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青年毛泽东的报刊阅读与思想起源

2020-07-12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作 者】许高勇:湘潭大学;高国庆:浙江传媒学院

  【摘 要】毛泽东阅读报刊的过程展示了读报人使用报刊媒介的社会图景。报刊阅读成为毛泽东获取“世界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其思想进行了洗礼。通过报刊阅读,毛泽东寻找到“生命的意义”,编织其作为读报人的“意义之网”。

  【关键词】毛泽东;报刊阅读;早期思想

  关于毛泽东的阅读史研究,陈晋全面地探讨了阅读对毛泽东思想与文化的影响。[1]李锐探讨了毛泽东的早年阅读生活。[2]在毛泽东的阅读史中,报刊占有重要的比例。以报刊作为文本来观察阅读者的阅读心态、社交网络、价值观念,可以直接而真实地反映读者的思想变迁。新式报刊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毛泽东本身亦非常看重报刊的作用。本文借鉴阅读史的研究成果,从受众的角度探究毛泽东的报刊阅读,重新审视其阅读史,从而探讨报刊媒介对毛泽东的影响。

  一、《新民丛报》与毛泽东维新思想的肇始

  1902年,毛泽东从湘乡回到韶山,接受传统教育,入读于南岸私塾,阅读《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书,可视为毛泽东阅读史的开始。1906年,毛泽东开始阅读《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中国古代传奇小说。阅读旧式书籍为毛泽东奠定了良好的旧学基础,也使毛泽东“很相信孔夫子”[3]。1907年,毛泽东从其表兄文运昌处阅读到《盛世危言》和《校邠庐抗议》等新式西学书籍,从中知道了电话、火车、铁路等新知。对于毛泽东而言,这些新知“开阔了视野,萌发了爱国思想,激起恢复学业的愿望”[4]。从此,毛泽东的阅读史中加入了新学,使其接触到与传统旧学不一样的新知,大大扩展了他的视野,他将读书与立志结合起来。

  1910年秋,毛泽东入湘乡东山学堂读书,离家时抄写了一首日本人写的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5]在东山学堂,毛泽东阅读了《新民丛报》。昔日尚不知报刊为何物的毛泽东首次接触到《新民丛报》,就被深深吸引。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新民丛报》改变了毛泽东的精神世界。《新民丛报》由梁启超创办,其着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极力宣扬变法维新、力倡民族主义的内容和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犀利的风格极大地满足了前五四知识分子渴望新知、爱国图强的心理诉求,像周作人、胡适、蒋梦麟、梁漱溟等人受《新民丛报》影响颇深。[6]毛泽东阅读《新民丛报》时,《新民丛报》已停刊三年,但依然对毛泽东充满了魔力。毛泽东对《新民丛报》“反复阅读”,甚至有些可以“背诵出来”,尤其是《新民说》,看得“非常用心,并写有批语”:

  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7]

  这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政论文字。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赞成君主立宪而反对君主专制。这达到了康梁宣传维新变法的目的。从《新民丛报》中,毛泽东知道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亦了解了西方的君主立宪,树立了维新思想。因此,他说:“当时我正在读表兄送给我的两种书刊,讲的是康有为的维新运动。其中一本叫作《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编的。这些书刊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那时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8]此外,毛泽东于1918年创立了新民学会,应该与《新民说》这篇文章息息相关。《新民丛报》为毛泽东打开了一扇丰富多彩的知识大门,使他接受了与私塾旧学不同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世界,扩大了他的知识面,丰富了他的知识和素养。同时,毛泽东将康有为视为“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

  阅读新式书刊,促使毛泽东的精神世界发生了重要转变,旧学的统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1919年,毛泽东在《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中提到《湘报》《时务报》对湖南的影响,他的总体观感是“中国的老法,实在有些不够用”[9],故需要新学、新知来拯救中国,这也是当时诸多青年的观感。在社会大变局的背景下,青年通过阅读新式报刊,知晓世界发展大势,汲取各类新知,从而改变精神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讲,毛泽东与20世纪初期的诸多青年人一样,尽管读过一些私塾,但他总体上是积极拥抱新学的。

  二、《民立报》与毛泽东革命思想的起源

  东山学堂已满足不了毛泽东的求知欲。1911年春,毛泽东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在长沙,他首次看到《民立报》《湘汉新闻》等宣传革命的刊物。特别是《民立报》对革命党人的一边倒支持,对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观察时局有着直接的影响,极大地激发了进步青年的革命想象和斗争激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仪式场域、心灵寄托和道路指南,毛泽东亦不例外。当他阅读到《民立报》中关于“黄花岗起义”的报道,看到“同盟会的纲领”,觉得是“激动人心的材料”[10]。从此,孙中山、黄兴代替了康有为、梁启超,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开始形成。可见,毛泽东在看到心仪的《民立报》之后,在思想上产生极大的震动,并结合报刊的言论对时局作出自己的评判,从而对《民立报》宣传的革命思潮有着深刻的认知。这一直接体现是毛泽东参与了湘乡驻省中学的剪辫运动。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新军,成为一名列兵。此时,他阅读报刊的频率更勤了,对他影响较深的一份报刊是《湘汉新闻》。《湘汉新闻》由江亢虎主编,宣传无政府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在《湘汉新闻》上读到“社会主义”这个新名词,而且还读到《中国社会党章程》,特别是江亢虎和宋教仁在报刊上发表的关于讨论社会主义的文章,在毛泽东的心路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具体了解社会主义,毛泽东致信同学并与之讨论。

  民国成立后,政府裁军,毛泽东继续回到学校读书。但在学校不尽如心意,他决定退学自学。1912年秋开始,毛泽东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半年。其间,他不仅对世界地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系统地阅读了《原富》《法意》《民约论》《穆勒名学》《天演论》《物种起源》等西方新学,丰富了他对新学的认知。毛泽东亦自称这半年为“极有价值的半年”[11]。他还回忆说:“我相信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赫胥黎的天演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哲学、社会学、经济学。”[12]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毛泽东自道:“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13]这段话道出了毛泽东早年的心路历程。在与张昆弟的谈话中,这种心路历程亦颇为明显,他说:“现在国民性惰,虚伪相崇,奴隶性成,思想狭隘,安得国人有大哲学家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其人,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其新思想。”[14]

  由维新向革命思潮的转变表明毛泽东的思想变迁与社会变局紧密联系在一起。清末十年是革命形成的重要时期,各种思潮激荡,“维新”和“革命”成为报刊舆论的焦点,“革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由维新向革命转变的心路历程代表了中国大多数有志青年的心路历程,他们向往民主,追求平等,以极大的热忱拥抱新时代的到来,但民国成立后的乱局使他们不得不在追求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三、《新青年》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确立

  1914年,毛泽东入读湖南第一师范,受杨昌济、徐特立影响颇深。这些年,毛泽东阅读的报刊甚多:“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只用了160块钱——里面包括我许多次的报名费!在这笔钱里,想必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因为订阅费是每月一元。我常常在报摊买书、买杂志。我父亲责骂我浪费。他说这是把钱挥霍在废纸上。可是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1911年到1927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15]虽然不知道毛泽东阅读过多少报刊,但从一些人的研究,或可大抵知晓。北京、上海作为中国报业的中心,北京的《晨报》、上海的《申报》《新闻报》《东方杂志》、天津的《大公报》等,为中国报业之翘楚,在读者的报刊阅读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应该阅读过这些报刊。至于湖南的报刊,湖南《大公报》和《湖南公报》在毛泽东的报刊阅读世界中地位甚高,以致于毛泽东对这两种报刊有如下评价:“湘城报纸近无虑七八家,《大公报》殊有精神,以仄于篇幅,不能多载新闻。《湖南公报》纯系抄录,然新闻为多。近日海上诸名流演说,如孙中山之地方自治等,长哉万言,殊可益智,《湖南公报》载之,而《大公报》不见。又如《时报》著名访员之通函,该报亦向不录,为可惜也。”[16]湖南《大公报》和《湖南公报》为湖南地方报业之翘楚,引领湖南地方新闻业的发展,成为毛泽东的必读之报刊。

  毛泽东把读报视为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他把读报和学习哲学、英文等功课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他希望“以后想办到每天看一点钟书,一点钟报”,而且“报则逐日细看,剪下好的材料”以供学习。从报刊中阅读新闻,毛泽东从“种种主义”和“种种学说”中“刺取精华”,从而“构成一个明了的概念”。[17]这几年的毛泽东潜心学问,学识大涨。同时,在论述将来职业规划时,他的志愿之一是新闻记者。

  毛泽东从报刊中获取了诸多新学,对时政亦有所批评:“近顷略阅书报,将中外事态略为比较,觉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夫思想主义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盖二者之势力,不在无为所弥漫也。思想道德必真必实。吾国思想与道德,可以伪而不真、虚而不实之两言括之,五千年流传至今,种根甚深,结缔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18]毛泽东对时政的批评反映出报刊对其影响。正是由于这样不间断的阅读,毛泽东知晓时政和世界大局,对中国国情亦有清晰的认知。对于一些重要的阅读体验,他会如实地记录下来,如“《民铎》六号所登大著《国语学之研究》,读之益我不少,与同号《俄罗斯文学思潮之一瞥》同可谓近数年来不多见的大文章”[19]。像这样的阅读记录是探究毛泽东阅读史的重要例证。

  在一师求学时,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刊物有《甲寅》《新青年》。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毛泽东阅读过《甲寅》,但从一些师友中可以知晓毛泽东阅读《甲寅》的一些碎片化情况。第一,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老师黎锦熙有阅读《甲寅》之记录。1915年7月4日,黎锦熙之日记记载阅读《甲寅》和毛泽东到访之记录。[20]毛泽东与黎锦熙交往甚密,包括蔡和森、邓中夏、张昆弟、毛泽东等人,经常到黎锦熙之住所请教问题,故黎锦熙可能将《甲寅》推荐给诸人阅看。第二,他在致萧子升的两信中透露出其喜欢阅读《甲寅》的信息:“自徐先生去,无《甲寅》杂志可阅,特请吾兄以自己名义给暇向徐借《甲寅》第十一期第十二期两本”“《甲寅》杂志第十一第十二两卷,欲阅甚殷,仍欲请兄剩暇向徐先生一借”。[21]殊不知,此时的《甲寅》已停刊,但毛泽东仍希望向萧子升借阅《甲寅》。从这个角度看,他还是比较喜欢阅读《甲寅》。

  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是《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创刊。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成为《新青年》的热心读者,深受其影响。杨昌济订阅数份《青年杂志》,分送给邓中夏、蔡和森、毛泽东、张昆弟等人阅读,他们聚集在天鹅塘,“经常在一起交流阅读心得,思考和讨论《青年杂志》提出的各种社会问题”“救国之情溢于言表”,从而“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22]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新青年》对毛泽东的影响有五点。第一,毛泽东从《新青年》中获取了诸多新知新学,促进他的精神世界再一次发生转变。他在后来回忆道:“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23]胡适和陈独秀成为毛泽东的楷模,反映出《新青年》对有志青年学子在思想上的影响。第二,《新青年》激发了毛泽东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向《新青年》投稿,1917年4月1日,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这篇论文对毛泽东的意义重大,《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最早发表于报刊之文字,代表着他对体育之思考与探究。特别是他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被视为毛泽东体育精神之内核。《体育之研究》的发表无疑增长了毛泽东创作与投稿的信心。第三,毛泽东模仿《新青年》创办《湘江评论》。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在内容上,他在《湘江评论》中提出要“由贵族的文学,古典的文学,死形的文学,变为平明的文学,现代的文学,有生命的文学”[24]。即是响应《新青年》提出的“文学革命”。在体裁上,《湘江评论》开辟“放言”栏目,旨在模仿《新青年》的“随感录”。在思想上,《湘江评论》批判“学问要新,道德要旧”的谬说,即是呼应《新青年》提出的“本领要新,思想要旧”。第四,毛泽东开办文化书社,主销《新青年》。1919年,毛泽东开办的文化书社发行《新青年》达到2000本。[25]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销售量,促进了湖南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第五,《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使毛泽东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新青年》予以了充分的肯定:“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26]毛泽东逐渐接受《新青年》的新思潮,进而接受《新青年》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0年,为传播新思潮、新文化,毛泽东创办了文化书社。在文化书社发起凡例中,他介绍道:“愿以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最新书报杂志,以充青年及全体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从而期望“新思想、新文化的产生”。[27]另一方面,毛泽东将其宗旨“改造学术与人心”改变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如你先生觉得还不错,‘读书会’这东西,何妨就从你先生组织起来呢?若要备新出版新思潮的书、报、杂志,则敝社应有尽有,趟承采索,不胜欢迎。”[28]

  为更好地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毛泽东开始寻找“主义”。他认为,蔡元培、江亢虎、陈独秀等人“首倡革新”,“皆有一改旧观之概,甚至国家要不要,家庭要不要,婚姻要不要,财产应私有应公有,都成了亟待研究的问题。更加以欧洲的大战,激起了俄国的革命,潮流侵卷,自西向东”[29]。他认为,“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30]。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毛泽东提出,西方社会的变革运动,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主义为倡导,“见于教育方面,为平民教育主义。见于经济方面,为劳获平均主义。见于思想方面,为实验主义”,这才“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31]在《问题研究会章程》中,他讲主义说得更明确:“在各种问题研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32]而“所谓研究主义是研究哲学上、文学上、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各种学术的主义”[33]。最后,毛泽东从种种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追求一生的目标。

  四、结语

  胡适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而《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34]《时务报》闻名遐迩之时,毛泽东年岁尚幼,《时务报》与毛泽东未遇,但毛泽东对《时务报》评价颇高。《新民丛报》《甲寅》《新青年》作为“过渡社会”的名刊,在毛泽东的阅读世界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对他的思想世界亦产生重要的影响。

  毛泽东阅读报刊的过程反映了其思想转变的过程。从《新民丛报》到《民立报》,再至《新青年》,透露出他的心路历程,亦表明他与时代紧密相连。报刊提供的“知识仓库”增加了他关于世界知识的储备,报刊提供的“思想资源”洗礼了他的精神世界。通过阅报,毛泽东不断获取各种新思潮,各种新思想在脑海中交汇碰撞、选择过滤、沉积改造,最终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陈晋.毛泽东阅读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3]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08.

  [4][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8.

  [6]蒋建国.清末学堂学生的读报活动与观念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7):87-103.

  [7]韶山纪念馆藏[J].新民丛报第4号(影印件):1.

  [8]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54-5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年文稿[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362.

  [10][1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5,120.

  [12]陈晋.毛泽东阅读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4.

  [13]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9-1470.

  [14]刘万能.张昆弟年谱[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222.

  [15][17]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26.

  [16][18][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年文稿[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53,86,404.

  [20]杨昌济著,王兴国编注.毛主席青少年时代的一些回忆.杨昌济集(二)[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1206.

  [21][27][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年文稿[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53,461,546.

  [22]冯资荣,何培香.邓中夏年谱[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22,24;刘万能.张昆弟年谱[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29.

  [23]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251.

  [24]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J].湘江评论,1919(1).

  [25]张允侯,等.文化书社社务报告(2).五四时期的社团(一)[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64.

  [26]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毛泽东文集(3)[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4.

  [29]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J].湘江评论临时增刊,1919(1):1.

  [30]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6.

  [31][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年文稿[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293,401.

  [33]陈晋.毛泽东阅读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47.

  [34]胡适.致高一涵、陶孟和、张慰慈、沈性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23)[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41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