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影响,书店的线下流量一度陷入了困境,线上的直播成为一大批书店激活流量的“法宝”。直播带货、直播逛书店,各家书店想尽办法寻找与直播相融的切入点。
很多人将直播这种形式归结为今年因疫情而起的特殊情况,在南京先锋书店品牌运营部经理李新新看来,这种看法并不全面。“总体来看,直播是商业体线上营销发展的手段之一,疫情发生之前就有很多书店外的行业在做,在书店行业的火爆,只是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被引爆,关于直播的思考和行动,我们书店业要做的还有很多。”
拉近书店与读者的距离
疫情期间,南京先锋书店或策划、或参与了多场“跨界直播”,如在3月9日参加了单向空间联合淘宝直播、薇娅共同发起的“保卫独立书店”直播企划:南京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与杭州晓风书屋创始人朱钰芳、重庆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等多家书店创始人,共同为书店发声,呼吁公众关注实体书店的生存。4月30日,资深媒体人白岩松连线钱小华,探讨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解读实体书店的社会价值与精神向度,了解先锋书店作为一家独立书店的态度与坚守。
南京先锋书店所做的这些直播,似乎并不像现在大家普遍在做的直播那样,是为了“带货”,而是更多地思考书店的生存。李新新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解释,南京先锋书店直播的愿景,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分享、讲述书店的真实生态、故事,让大家了解目前书店的生存状况,以此呼吁大家来关注实体书店的发展,不仅能够引起行业内的思考,也希望更多普通读者也能够思考这个问题——“书店于我的意义、我能为书店做些什么”。
“读者会在后台告诉我们,通过直播感觉离书店更近了,因为很多读者平时光顾的是离自己较近的书店,也就只能看到一两家书店,通过我们的直播知道原来先锋还有这么多家书店,知道了书店背后有这么的故事,还可以与书店创始人通过屏幕对话,对书店更多了一份感情。”李新新说道。
诚然,尽管直播能够为书店带来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却可以迅速拉近书店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不在书店中却也能与“书店在一起”,这是直播可以提供给书店的“借力点”,南京先锋书店也更希望借助直播的“长触角”为行业带来更多有益、长效的影响。
为书店跨界提供更多可能
直播其实是一个线上和线下打通的过程,当下很多人视其为营销“风口”。李新新认为,还需要根据不同书店的情况来看待这一观点。对于很多行业来说,直播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业态”了。“书店同样是商业体,其实在直播赛道上的起步已经有些晚了,我们要加速去寻找适合自己书店的直播形式,要借力于新的形式,帮助书店发展得更好,而不是被迫发展。让读书以更普遍的方式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读书就和直播一样,是我们身边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样的健康心态,才能促使阅读文化普及,帮助书店更好地发展。”
李新新发现,直播对于书店而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跨界联动作用,能够请不同的人来到直播间谈与书店、阅读的故事,连接多种文化形态、打破书店的次元壁,让更多人能够与书店对话。不过李新新也对记者坦言,目前书店直播间最缺少的就是流量。“疫情的危机,暴露出了我们此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推着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名人进入我们直播间,带来了短时间的流量,那么脱离他们之后,我们自己怎么成为流量体?先锋书店还在寻找更为清晰、有效的图书直播内容,以留住读者,相信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我们的战斗力也会增强。”
“像在线上重建一家书店”
“直播就像在线上又建了一家书店。”李新新说,不管是展示型直播还是带货型直播,想要做得好,都需要下苦功夫,在直播的时候,关于展示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认真考虑,因为直播就是从零开始建立一家书店的网络形象,甚至在不同平台直播都需要重新调整内容策划,一个直播选题策划,南京先锋书店的团队短则提前一周,长则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有时候手机镜头前是一个人,但是镜头背后其实站了是一大堆人。”李新新笑着说。
当然,压力也是有的,当书店进入平台,那么面临的就是所有行业的“流量”竞争,要用最精彩的内容,吸引用户眼球,在线上发展的不断摸索中,李新新也看到了先锋书店焕发出了一种新的生命力。“每个书店要找到一条自己的路,内容、形式都要足够有趣,各种形式都要敢于尝试。”
有时候直播结束,李新新还会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今天直播的不足,需要调整的地方。“不停地总结、改进,才能进步。”李新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