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见证与前瞻

2020-07-20 来源:出版商务网 敖然
  编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新兴 技术的双重“影响”下,数字内容产业将有怎样的发展?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 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阐释。

  数字内容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形态,是传统内容产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快速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我认为,在信息社会,内容产业的外延会不断扩大并且需要重新定义。因为信息技术与信息和社会相互塑造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五千年文明历程中的任何时刻。人们日常面对那些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乃至于当下社会的各个角落时,越来越难以逃避科技对他们的支配。正如被誉为“现代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伊曼所言:“不论是近期,还是遥远的未来,科技会逐渐从强度、物质和能量问题转变为结构、组织、信息和控制问题。”信息技术不再是一个名词,它比历史上其他的发明创造更加凸显自我放大的本色,成为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信息传播推动数字内容发展

  信息技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把世界紧密地连接起来。信息传播不仅突破了地域局限,信息获取速度也快速提升。更重要的改变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从语言文字的交流到音视频流媒体技术在社交网络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数字内容产业里颇具代表性的领域——在线教育、网络游戏、直播和动漫,移动互联网的介入使得信息生产和消费的两端互相卷入对方的生活,生活已经数字化或被数字化。因为数字化,内容价值的创造者不仅限于专家和精英,也来自大众。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近年来受益于新技术推动、版权保护力度加强和内容消费升级。数字内容生产、传播、消费表现得极为活跃,一个有创意的想法能催生一个业态的奇迹,过去几年里,创业者用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嫁接出大量难以预设的数字内容产业成果。抖音、快手上源源不断的视频内容,它们通过吸引眼球带来了虚拟和实体经济各种各样的消费体验,数字内容支撑着体量巨大的商业活动运转,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被制作内容、关注内容、消费内容的各类群体所吸引、裹挟着向前奔跑,而这只是信息技术影响生活的一个场景。

  疫情中的数字内容产业

  进入新一个十年,一场疫情突然袭来并席卷全球。疫情会改变很多东西,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疫情与人类社会的数字化紧密关联在一起。在这场疫情之下,数字化做得好的个人、企业、地区甚至国家,应对疫情的行动大多更有效率。无论是通过线上购买生鲜“无接触配送”到小区,还是孩子居家在线学习,人们逐渐发现没有数字化就难以维持生活的基本运转了。疫情中,比尔·盖茨发表了一封信,其中说到,这样一场流行病会重新定义这个时代。

  数字内容产业也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案例,于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因为疫情原因由线下移至线上,以云会议的方式召开。这是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举办六届以来,首次采用的虚拟会场方式,也是疫情以来第一个采用云端办会方式的全国性大会。大会以H5作为官方互动平台,开幕式、朗读馆、品牌馆、大咖会、体验区等九大内容板块都在云端展示,全方位展示5G给数字阅读和泛文化行业带来的变化。大会总访问量超过3000万人次,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MCN矩阵账号总阅读量达3.84亿次。同期,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单位牵头在线上发起“数字内容正版化公示倡议活动”,百余家出版机构立即积极响应,越来越多内容创作和发行单位意识到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网络化、数字化环境在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给数字内容产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5G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及其研究团队多年潜心数字内容产业研究,在跟踪产业热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数字内容产业在新技术环境特别是5G背景下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重新界定了数字内容产业,提出“数字内容产业是由多个细分领域交叉融合而成的产业形态,且这些细分领域边界模糊”的观点。这些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技术条件下重新观察产业变化的视角。

  需要补充的是,仅就数字内容产业而言,其实一切还只是开始,5G的应用也还只是起步。纵观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比我们所经历的这几十年以及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更适合创新和创业。不可知的东西越多,未来就越有魅力,越值得我们去探索。

  (本文为《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市场格局与投资观察(2019——2020)》一书的后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