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在工作实践中提炼论文精华

2020-06-2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杨敏珊
  在本期“红沙发”公益分享会上,聆听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发表的“出版社编辑如何写学术论文”主题演讲,让我倍感亲切。

  编辑是一门边缘学科。入行之初,一本本专业期刊就成了我高效学习出版科学、了解最新专业成果的重要渠道,也希冀着哪天可以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但从工作实践到发表论文之间总像是隔着一条大河,难以跨越。

  一天,无意间看到一则中国编辑学会年会的征文启事。那一届年会的主题是“适应新形势,探究编辑新规程”。于是我结合在编辑引进版图书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撰写论文《在编辑规程若干条款中增强引进版图书规范的建议》,鼓足勇气向学会投稿。出乎意料的是,这篇论文不但入选了年会论文,而且我还被邀请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参加中国编辑学会年会的既有出版界的老专家,又有各家出版社的中青年骨干,通过交流,使我在编辑理论研究和编辑实务方面都获益匪浅。我进一步思考有效控制引进版图书质量的方法,完成论文《浅议引进版图书的质量控制问题》,发表在《编辑之友》上。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也让我明白了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才能写出好的学术论文。

  从繁琐而细致的编辑案头工作中寻找论文题目。例如,在编辑幼儿园教材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编辑工作跟导演工作非常相似,一个好的文学作品要经过导演的精心演绎才能打动观众,一本好的书稿也要经过编辑高水平的再创造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图书编辑既要严格遵照作者的创作思路编辑加工书稿,又要深入到作者和读者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去“体验生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再创造能力。于是我就写了《编辑工作中的形象演绎》,发表在《科技与出版》上。

  从编辑事务工作中寻找论文题目。例如,作者资源的积累是编辑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根据编辑自身的特长和人际关系、知识素养、社会经历以及图书策划的实际需要去联系作者,如何准确物色立项选题的作者,如何聚集作者资源,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学习优秀编辑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完成了论文《谈谈图书作者资源的开发和维护》,发表在《科技与出版》上。

  从走出去工作中寻找论文题目。受电影《无间行者》的启发,我思考提纲式版权输出方式的可行性。《无间行者》是美国好莱坞根据香港电影《无间道》重拍的。该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等4项大奖。当初在决定重拍时,并不是直接采用原剧本,而是在保留原剧本提纲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的现实进行补充改写,使其更加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成为优秀的版权输出范例。我从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提纲式版权贸易的可行性,撰写论文《提纲式版权输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发表在《科技与出版》上。

  从编辑全程策划工作中寻找论文题目。例如,我观察到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重要历史人物的周年纪念、当代重大事件的周年纪念,都会引发一轮出版风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图书,只要围绕周年纪念事件做好图书的策划、营销宣传工作,就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是我撰写论文《浅议周年纪念事件图书策划与营销》,发表在《出版发行研究》上。又如,在中国编辑学会以“编辑与文化”为主题的年会上,我宣读了论文《新时期编辑文化创新意识刍议》,提出文化创新意识要贯穿编辑工作全过程,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获得优秀论文奖,被收录在《编辑文化论》中。

  每一次撰写编辑学术论文都是一次艰辛的过程,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实践进行抽丝剥茧、提炼升华;每一次完成学术论文都是对自己编辑工作的促进,让我心怀目标、稳步向前。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出版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