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立足本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好主题出版"海南牌"——以海南出版社自贸港系列图书出版项目为例

2020-06-27 来源:《科技与出版》
  【作 者】杨国祥:海南出版社

  【摘 要】以海南出版社自贸港系列图书出版项目为例,从选题策划、项目运作和实践反思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地方出版社的主题出版应立足本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好地方特色牌。首先,选题策划要算好时间账,做到前瞻性和时效性兼顾。不仅要以时代性引领主题,做好顶层设计;要抓住时机,及时跟进,时效性运筹;还要把握节奏,适时推出,时序性推进。其次,项目运作要以打造图书精品为目标,树立"内容第一"的理念,优化作者资源打造精品;要贴近市场,对接读者,精准化定位;还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强化编校、提高质量。此外,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做好主题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融媒化创新和使命性践行。

  【关键词】主题出版;选题策划;项目运作;实践反思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海南出版社(以下简称海南社)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策划出版了自贸港系列主题出版物。这些图书,及时准确地解读中央战略部署和政策,既服务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政策宣传,又深受读者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海南社自贸港系列图书出版项目为例,从策划和运作两个维度分析主题出版的实践经验,并对其不足进行反思。

  1 选题策划:算好时间账,前瞻与应时兼顾

  1.1 时代性引领:明确主题,做好顶层设计

  主题出版的题材和使命决定了它在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特定的出版活动,主题出版必须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行选题策划。做好主题出版不仅是出版社的责任,也是其光荣的使命。海南社作为地方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的思路是立足本地,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要求,注重差异化选择,从地方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和作出的贡献方面取材,打造特色品牌。出版实践中,我们着力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要读懂大政方针,明确选题方向。要想做好主题出版,首先要提高我们自身的政治意识。只有我们自己先读懂政策,明确自身职责,才能做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出版实践,发挥主题出版宣传主阵地和主流思想舆论引领的重要作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跟中央和省委重大学习活动,密切关注政策,结合省委要求和海南实际深挖选题资源,已成为我们的自觉践行和行之有效的策划理念。

  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为主题出版提供保障。主题出版工程一般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出版社只有从机制入手,做好全社资源的统一调度,从人、财、物及制度上给予立体化保障,从编、印、发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才能确保主题出版的时间和质量。自贸港系列图书的主题出版是海南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一把手工程"。海南社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项目组,由社长部署,分管领导参与,编校、质检、印制、发行等部门积极支持,全力配合。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项目实施的高质量。

  1.2 时效性运筹:抢抓时机,及时跟进

  时效性是主题出版的重要特征。不可预知性选题的主题出版活动,时效性更强。选题策划时应根据时效性强弱统筹安排,把握恰当的时间节点,认真思考和谋划,并付诸实施。对于不可预知性的选题,要迅速出击,组织力量集中攻坚;对于可预见性的选题,要提前谋划,并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对于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包括新理论、新政策或新战略的提出,重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如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时效性极强。我们必须有很高的职业敏感度,快速反应,及时满足读者需求,不然就会错失良机。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大决策一经宣布,海南社迅速反应,快速行动,将相关学习资料汇编成册,编印成口袋书向全省党政干部、大中专学校和中学以上师生赠阅,印发数达60余万册,在全省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4•13"重要讲话)的热潮。

  对于时间节点相对固定的纪念活动等可预见性主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我们的选题策划要有前瞻性。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海南社推出《革新与开放:洞见自贸新机遇》。该书兼顾全面性和专题性,力求全景反映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在过去一年各方面的进展,针对一些重要领域和人们关切的关键问题进行聚焦与深化。这个选题具有可预见性,我们提前半年谋划,根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合理安排,稳步推进,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出版任务。

  1.3 时序性推进:把握节奏,系列推出

  主题出版生命周期较短,一般会经历预热期、发展期、高潮期、余波期等四个阶段。主题图书过早进入市场,可能成为市场预热的"牺牲品"和同类图书的"试验品";太晚进入市场,可能已进入余波期,余量读者很少,可赚取的边际利润就很小。因此,主题出版要打造系列化产品,应根据市场周期的不同阶段,统筹时间,错峰安排,想方设法延长销售期。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要根据市场和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适时上市。对于不确定性类的主题出版,应抢在第一时间,在其他出版社还没来得及行动的时候就出版发行,抢时效,见成效。如关于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材料,时效性要求极强。海南社第一时间出击,突破常规思维,采取了内部印刷、免费赠阅的形式快速将学习材料发放到读者手中,为方便全省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讲话精神提供了及时的出版服务。如果行动慢一点,错过了学习的高潮期,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要打造系列产品,按市场周期时序推进,形成规模效应。主题出版要形成产品线,采用"弹钢琴"的手法,错峰上市,让每个产品的高潮期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借此有效延长产品的销售时间。一般来说,对于确定性类的主题出版,在预热的中后期推出,可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百问》的推出,在全省掀起了一股学习自贸港知识的热潮。随后推出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知识读本》,及时跟进,让这一热潮持续不退。除此之外,海南社还将适时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等自贸港主题图书。

  2 项目运作:对准精字牌,内容与管理并重

  2.1 精品化打造:内容第一,优化作者资源

  主题出版内容至上的特点,离不开作者的学术权威性;导向正确的原则,离不开作者的学术严肃性;读者大众化的要求,离不开作者的表述通俗性。优秀的作者,可以为精品图书的打造提供有力支撑。自贸港系列图书正是找到了合适的优秀作者,为打造高质量的市场图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百问》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知识读本》自首发以来,深受读者好评,多次加印,目前累计发行量已突破40 000册。由此看来,针对作者资源建设,我们应重视以下三点。一是要重视积累作者资源。只有拥有一支高质量的作者队伍,才能为优选作者提供可能。因此,要建立与权威研究机构、部门长期稳定的联系,在积累权威内容资源的同时积累广泛的作者资源。海南社与海南省社科联、海南文联、海南大学、《海南日报》、三沙市政府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作者,为主题出版提供了作者保障。

  二是要根据选题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作者。有了好的选题,要尽可能找知名度高号召力强的高水平作者。作者不仅要有高水平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写作能力,而且要有准确把握选题意图的能力,其写作风格还要能切合读者心理、满足读者品味。

  三是要和作者保持高质量的沟通。这种高质量的沟通不仅体现在约稿阶段,而且要贯穿于组稿和后期编辑加工的整个过程之中。沟通时,要注意尊重作者,讲究方式方法,做到"联系有理,游说有方"。除了积极的线上沟通,还要特别注意多与作者进行当面沟通。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不仅能提高沟通质量,而且可以增进与作者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稳固作者队伍。

  2.2 精准化定位:对接市场,贴近读者

  "一切为了读者。"读者既是图书出版的出发点,也是图书面市后的最终归宿。主题出版因其主题的高大上,往往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其实,主题出版也可以做有温度的出版。主题出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求贴近读者,市场定位要有针对性。只有充分考虑不同读者对象的切实需求,立体化、分众化地思考问题,才能策划出好的选题,为广大读者提供好的精神食粮。

  主题出版要贴近读者,要不断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有针对性地创新选题策划的内容与方式。自贸港系列图书专业性和政策性要求较高,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阅读理解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如何挖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是首要问题。我们只有在捕捉市场真实信息、科学分析市场趋势的基础上深挖特色出版,才能赢得市场份额。例如,因为自由贸易港是个新生事物,读者对其相关知识的了解需求强烈,我们将图书定位为普及型、基础性读物;因为读者不喜欢理论性太强、内容太长的读物,我们即采取问答的形式,或者使用口袋书的形态,侧重案例,增加图片和趣味延伸阅读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示书稿内容;为了给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我们选取读者喜爱的开本,封面设计简约大方,内文版式清新活泼,印刷纸张健视养眼,全系列统一开本、统一风格。另外,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将图书内容以"每日一问"的形式在海南省社科联微信公众号和海南社微信公众号上连载,引发热烈反响。

  2.3 精细化管理:质量管控,强化编校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图书质量如果出了问题,那么图书的权威性就会遭到质疑,图书的发行就会受到致命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出版事故,导致图书下架回收销毁,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只有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把好编校关,才能打造精品主题出版物。

  一是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集中力量办大事,已经成为海南社的共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主题出版项目,全社各部门在精心管理的同时给予鼎力支持。比如,在组织召开大纲审定和审稿专家会议时,总经理办公室、总编室等管理部门负责会场的安排、与会专家的接待、餐饮住宿等服务工作;在书稿审读时,从其他业务部门抽调的经验丰富的编辑参与,编校中心和质检部门也把主题出版项目作为重点项目予以支持,优先安排书稿的审校;在图书上市发行阶段,全社员工积极参与图书活动,营销部门积极做好线上线下的推广服务。

  二是严格审稿,强化编校。我们将起点前移到图书策划编写阶段,项目组多次召开专题审稿论证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百问》一书就专门召开了8次审稿论证会;在编辑阶段,增加校次,加大审稿力度。《走向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十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一书的校对达9次之多,向10多位专家征求意见,书名先后更改5次才最终确定;在发行阶段,仍注意收集读者反馈,及时修订和优化书稿内容,在重印时予以修改。

  3 实践反思:发力创新点,使命与呼召同行

  3.1 新形势挑战:数字时代,数字转型

  随着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的5G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出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更喜欢方便快捷的手机阅读,更喜欢碎片化的微信体阅读。在自贸港系列图书中,我们虽然在微信公众号里连载了部分内容,但对内容的深度加工还很不够,离满足读者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面对数字化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在做好线下主题出版物的同时,要积极抢占网络阵地。目前,我们正在尝试将书稿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改编,将其录制成音频文件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发布。此外,还可以对书稿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开发电子音像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制作成U盘书、视频书、电子书、有声书和数据库等。

  3.2 新媒介融合:融媒智造,融合发展

  媒介融合,融媒化发展是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将主题出版的影响力扩展至网络空间,已成为出版社巩固阵地、履行职责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顺应互动化、社交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多媒体形式展现主题出版物。反思自贸港系列图书的出版,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二维码插入相关视频,制作成视频图文书;可以利用三维码打造融媒书,读者不仅可以沉浸式获取相关知识,而且可以与之互动;可以邀请作者或相关专家对图书内容进行讲解,录制视频,利用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另外,图书营销中也应注意采取新媒体手段,扩大主题出版的影响力。

  3.3 新时代呼召: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主题出版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海南社来说,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始终是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光荣使命,也是海南出版与海南省委省政府宣传工作紧密融合的必由之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多更好的主题出版物提供智力支持。反思自贸港系列图书的出版,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全省上下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之际,创新思路,继续深耕自贸港系列图书的出版,推出更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精品图书,宣传我国自由贸易政策,最大限度凝聚共识,为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自由贸易港系列读物的重要出版阵地添砖加瓦。

  4 结语

  做好主题出版,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本地,实施差异化策略,打好地方特色牌。在选题策划中要注意时代化引领、时效性运筹、时序性推进,项目运作要做到精准化定位,精品化打造、精细化管理。自贸港系列主题图书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得益于选题策划的前瞻与应时兼顾、项目运作的内容与管理并重,更得益于全社上下的紧密配合。面对主题出版数字化和融媒化的发展趋势,如何牢记使命,创新内容与形式,出版更多更好满足市场和读者需求的精品出版物,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自贸港系列图书已从选题发展成一条产品线,成为海南社的重要板块,我们将进一步创新策划,将其打造成主题出版的"海南品牌"。

  参考文献

  [1]宋思佳,陈前进,吴月淋.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8(4):6-12.

  [2]唐立馨.贴近生活,引导读者,培养新知:浅谈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与运作[J]. 出版广角,2016(7下):30-32.

  [3]陈光耀.试议新时代主题出版精品的打造[J]. 中国编辑,2019(6):61-64.

  [4]陈兴芜.地方出版社如何做好主题出版[J]. 出版广角,2019(21):27-30.

  [5]王振宇,郝文辉.新时代主题出版使命解读[J]. 中国出版,2019(21):29-34.

  [6]杨国祥.新时代主题出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浅析[J].出版广角,2020(3):22-24.

  [7]李媛.主题出版中的互动数字叙事策略[J]. 科技与出版,2018(11):93-99.

  [8]李建红.主题出版的作用、功能与使命[J]. 出版发行研究,2019(12):70-73.

  [9]胡艳红.主题出版的精品打造:深度化、生动化、市场化、国际化[J]. 出版广角,2018(3下):9-11.

  [10]谢清风.新时代主题出版发展策略探析[J]. 中国编辑,2018(6下):10-14.

  [11]肖林霞.论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及创新[J]. 出版发行研究,2015(12):15.

  [12]金鑫荣,卢文婷.主题出版的精品化战略[J]. 现代出版,2018(6):47-50.

  [13]刘军.新时代中国主题出版的本质属性及实践路径[J]. 科技与出版,2018(4):13-1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