,通过对传统期刊媒体融合内驱动力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期刊的媒体融合路径,为传统期刊出版单位及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媒介互通;媒体融合;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新闻舆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出了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并提出“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十六字方针作为指导思想。期刊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和科技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围绕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经济、文化、科技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期刊媒体融合已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整个行业甚至国家的兴衰。

  互联网发展不仅带来了数字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媒体行业发展理念的革新,新媒体逐步展现出独特的媒介属性和独有的传播优势,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互联互通涉及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和理念的应用,媒介产品的传统生产传播模式被颠覆,全新的传媒生态和盈利模式已完成重构,并逐步成熟。在媒介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公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渠道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期刊出版行业已经进入了深度融合的时代。

  1 期刊媒体融合内驱动力的新内涵

  1.1 发展新理念

  在信息传播供需模式中,媒体是内容的提供方,公众是内容的接受方。过去纸媒是记载传承社会文明的主要载体,也是记录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公众通过这种单一的内容供给方式接受信息,由于当时信息生产进入门槛高,生产传播成本也高,导致社会处于信息数量匮乏状态,因此期刊作为信息提供方相对强势,而公众作为信息接受方则缺少话语权。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媒体已强势崛起,信息量更多,传播速度更快,信息生产门槛也更低,“信息爆炸”时代公众作为接收方话语权更强,同时互联网平台具有去中心化的功能,因此期刊作为信息提供方已不再强势,在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我为主”的营销模式,更新发展理念,拥抱互联网思维,加强服务性,增强包容性、开放性和多元性。

  1.2 阅读新体验

  当前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新媒体不仅具有高效、快捷、简单等传播特点,还具有多元化、碎片化、定制性、交互性等阅读体验。相较于传统媒体,公众在阅读新媒体时,获取内容的方式更为主动,可以主动搜索感兴趣的阅读内容,也可以用碎片时间进行快速阅读,除图文外还有动画、声音等更为多元的内容展现形式,这些阅读体验都是新媒体时代最基本的公众阅读诉求,是传统期刊不具备的,而且已逐步培养并改变了公众的阅读习惯。

  此外,信息技术仍在不断发展,AR/VR、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仍在不断给新媒体阅读带来新的体验。

  1.3 经营新模式

  新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印刷和纸张,人力需要也较少,生产成本较低,同时版面不受限制、用户阅读成本更低、阅读体验更好,能够影响到的人数也更多。

  传统期刊需要支出纸张、印刷、物流等成本,增加了经营难度,过去主要依靠广告和发行两种方式获得收入,新媒体崛起后改变了信息市场供需模式,期刊发行数量日益萎缩,广告商业更喜欢展现形式丰富、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的新媒体。同时,新媒体平台建设门槛低,目前还存在管理空白,很多过去的广告用户也建立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影响了传统期刊的收入。

  1.4 专业新要求

  从内容生产角度来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本质的区别,提高了对专业素养的要求,很难一蹴而就。

  过往期刊出版只需要具备相应的编辑专业技能即可,但是新媒体内容生产需要具备编辑加工、视觉传达设计、网络技术等多个专业的素养,同时还涉及传播学、市场营销、心理学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应用。传统期刊编辑往往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媒体融合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人才,包括知识型、技术型、运营型人才,尤其是既具有互联网理念,又懂知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 期刊媒体融合路径的新探索

  2.1 树立互联互通发展理念

  新媒体时代传统期刊发展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这不仅是用户诉求的变化,还有出版业与用户的交互方式上,从单一的信息推送到当前的需求结合,传统期刊必须梳理好自己的经营模式,用新媒体思维去考量公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要学会融汇贯通,在新老模式下进行理念融合,站在用户角度和市场需求角度思考问题,建立供需双方之间的交流机制,建立符合双方需求的意向。要以客户为中心,期刊发展离不开用户支持,用户规模的大小以及依存度都会直接影响发展趋势,不能在传统栏目上停滞不前,必须审时度势,站在用户层面梳理思路,做用户喜欢、市场认可、符合潮流的出版物,增加用户黏性,稳固用户忠诚度。

  2.2 加强全媒体平台流程再造

  新媒体时代内容发布主体、传播渠道和展现终端都在向平台化发展,传统期刊要实现媒体融合,需要在互联互通理念的引向下,对全媒体流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优化重构。首先是重构生产端,在部门设置、人员配置、选题策划、稿件处理等环节进行重新布局,以适应从单一纸媒到网上网下全媒体的转变,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其次要重构技术端,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善用微博、微信、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以及视频、H5、VR/AR、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审核把关机制;最后要重构传播端,要打开多平台间信息内容共享通道,充分研究网络传播规律,改变传统内容的风格,将过去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型为互动传播模式,实现内容影响力提升。

  2.3 发挥质量品牌传统优势

  新媒体时代阅读习惯发生了质的转变,但是用户对于传统期刊内容质量和品牌知名度还存在惯性信任,相较于新媒体而言,这是传统期刊进入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优势,在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好地传播自己的内容。传统期刊有成熟的内容质量保障体系和较高的品牌识别度,在用户群体中具备一定知名度和粉丝基础,容易在新媒体建设初期就拥有了一批用户,当然这些用户的忠实度还需要通过后续的产品和服务来不断稳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更多的用户。

  内容是期刊生存的核心,也是用户关注的核心,传统期刊有经验丰富的编辑,可以推出水平更高的文章。同时,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最关心阅读体验和精神满足,传统期刊需要通过精心策划、深入挖掘来满足用户内容需求,同时推出动画版、音频版以及视频版丰富内容展现形式。

  2.4 探索知识付费新模式

  知识付费是一种通过知识信息的共享来获得一定收益的模式,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过去传统期刊发行也属于知识付费的一种模式。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人们对知识的诉求也不再是传统的一对一灌输式推送,很多人愿意通过移动支付手段,主动进行付费来完成对外界知识信息的汲取,这给传统期刊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新的知识付费模式是互联网经济发展带来的新产物,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潜力与前景,很多期刊已经开始紧紧围绕用户需求着手转型,从知识生产商转变为知识服务者,锁定目标客户,深研服务市场,合理规划全局,建立自己的营销模式,使知识服务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以全新姿态接受新媒体浪潮的考验。

  2.5 培养复合型媒体人才

  在媒介互通背景下,出版行业人才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在编辑出版类、行业学术类基础上,增加了管理类、传播类、技术类等方面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选题论证、文字审校能力,新媒体时代更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包括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水平、审美水平和内容预判能力。

  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由专业团队做支撑,专业人才的构成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成败,传统期刊应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结合编辑工作特点进行新媒体素养培训和多种形式的新媒体研讨,既要强化专业理念,也要提升融合技能,强化工作人员的新媒体技能考核,制定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和激励制度,在实践中提升媒体融合能力。

  3 结语

  随着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向出版行业的渗透,传统期刊向媒体融合出版转型已经势不可挡,成为我国期刊融入国际大形势、促进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共通性和共享性,加速媒体融合进程,将大大削弱传统期刊的生存能力。

  传统期刊应进一步加深对媒介互联互通本质的认识,积极采取树立互联互通发展理念、加强全媒体平台流程再造、发挥质量品牌传统优势、探索知识付费新的模式、培养复合型媒体人才等措施,加快服务转型,打破行业壁垒,早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路径。

  参考文献

  [1]吴锋,宋帅华.深耕与迭代:2019年中国期刊业的主要特征及最新态势[J].编辑之友,2020(2):69-74.

  [2]董毅敏.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J].出版发行研究,2020(1):1.

  [3]李俊,杜辉,杨红,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关于科技期刊转型发展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9,31(S2):157-159.

  [4]于茜.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转型之路[J].新闻爱好者,2019(10):60-62.

  [5]张祥合,王丹,赵浩宇.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拓展途径[J].编辑学报,2017,29(S2):11-1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