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现状调查

2020-06-27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 者】李玉乐、李娜、刘洋、孙静:中国医学科学院

  【摘 要】[目的] 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继续教育培训现状进行调研,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5—6月对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324名科技期刊编辑开展问卷调查。 [结果]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对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继续教育培训制度、计划、标准不够健全,考核及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编辑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满意度不容乐观;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培训形式单一;影响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培训费用过高和单次培训时间过长。[结论] 目前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科技期刊及其主管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科技期刊;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编辑队伍建设;问卷调查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学信息、推广科学知识、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增长迅速,科技期刊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1]。截至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52种[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期刊业进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时代,期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期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则必须提高期刊质量,而编辑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期刊质量至关重要,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继续教育培训是提升科技期刊编辑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编辑群体优势的重要保证,也是对科技期刊编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有效拓展[2]。

  随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编辑队伍不断壮大,然而编辑队伍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学历从大专到博士不等,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高低不一,各地区期刊编辑队伍的水平也极度不平衡[2,3]。因此,加强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1月1日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4]明确指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这为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培训形式单一等,不能满足编辑的职业发展需求,编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针对目前编辑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范瑜晛等[5]通过调查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适配情况,指出应从内容适配、模式适配、平台建设、质量管理4个方面加强建设,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丰富继续教育模式、改进在线教育平台以及建立质量管理和教学反馈机制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虹等[6]以理论分析为主,审视学术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现存问题,分析双元性学习理论对编辑继续教育的适用性,并构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双元性继续教育机制。李晶等[7]探索适合青年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提出跨界融合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应打破行业壁垒,以“信息”和“技术”为纽带,整合不同行业的有效资源,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孙冬花等[8]探索建立了自然科技期刊编辑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置、编辑人才遴选提供了依据。可以看出,国内期刊编辑对继续教育培训需求、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我国编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于编辑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和论述[3,9-13],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策,但多为理论层面的分析或探讨,缺乏实证研究,而全国领域内的大范围数据调查及基于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的研究鲜有报道。为填补该领域空白,深入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继续教育培训现状,笔者开展了该项研究,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对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同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与设计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专业技术人员。纳入标准:中国(不包含台湾地区)出版且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的科技期刊编辑专业技术人员;自愿参与本课题调查研究。

  科技期刊编辑专业技术人员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为便于获取调查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5—6月对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324名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工具

  查阅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相关文献资料[1-4,9-1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团队讨论、征求专家意见,便利抽样实施预调查后形成最终问卷。该问卷内容包括:(1)指导语,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2)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编龄、职称、职务、聘用类型、工作区域、期刊被数据库收录情况等;(3)继续教育培训现状,所在单位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期刊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等。调查问卷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效度为0.824。

  1.3 研究过程

  通过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将调查问卷内容导入“问卷星”形成电子问卷,并生成二维码,同时对问卷访问权限进行设置,限定同一手机号码或计算机IP仅可作答一次。将生成的电子问卷链接和二维码发布到期刊编辑学习群、交流群、工作群、培训群等微信和QQ群,调查对象通过微信或QQ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问卷链接可直接进入填写界面。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发放20天后将其关闭,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24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汇总、整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 H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调研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共324名科技期刊编辑参与了此次调查,分别来自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北京、湖北、辽宁、天津、四川、河北、河南、上海、广东、湖南、吉林、山东、陕西、江苏、重庆、甘肃、江西、安徽、黑龙江、福建、内蒙古、浙江、山西、广西、贵州、宁夏),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女性较多,占72.84%;年龄分布以中青年为主,40岁以下占60.19%;文化程度以硕士和本科为主,占80.25%;从事编辑工作10年以上的人员占53.70%;职称以中级和副高级职称为主,占80.87%;单位性质主要为非独立法人编辑部,占66.36%;编辑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文字编辑(占73.46%)和学术编辑(占58.64%),详见图1。收录调查对象所在期刊数量最多的数据库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Citation Database, CSTPCD)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CSCD),两者收录期刊数量的占比分别为54.32%和41.05%,详见图2。编辑人员工作单位地理位置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占55.25%,详见图3。


表1   科技期刊编辑的一般资料情况(n=324)
调查项目 项目类别 人数 占比 /%
性别 88 27.16
236 72.84
年龄 30岁以下 22 6.79
30~39岁 173 53.40
40~49岁 88 27.16
50岁及以上 41 12.65
学历水平 本科 103 31.79
硕士 157 48.46
博士 56 17.28
其他 8 2.47
编龄 3年以下 23 7.10
3~5年 59 18.21
6~9年 68 20.99
10年及以上 174 53.70
职称 15 4.63
初级 14 4.32
中级 148 45.68
副高级 114 35.19
正高级 33 10.19
单位类别 非独立法人编辑部 215 66.36
独立法人编辑部 37 11.42
期刊社 43 13.27
出版社 14 4.32
其他 15 4.63


图1   科技期刊编辑主要承担的工作内容


图2   科技期刊被核心数据库收录情况


图3   调查对象的工作单位地理位置分布情况

  2.2 科技期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61.42%的科技期刊对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不够重视;52.47%的科技期刊未制定继续教育相关培训制度、计划和标准;62.96%的科技期刊未开展编辑培训工作的督查、考核和评价工作。不同性质、不同地理位置期刊单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质、不同地理位置科技期刊对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比较(n=324)
调查项目 项目类别 制定制度标准 开展督查考评 对编辑培训工作重视程度
5 4 3 2 1
工作单位性质 非独立法人编辑部 94 73 35 38 89 38 15
独立法人编辑部 24 15 6 11 14 5 1
期刊社 21 21 10 14 14 1 4
出版社 6 4 2 1 8 3 0
其他 9 7 3 5 4 2 1
χ2值
P值
6.796 4.666 6.797
0.147
0.147 0.323
工作单位地理位置 华东地区 15 11 5 11 18 9 2
华南地区 4 4 2 2 2 2 2
华北地区 94 73 37 39 64 30 9
华中地区 15 10 5 11 10 4 2
西南地区 11 8 1 4 10 0 2
西北地区 8 8 2 1 9 1 2
东北地区 7 6 4 1 12 3 6
χ2值
P值
12.293 9.247 9.446
0.051
0.056 0.160
 
  2.3 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

  76.85%的编辑参加过系统的出版专业知识学习,不同年龄、编龄人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99%的编辑参加过相关出版专业知识培训,不同年龄、学历、职称人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既往参加培训的收获情况,仅49.07%的编辑认为“收获很大”,50.93%认为“收获一般”或“收获很小”。对既往参加培训的满意情况,仅28.40%的编辑表示“很满意”或“非常满意”,63.89%表示基本满意,7.72%表示不满意,不同职称、编龄人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参加培训的频次,84.88%的编辑每年参加1——2次出版专业知识学习,仅9.26%的编辑参加过3——4次培训,详见表3。


表3   科技期刊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n=324)
调查项目 项目类别 参加系统培训 参加相关培训 参加培训次数(次/年) 收获评价 培训满意度
0 1~2 3~4 5~6 ≥7 5 4 3 2 1 5 4 3 2 1
年龄 <30岁 16 21 1 18 2 1 0 2 7 12 1 0 2 5 13 2 0
30~39岁 122 161 10 143 18 0 2 15 65 86 3 4 20 27 111 12 3
40~49岁 75 88 1 79 6 0 2 10 28 49 1 0 5 16 61 6 0
≥50岁 36 41 0 35 4 1 1 4 28 8 1 0 2 15 22 2 0
χ2值 4.099 11.857 6.284 8.609 8.717
P值 0.251 0.008 0.179 0.072 0.069
学历水平 本科 78 97 6 89 7 0 1 13 51 35 2 2 11 28 58 4 2
硕士 125 154 4 138 11 1 3 12 55 85 4 1 14 26 102 14 1
博士 42 54 1 44 10 0 1 5 19 31 0 1 3 8 41 4 0
其他 4 6 1 4 2 1 0 1 3 4 0 0 1 1 6 0 0
χ2值 10.344 9.249 5.736 6.749 6.723
P值 0.016 0.026 0.220 0.150 0.151
编龄 <3年 14 21 3 18 2 0 0 5 9 7 2 0 4 6 12 1 0
3~5年 37 58 0 52 6 0 1 6 22 31 0 0 6 8 43 2 0
6~9年 57 66 3 57 5 1 2 8 28 31 1 0 12 16 34 6 0
≥10年 141 166 6 148 17 1 2 12 69 86 3 4 7 33 118 13 3
χ2值 13.502 2.490 0.391 7.155 11.230
P值 0.004 0.477 0.983 0.128 0.024
职称 11 13 3 11 1 0 0 3 5 6 1 0 4 2 9 0 0
初级 9 14 0 14 0 0 0 3 6 5 0 0 6 2 6 0 0
中级 107 137 7 124 14 1 2 13 58 72 2 3 13 30 89 13 3
副高级 91 114 2 97 12 0 3 9 43 58 3 1 6 19 81 8 0
正高级 31 33 0 29 3 1 0 3 16 14 0 0 0 10 22 1 0
χ2值 9.055 14.609 7.153 2.060 18.082
P值 0.060 0.006 0.128 0.725 0.001

  2.4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66.67%)、培训形式单一(58.33%)、培训内容过于陈旧(47.53%)、重点不突出(31.17%)、内容不实用(28.70%)等,详见图4。



图4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影响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因素

  影响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因素主要有培训费用过高(51.85%)、单次培训时间过长(46.30%)、培训信息获取不及时(41.67%)、培训内容不适合(36.42%)、单位不同意(18.21%)等,详见图5。



图5   影响科技期刊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因素

  3 讨论

  3.1 管理部门对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调查显示,61.42%的科技期刊不重视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52.47%的科技期刊未制定相关培训制度、计划和标准;62.96%的科技期刊未开展编辑培训工作的督查、考核及评价工作,不同性质、地理位置的单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调查结果说明科技期刊主办单位和编辑部对编辑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其单位性质和地理位置无关,值得引起关注。随着期刊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期刊部门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不断节约资源和人力成本,但是不投入过多的资金和人力用于编辑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期刊的发展。

  编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期刊编辑不仅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还需具备编辑学、语言、排版、设计、传播、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仅学历教育所学,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同时,科技期刊编辑多数为非编辑学专业出身,对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了解有限,更需要在后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其宗旨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14]。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编辑业务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提升编辑人员业务能力、促进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推动期刊发展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为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签发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15]明确规定了“出版专业资格获得者应不断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学习和钻研出版专业理论和实务,了解出版行业动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这是国家从政策层面对出版专业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出的强制性要求。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鼓励编辑人员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给予编辑成长和发展的空间,稳定和留住优秀人才,提升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

  3.2 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目前,我国出版专业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缺乏相应的培训方案和教材,考核评价体系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健全,师资力量薄弱等[3,9-13]。本研究也显示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陈旧、重点不突出等是当前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图3),影响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编辑的学习积极性,国家亟待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对于培训效果,仅28.40%的编辑持 “很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态度,50.93%的编辑人员认为参加培训后收获不大。目前,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普遍缺乏新颖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解决编辑工作的实际问题,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培训方式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和网络在线学习方式,缺乏监管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培训效果不理想。本研究调查显示影响期刊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因素为培训费用过高(51.85%)、单次培训时间过长(46.30%)等,部分培训机构商业化目的较强,索要的培训费用过高,偏离了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和初衷;一些培训班安排的学习周期较长,期刊编辑因承担繁重的工作,难以脱身,势必影响其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继续教育培训是科技期刊编辑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有学者指出,应建立合理的编辑继续教育制度、一体化的教育平台,以及“统分结合”的教育模式[3,10];高虹等[6]提出开展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来提升继续教育效果;邵舒扬[13]指出应从思想认识、教学设施、业务素质、政策操作、媒体宣传等方面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情况加以改进。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的主要诉求为:尽快建立规范、系统、完善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合理规划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年资、职称及专业的人员实施分层培训,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编辑人员的多元化需求;要适时更新培训内容,尤其是网上继续教育培训,避免内容过于陈旧;建议搭建合理的继续教育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如慕课(MOOC)、微课等,实现在线学习、专家答疑、双向互动等,充分发挥编辑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目前,各期刊协会、编辑学会、出版机构等每年相继举办多期继续教育培训班和学习活动,为编辑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但培训机构较多,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难以保证培训效果,建议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继续教育平台,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根据编辑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实际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实施分层次培训,做到合理规划,有的放矢,提升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3 科技期刊编辑需转变观念,加强自主学习

  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1,16],本次调查也显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97.53%,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人员占65.74%,科技期刊编辑是一支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队伍。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和变化的时代,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日益频繁,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编辑人员不得不面对的压力和挑战,期刊编辑唯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方能紧跟时代步伐,引领科技期刊快速发展。

  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的政治理论水平、科学文化素养、业务能力等将对期刊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继续教育培训刻不容缓。编辑不能为拿“学分”而被动参与继续教育,应根据自身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工作分工、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因需而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升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14]。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对编辑队伍建设、职业生涯发展等具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长远工作[2]。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强自主学习,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培训班、研讨会等继续教育项目,学习国内外先进出版知识和理念,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进展,借鉴优秀期刊的成功办刊经验,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成长进步。

  4 结语

  中国将于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17],而中国科技的振兴需要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一支高质量的编辑队伍,因此加强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各期刊编辑部及相关主管部门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为其提供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对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尽快建立系统、规范、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和考评体系。同时,编辑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自主学习,采用多种途径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加速向综合性、复合型人才转变,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且纳入对象仅为科技期刊编辑,研究结果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编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值得业界深思和关注。未来将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为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不懈努力。

  致谢 感谢参与此次调研的编辑同仁认真填写问卷,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感谢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期刊分会林琳秘书长和王娟老师对问卷发放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2]杨璐, 彭建, 侍茹 , 等.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28(12):1181-1185.

  [3]单凝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28(4):370-376.

  [4]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EB/OL]. (2010-12-06)[2019-10-20]. 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govpublic/6684/481.shtml.

  [5]范瑜晛, 刘畅, 姜京梅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的适配情况及发展路径[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30(5):518-524.

  [6]高虹, 吴玲, 许宇鹏 .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双元性继续教育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29(7):664-670.

  [7]李晶, 翟自洋, 张铁明 .青年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创新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28(12):1176-1180.

  [8]孙冬花, 朱亚娜, 刘彤 , 等.科技期刊编辑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30(3):300-305.

  [9]彭芳, 金建华, 董燕萍 .学术期刊编辑继续教育改革之我见[J]. 编辑学报, 2015,27(6):602-604.

  [10]唐秋姗, 陈俊国, 罗萍 .科技期刊英文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25(12):1539-1542.

  [11]张雪梅 .出版职业资格续展中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以学术期刊编辑为例[J]. 出版广角, 2014(18):82-84.

  [12]温晓平, 马秋明 .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问题的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 2014(9):38-40.

  [13]邵舒扬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山西科技, 2012(1):27-28.

  [14]周伟 .德国继续教育创新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卫生人才, 2017(12):56-61.

  [15]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EB/OL]. (2008-02-21)[2019-10-20].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govpublic/6682/340.shtml.

  [16]刘晓涵, 张铁明 .部分高校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发展状况的性别差异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27(8):850-856.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 2016- 05- 19)[2019-10-20]. http://www.gov.cn/xinwen/2016-05/19/content_5074812.htm.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