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浅析儿童性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2020-07-23 来源:《传播力研究》
  【作 者】贺思宇:湖南师范大学

  【摘 要】所谓儿童文学的儿童性是指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站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留心儿童在意的事件,通过切合儿童的口吻,去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抒发儿童心中的情感,构建儿童的世界。儿童性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核心,因此本文将儿童性理念融入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方面——选材、语言和技巧,以此分析了儿童性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儿童性;创作;新型儿童-成年关系;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概论》中将儿童文学定义为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1]。从儿童文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儿童文学是一种将视角投射于儿童身上的一种文学体裁。儿童性是儿童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最本质特征,而儿童文学的儿童性集中体现在儿童文学创作的三方面——选材、语言、技巧。

  一、选材——贴近生活

  能否引起情感共鸣是检验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是否与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材都来自于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或是描绘儿童经历磨难不断成长的教育主题,如《木偶奇遇记》;或是满足儿童最简单的快乐情绪的娱乐主题,如《彼得潘》;或是鼓励儿童独立成长的励志主题,如《丑小鸭》;再或是契合儿童探索世界无限好奇的魔幻主题,如《哈利波特》……儿童阅读的动机绝不同于成人的功利性心理,而是获得快乐的简单情绪需求。在进行儿童文学的创作时,应该注意到儿童阅读动机的特点,选材尽量贴合儿童的生活,尽量将主题放置于儿童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内。儿童文学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题材选择的儿童性使得作品易于被儿童接受,但题材选择的儿童性不代表作品的幼齿性。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除了儿童的自我阅读,还有家长和老师的引领阅读,并且后者所占比重更大。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既要照顾儿童,又要照顾大人。安徒生说:“当我在给小孩子讲故事时,我总记得,旁边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儿童本位论不是割裂儿童和成人的关系,而是在两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我们似乎可以追求儿童文学或儿童与成人(社会)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不是主体/客体或我/他的二元对立,而是主体/主体或我/你的平等主体关系。[2]”例如,《夏洛的网》《狐狸的窗户》《南村传奇》等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在题材的选择上充分尊重儿童性,并巧妙地处理了儿童和成人的关系。

  二、语言——浅语艺术

  儿童文学是浅语的艺术。作为儿童文学的接受主体,儿童有着区别于成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儿童的思维模式与成人截然不同,由于儿童生活经历的简单和生活经验的缺失使得儿童对生命感悟趋向单纯性和表面性,因此儿童的思维往往表现出形象思维先于逻辑思维的特点。[3]”基于此,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偏向于选择直白、生动、形象的语言,而区别于含蓄、晦涩、隐喻的成人文学语言。有的人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就是多用语气词、叠词以及比喻拟人手法的照搬硬套,这些都是浅语手法的认识误区,儿童文学的语言浅语化不等同于语言的幼稚化。儿童诗《进城怎么走》,“左脚抬起,右脚放下;右脚抬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样的走法”,这首诗用最简洁的语言讲出了最生动的寓意。再如《村小识字课》,“飞飞飞上天的飞/飞机的飞宇宙飞船的飞/想飞的飞抬膀膀飞的飞/笨鸟先飞的飞/飞呀飞的飞……”语言浅显但富有韵律和想象,贴合儿童的阅读习惯。汤素兰《笨狼的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十分通俗易懂,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读者更有代入感、贴切感,读来便觉得童真无限好。作品在描写下雨时写到“一个个水泡在水沟里快乐地打着旋儿,像是对笨狼眨巴着圆鼓鼓的眼睛。[4]”雨水滴落在水沟里本是无情绪的自然现象,“快乐”是笨狼听雨赏雨时的心情,把笨狼的快乐赋予给雨滴,因而雨滴就有了向笨狼眨巴着的眼睛。这个比喻让儿童更容易接受,也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这种语言营造了温馨有趣的氛围,同时也使得感觉具象化,儿童们易于想象,乐于接受,达到更大程度上的参与感。儿童文学读物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有着启蒙教育的作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做到故事情节令儿童感兴趣,还要运用浅语教给儿童知识。同样,在汤素兰《笨狼的故事》中也写到,聪明兔跑回来了,他告诉笨狼:“有两个方法可以把衣服上的墨迹洗干净,一个是用饭粒和洗涤剂调匀,涂在污渍的部位搓擦,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另一个是用一份酒精、两份肥皂制成溶液反复涂擦,效果也不错。[5]”生活常识或是为人处世的原则融会于故事中,并用浅语表达出来更容易让儿童接受和牢记。

  三、技巧——助虚构或寓言

  儿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按人的生长发育与智能划分的,是指人生的一段特殊时期。儿童与成人截然不同的区别,他们不是尚未成熟的人,而是纯粹的孩童。但是儿童生活的世界是以成人的方式和目的构建的,成人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陌生的,儿童出于天性会对这份陌生产生好奇感和探索欲,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对于未来和时间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因此儿童在潜意识里想要寻求一种庇护。这种庇护体现在精神需求上则是儿童会对非现实的幻想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和本能的亲近,而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正好满足了儿童这一需求。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是会有意借助虚构或寓言的技巧手法展开叙述,用一种轻松的视角将成人世界的复杂和多变转化为儿童所能接受的世界,当然这份转变并不是有意去除成人世界的恶,而是将这份恶消解掉,再循循善诱。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是通过想象的手法表达至真的道理,为儿童留下一片圣洁的想象乐园。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虚构是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在儿童的思维里,他们相信万物有灵,相信真善美永远战胜邪恶,相信每件事都会有一个快乐结局。所以作家通常会通过借用虚构的幻想肯定儿童的梦想,满足儿童对生活的美好想象,教给儿童人生智慧,同时也给成年人找回童真、返璞归真,重新构建童心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无意注意胜于有意注意,刻意引导甚至生硬灌输知识会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神奇的事物吸引儿童,让儿童自己去挖掘神奇背后的寓意和主题。就像安徒生用幻想虚构出丑小鸭的世界,儿童们会对“所有远离鸭群的丑小鸭都是未展翅的白天鹅”这个道理更加深刻并且感同身受。

  四、结语

  朱自强在《儿童文学概论》中提出一个公式,即: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从儿童文学的生成中,成人是否专门为儿童创作并不是使作品成为儿童文学的决定性因素,至为重要的是儿童与成人之间建立双向、互动的关系,因此我在这个公式中不用加法而用乘法。[6]”所以在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方面——选材、语言和手法上,儿童性不仅体现在儿童本位上,还是儿童和成人之间达成一种相互交流、相互赠予的关系。如果儿童性仅仅停留在儿童本位论上,将会不可避免地走上儿童与成人的本质隔离。我们对儿童性的研究和探讨应该是在尊重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必要界限的前提下,弱化两者本质差异,尊重个性,寻求共性,并在共性中展开对话,寻求和建立一种新型的儿童-成人关系,让儿童文学的儿童性更加包容。

  参考文献:

  [1]蒋风,编.儿童文学概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2]杜传坤.转变立场还是思维方式?——再论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本位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3(1).

  [3]刘涛.从文学接受看儿童文学的儿童性——以杨红樱的《笑猫日记》为例[J].少年儿童研究,2010(16).

  [4]汤素兰,著.笨狼和他的朋友们[M].北京:天天出版社,2018.

  [5]汤素兰,著.笨狼和聪明兔[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6]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