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云技术助力医学期刊数字化转型

2020-06-23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晓雪 实习记者 孙夏

  为应对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发展的需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加速推进数字化、集约化进程,面向个人用户开展“PC端+手机端+手机APP+第三方APP”的多终端阅读体系,并为机构与合作商提供全文阅读服务,实现数字出版全面转型,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实现全方位内容传播手段的学术期刊社。近日,本报记者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新媒体部主任沈锡宾编审进行了采访,探究该社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成就。

  从0到1的突破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是以编辑出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各类医学期刊为主要任务的医学期刊专业出版机构。目前杂志社拥有期刊187种,包括纸质、电子、视频三种期刊类型,涵盖生物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在内的37个学科,形成了学科分类体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认为是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有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

  “据最近的数据显示,爱思维尔、WILEY等学术出版商超过七成的收入都来自数字化服务。对于我们而言,如果还在追求纸刊销售的增长或者与纸刊相关的销售增长如广告增长,已不现实。”沈锡宾告诉记者。在期刊商业模式改变、纸刊销售整体乏力、传统收益断崖式下跌的现实背景下,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决定投身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出版平台。

  “过去的6年我们做了很多艰苦卓绝的工作。”谈及期刊转型从0到1的突破,沈锡宾充满感慨地说道。“早期,绝大部分学术期刊都会把数字版权全部卖给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公司。从6年前开始,我们立足国内科技期刊现状,着力打造数字化生态链。”据了解,目前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已经完成了面向手机端、PC端、手机APP和第三方APP的多终端阅读体系的搭建。

  2019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突破技术壁垒,充分整合并深度挖掘已有的学术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知识库产品,逐步实现从传统内容服务向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转型。

  基于“云应用”,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接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和知识搜索引擎,实现信息同步,资源互联,预计收录300种优质中英文医学期刊。“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接收国内最优质的医学期刊,成为医学领域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交流平台。”沈锡宾说。

  “万方和知网可以无缝衔接我们的数据库来访问全文,国内像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也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访问我们的全文。此外,我们还与Scopus、PubMed等国外数据库进行了链接。”沈锡宾举例说。据记者了解,该数据库获利已占杂志社利润的30%,对于中国医学会杂志社来说,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良性、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节点。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离不开“云技术”的应用。2016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通过层层测试和挑选,最终确定了亚马逊云服务(AWS)作为云服务提供商。“我们选择AWS是经过多方面考量的,首先在内容支持方面,可以让杂志社更注重内容,而非基础建设。AWS的敏捷性可以让我们快速构建新的业务,同时AWS智能化工作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全球覆盖,灵活访问。最后,AWS按需付费的定价策略,能够让我们较好地控制成本。”沈锡宾告诉记者。

  2019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选择了华讯网络作为出版社MSP(管理服务提供商)的支持团队,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MSP托管运维服务。“截至2020年4月,我们已经完成了基于AWS网络架构的改造,未来还将基于华讯、AWS给我们的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来建设、推动我们整个网络的进一步升级和改造。”沈锡宾说。今年5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

  搭建数字出版一体化解决方案

  从2018年开始,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数字化转型开始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并将其称之为数字出版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平台实现内容采编发的全流程。

  所谓数字出版一体化解决方案,是近年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以集约化发展为方向打造的期刊内容的采编生产、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发布和运营的一体化集成平台。实现了采编工作、内容生产、管理过程、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的数字化,是杂志社尝试构建的一个基于医学专业领域期刊群的综合性出版平台。

  2019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打通了基于云的结构化生产路径,“全部基于云端的模式,是整个学术出版领域的一个愿景”。沈锡宾说。“当下,中国政府部门和主管部门希望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在国内培养几家具有集约化规模的学术出版商,去跟国外平台进行同台竞技。”

  从现状来看,中国的学术期刊出版像一个“小舢板”,力量分散。“我们做过调研,国内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普遍的情况是一个主办方平均拥有1.7种杂志,小散弱是学术期刊出版最大的问题。”沈锡宾告诉记者。他认为只有将国内的优质医学期刊或者科技期刊整合为一家出版商,并形成一定的内容规模,才有可能与国外的“坚船利炮”进行抗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未来也将向云端生产为代表的国际化数字出版趋势看齐,持续改造数据生产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字化建设的价值与作用也被极大地凸显出来。疫情暴发初期,为了让科研人员更快获得新冠肺炎相关数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1月31号免费开放了34种和新冠肺炎相关的医学期刊资源,涵盖呼吸、检验、放射、影像等相关领域的期刊,供科研人员免费阅读。2月15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联合各部委将最初的新冠肺炎防控和诊治专栏升级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截至6月9号,该平台已收录文章1000余篇,总阅读数超314万次。“后疫情时代,我们将基于疫情期间新冠肺炎平台积累的网上优先出版经验,落实网上优先出版平台的常态化,搭建系列期刊优秀科研成果集中优先发布平台。”沈锡宾告诉记者。

  “除了自建平台,我们还会通过元数据交割的方式向国内外其他平台提供数据支持。目前我们已向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图公司‘易阅通’平台等提供数据支持。”沈锡宾介绍说。

  “把数据沉淀成知识,是数字化转型最高的境界。”沈锡宾坚定地表示,“2019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转型,下一步将为知识服务转型做铺垫”。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