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生命教育网主编曹专长期致力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推广,他多次走进学校,参与编写了生命教育系列教材、读本,策划出版了《生命教育引论》《生命校园:中国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等书籍。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教学开展与教材编写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曹专,请他为出版业助力生命教育“出谋划策”。
生命教育是一门系统课程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您如何定义生命教育?
曹专: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关于生命、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它涵括了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过程与方法、教育的形态与样貌四个层面。狭义的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也就是说关于生命本身的知识就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和学习内容,它可以形成一门系统的课程。
一切关于生命的知识都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分布在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国家课程体系当中。但是,青少年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校课程设置的总量也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习最优化,避免重复与低效,系统设计生命教育内容就很有必要。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青少年进行的生命教育涵盖哪些内容?
曹专:生命教育的内容既要服务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全面发展,也要聚焦生命中的核心主题与人生要事。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要强调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内容可以涵盖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成就生命、敬畏生命等方面。
珍爱生命就是要让青少年懂得生命弥足珍贵,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学会维护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尊重生命就是以平等的眼光包容差异,接纳不完美,设身处地理解对方。欣赏生命就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发现生命的多样与美好,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光彩与乐趣。成就生命就是超越自己,成就他人,服务社会,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敬畏生命就是对生命世界永怀敬畏之心,学会与大自然、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处,学会谦卑地倾听不同的声音。
生命教育教材应有独特气质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目前我国生命教育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
曹专:据我的观察和调研,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有专题讲座、校本课程、学科渗透、班会活动等多种途径,其中涌现出了一些杰出的探索者。但是,目前生命教育的专业师资依然缺乏,生命教育得以实施主要是通过心理教师、班主任等群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开展生命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尤为重要。我国生命教育教材建设整体情况如何?
曹专:随着生命教育受到重视,国内已经出现了多个版本的生命教育教材。这些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横向整合的模式,依据编者的设计思路和教育部相关文件,整合了“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它们的优点是博采众长,比较系统。它们的缺点是生命教育的特色与气质不明显,就好比一个书法家,临摹了这个体那个体,却不能形成自己的体,缺乏独特的气质与魅力。面面俱到的弊端就是难以独当一面,没有气贯长虹直抵人心的力量。
出版相关读物须调研先行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您认为出版业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曹专:出版社在推广、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我观察,几乎所有的生命教育教材都是出版界组织编写的,这里面有经济因素的驱动,但它客观上促进了生命教育的系统实施。出版社在推动生命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不断推出优质的生命教育图书,但是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做一些调研和教师培训工作。比如接力出版社和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一起在做中国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调查,这对于了解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少年儿童的安全问题是有价值的。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协会日前发布“生命教育主题”优秀童书书目,涵盖47种绘本、小说、科普图书等。您对此如何评价?
曹专: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既能帮助人们甄选优质的图书,也能引发更多人关注生命教育。我觉得可以秉持人文性、经典性、趣味性等原则,选出青少年真正爱读的经典生命教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