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纺织期刊评述

2020-06-21 来源:《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 者】吴川灵:东华大学出版社

  【摘 要】介绍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纺织期刊并作了评述。我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纺织期刊有80余种,其中行业组织出版30余种,企业出版50余种。刊物内容涉及纺织原料、纺纱、织造、印染和服装等。对其中的12种重要期刊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结果表明: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期刊数量较多,刊物带有行业组织和企业的显著特点。这些刊物为我们进行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史、科技史、出版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关键词】纺织期刊;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企业

  对于我国近代纺织期刊,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关注并进行了探讨[1-1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代纺织期刊有200种左右。刊物类别可分为纺织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和综合性5类,出版者有官方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学术团体和杂志社等[9]。纺织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物是指由纺织工业行业组织与纺织企业或下属部门出版的刊物。我国近代纺织期刊对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行业组织和企业出版的刊物也功不可没。

  一、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纺织期刊概述

  本文叙述中国近代的时间概念为1840年至1949年。我国近代行业组织和企业出版的纺织期刊具有相当的规模,有刊物80余种,其中行业组织30余种,企业50余种。这些刊物分布于纺织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和综合性全部5个类别中(综合性类包含了纺纱、织造、印染等内容)。其中纺织原料类近20种,由与蚕丝、棉花等原料相关的行业组织和企业创办;纺纱织造类、印染类、服装类、综合性类共60余种,由与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相关的行业组织和企业出版。行业组织和企业刊物的出版地分布于上海、江苏、天津、山东、北京、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刊物的创办时间也从20世纪10年代延续至40年代末。

  表1列出了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创刊时间较早,或出版时间较长,或出版者较有影响的主要纺织期刊30种。


表1  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主要纺织期刊
编号 刊名 创刊年份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者类别
1 中国蚕丝业会报 1909 中国蚕丝业会 东京 行业组织
2 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 1919 华商纱厂联合会 上海 行业组织
3 广西棉业促进会季刊 1920 广西棉业促进会 南宁 行业组织
4 上海华商棉业公会周刊 1921 上海华商棉业公会 上海 行业组织
5 棉业汇刊 1922 天津棉业公会 天津 行业组织
6 全国棉场联合会丛刊 1923 全国棉场联合会 南京 行业组织
7 恒丰周刊 1924 恒丰纺织新局周刊社 上海 企业
8 上海北区丝厂第六业务工会半月刊 1927 上海北区丝厂第六业务工会 上海 行业组织
9 无锡县丝厂职工联合会会务月刊 1929 无锡县丝厂职工联合会 无锡 行业组织
10 人钟月刊 1931 申新纺织公司第三纺织厂人钟月刊社 无锡 企业
11 湖南第一纺织厂年刊 1931 湖南第一纺织厂 长沙 企业
12 拂晓月刊 1932 上海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拂晓月刊社 上海 企业
13 苏纶半月刊 1932 苏州苏纶纺织厂苏纶学术会 苏州 企业
14 励进月刊 1933 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励进月刊社 常州 企业
15 染织纺周刊 1934 上海机器染织业同业公会 上海 行业组织
16 绸缪月刊 1934 上海绸业银行 上海 企业
17 朝气 1935 申新纺织公司第四纺织厂 武汉 企业
18 棉市周报 1938 金城、通成、诚孚、联合棉业调查所 上海 行业组织
19 锡毅 1943 无锡新毅一厂学员自治会 无锡 企业
20 青纺 1946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 青岛 企业
21 中蚕通讯 1946 中国蚕丝公司 上海 企业
22 西服工人 1946 上海市西服业职业工会 上海 行业组织
23 缫丝工人 1946 无锡县缫丝业产业工会 无锡 行业组织
24 纺建 1947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上海 企业
25 纺织建设月刊 1947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纺织建设月刊社 上海 企业
26 棉布月报 1947 上海市棉布商业同业公会 上海 行业组织
27 上海市丝光漂染业职工会年刊 1947 上海市丝光漂染业职工会 上海 行业组织
28 劳动周刊 1947 无锡县棉纺织业产业工会 无锡 行业组织
29 棉纺会讯 1948 苏浙皖京沪区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 上海 行业组织
30 染声月刊 1949 上海市染坊业职业工会绸布支部 上海 行业组织
  注:表中未列入调查报告、年报、特刊、纪念刊、专刊、专辑等出版物信息。

  二、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重要纺织期刊

  以下就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重要纺织期刊,根据创刊时间先后作一介绍。

  (一)行业组织出版的纺织期刊

  1.《中国蚕丝业会报》(1909年创刊)(图1)



图1《中国蚕丝业会报》封面

  1909年(清宣统元年),浙江留日学生倪绍文、朱显邦等人,在日发起组织“中国蚕丝业会”,于1909年8月在东京出版该刊,向国内发行,双月刊。内容主要论述中外蚕业形势,介绍有关蚕业各项科学知识和实验成绩报告等。首期有驻日大使胡惟德的《发刊叙言》,并有浙江蚕学馆及林太守迪臣之写真等。刘先椆在《发刊词》中说:“蚕丝业有独立科学之价值即如彼,而与各科学与国家之关系复如此。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有蚕丝业会之组织,而斯报之所为作也。”

  刊登的文章有《上农商工部请设中央蚕丝会条议》《中国蚕丝业教育普及之捷法》《蚕种制造之要点》《秋蚕整理》《预防蚕病法提要》《蚕体病理学讲义》《蚕体解剖学》《柞蚕及柞蚕丝》《中国蚕丝业之感言》《上粤省劝业道陈改良蚕业意见书》《上川督蚕业政策书》《桑园开垦及桑园速成法》《桑树培养法》《蚕种优劣鉴定法》《中国农桑纪要》《制丝业之经营》《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蚕业近况调查报告》《中国蚕丝业教育论》《两广蚕业谈》《世界蚕况》等。

  2.《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1919年创刊)(图2)



图2   《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封面

  该刊于1919年9月在上海创刊,1934年2月停刊,共出版12卷,由华商纱厂联合会编辑并发行。先为季刊,自1931年第9卷起改为半年刊,刊名也改成《华商纱厂联合会半年刊》。刊物主要登载与纱厂有关的纺织方面的研究文章和消息,栏目有《文牍》《议案》《各厂消息》《植棉纪事》《会议记载》《社说》《各国纺织界消息》等。在《本报发刊缘起》中,编者说:“世界文化之进步,报章组织,实与有功。……吾国此种记载,曾不数觏,于棉业尤属创举,区区之志,将以本报论述世界变迁大势,国内需给情形暨夫弊宝所在,改良所急,学理技术之研求,调查讨论之资料,凡关斯业,必期网罗而毕举之以成斯界公言。”

  刊登的文章有《振兴棉业刍议》《英美纺纱机器之比较》《我国纺织业之前途及其当前之大敌》《中国棉业之外人观察》《纱厂计划要略》《浆纱略说》《机械:排列纺纱机械之管见》《试验室管理法》《社说:提倡植棉之必要》《织物考验法》《染色工厂用水》《纱厂改良工务策》《纺织工场空气之调节法》《美棉品级长度之标准》《棉纱强力之求法》等。

  3.《染织纺周刊》(1934年创刊)(图3)



图3  《染织纺周刊》封面

  该刊于1934年创刊时名为《染织周刊》,1935年8月改为《染织纺周刊》,由上海机器染织业同业公会主办,1941年8月停刊,1947年12月由《纺织染月刊》继承。刊物以研究学术,讨论意见,传递消息,交换知识为宗旨,探讨纺织印染技术及组织管理,分析市场产销状况,改进业务工作。栏目有《学术》《特载》《小言》《调查》《消息》。在《发刊词》中,编者说:“上海市机器染织业同业公会诸同人,于团结同业改进业务之余,对染织文化有所努力……今社中同人,见于染织纺三部工程,在棉纤维工业上有不可分离之价值,颇以染织为未足,决扩大范围,增加纺部,改名染织纺周刊。”

  刊登的文章有《介绍云南的染织业》《麻纺绩之研究》《人造丝及其织物之进口》《人造丝与他种纤维之混合织物的简易染色法》《最新式高超大牵伸单程粗纺机》《牵伸分配与原棉之关系》《纱罗织物之提花装置》《改良钢筘之研究》《电解漂白液应用之得失》等。

  4.《西服工人》(1946年创刊)

  该刊于1946年8月在上海创刊,出版至同年12月第5期,由上海市西服业职业工会编辑并发行,月刊,属于20世纪40年代工会刊物。其办刊目的是反映会员工作生活,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刊物内容有评论文章、生活素描、文艺小品、会员通讯等。

  刊登的文章有《团结就是力量》《英雄不论出身低》《增进会员福利,举办福利事业》《福利委员会工作计划》《十一月工资:生活指数》《犹太商号工人工资应该怎样计算》等。

  5.《棉布月报》(1947年创刊)

  该刊于1947年8月在上海创刊,1948年8月第8期停刊,由上海市棉布商业同业公会编辑并发行,月刊。刊物是该会以“沟通意志增强团结,交换学识改进业务,培养道德提高信誉,集中力量共谋福利”为使命,谋求会务的进展而出版的,主要内容为本会工作报告、会务报告、通告,以及报道市场一月来的市价概况等,刊物栏目有《法令章则》《会务报告》《通告》《言论》《抗战诗史》等。

  刊登的文章有《本会组织概况暨会务报告》《办理申请发还劫余纱布之经过》《本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纪录》《本会市场卅七年七月份棉布价格表》《对于棉布业之回忆与希望》《物价趋势与棉布市况》《对于现行捐税的一点意见》《八一三沪上悲战》《七七事变抒感》等。

  6.《棉纺会讯》(1948年创刊)(图4)



图4  《棉纺会讯》封面

  该刊于1948年8月在上海创刊,1948年12月第1卷第9/10期停刊,由苏浙皖京沪区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编辑并发行,半月刊。该刊内容以研究纺织经济,发表短评,报道会务动态及会议纪要,并提供有关研究参考的资料为主,还刊有公牍、法令、通讯及有关棉纺业方面统计的调查资料等。栏目有《专论》《会务动态》《会议记录》《会员简讯》《公牍》《调查统计》《新闻点滴》《附录》等。在《创刊辞》中,编者说:“将以纺织界之大团结,迈进于工业建国之大目标,则兹刊问世,虽云对内发行,而映一种事业进步之新动向,……公报性质,难语精彩,但冀于平凡中求充实,恒久中求进步。”

  刊登的文章有《中国棉纺织工业之远景》《中美棉纺织厂工人效率之比较》《国棉联购问题》《上海市各会员厂减工状况调查统计》《半月花纱布商情统计》《渝市棉情之观察》《积极筹组外销机构》《申新拓展纺织研究》《筹建纺专新校舍》等。

  (二)企业出版的纺织期刊

  1.《恒丰周刊》(1924年创刊)

  该刊于1924年11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2月停刊,由恒丰纺织新局周刊社编辑并发行,周刊。刊物主要论述改良棉纺织技术,制定各部门工作法,管理纱厂,训练工人,改进生产工艺等,其中有中国纺织业与英、美、日商生产的锭子总数统计,并刊登海外珍闻、时事感言、文艺作品及随笔。

  刊登的文章有《中国之纺织业》《我国古代工业》《保全摇纱机之管见》《服务纺织厂者之要件》《纱厂消防法》《纺织工厂出品与原料及管理技术之关系》《纱厂适用羊皮之研究》《论纺织各机宜有历史纪录之必要》《实用布厂管理法》《皮罗拉制作法》《织厂能率增进法》《牵伸论》《纱厂采购棉花之先决问题》《清花部工作法概要》《混棉工程上之要项》《纺机零件配置之管见》《论经纱马力与弹性之重要》《纱厂原动力问题之商榷》等。

  2.《人钟月刊》(1931年创刊)(图5)



图5  《人钟月 刊》封面

  该刊于1931年9月在江苏无锡创刊,由申新纺织公司第三纺织厂人钟月刊社出版,月刊。刊名中的“人钟”,为该厂棉纱产品商标。刊物“以研究纺织学术及谋工务之改进为宗旨”,刊登纺织界的评论及重要消息,纺织科学理论及技术的研究文章,译述东西各国的纺织书籍以及有参考价值的各种图表和照片。

  刊登的文章有《发挥效率为纺织业唯一要素》《欲纺织业之发展全在认真》《对于国内棉产改进之我见》《经纱浆糊材料之检查法》《精纺部回丝之成因及其减少之方法》《改良粗纺机上筒管齿轮之解说》《棉纺机上罗拉负重之算法》《粗纺及精纺机断头之原因之调查法》《整经机之制动装置》《防止清花机产生过分下脚之新方法》《意外牵伸之小研究》《纱之支数与其直径之关系》等。

  3.《拂晓月刊》(1932年创刊)

  该刊于1932年5月在上海创刊,由上海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拂晓月刊社出版,月刊。刊物提倡国货,研究印染工艺,介绍织物印花历史,刊登有关色彩鉴赏力和染色用水等方面的论文,并有小说、散文、剧本、笔记等。

  刊登的文章有《机器印花工程》《印花法》《织物印花之由来及其所负之使命》《染色用水》《制造煤焦油染料的发展概略》《织物印花历史》《色彩之鉴赏力》《湖州蚕事种种》《吴兴丝织业之概况》《提倡国货之三要点》《论生产》等。

  4.《苏纶半月刊》(1932年创刊)(图6)



图6《苏纶半月刊》封面

  该刊于1932年在江苏苏州创刊,由苏州苏纶纺织厂苏纶学术会出版,半月刊。该刊旨在交流知识、研究技术、改良工作、促进生产,刊载有探讨纺织技术的文章,并有科学管理、工务研究、技术问答等内容。

  刊登的文章有《和花清花消防方法》《精纺机缩度实验及计算》《梳棉机隔离之重要及校准动作时之注意》《棉纺梳棉部技术问答》《对于消防之意见》《工务研究》《工人能力与生产效率》《实施科学管理之前应有何种准备》《职工精神》《工厂服务人员应有的责任》《为有志扩大实业者进一言》等。

  5.《中蚕通讯》(1946年创刊)

  该刊于1946年10月在上海创刊,由中国蚕丝公司出版,1948年12月停刊,双月刊,多有两期合刊情况。刊物登载探讨我国蚕丝业发展的文章,介绍国内外蚕丝业动态,报道中国蚕丝公司业务情况。内容侧重蚕丝统计资料和国内外消息,供从业人员参考。

  刊登的文章有《复兴当前中国蚕丝事业之展望》《我国今后蚕丝政策之商榷》《当前我国蚕丝产销事业应有之动向》《一年来之蚕丝贸易》《中国蚕丝事业之回顾与展望》《我国蚕丝业界对人造尼龙应有之认识》《提高蚕种品质》《广东丝绸业一斑》《上海丝市一斑》《抗战期间全国蚕丝业损失调查近况》《我国丝业复苏前途颇可乐观》《世界蚕丝市场之概况》等。

  6.《纺织建设月刊》(1947年创刊)(图7)



图7《纺织建设月刊》封面

  该刊于1947年12月在上海创刊,1949年4月停刊,由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纺织建设月刊社出版,月刊。刊物以建设发展我国纺织业,切磋纺织工艺为目的,刊登有关纺织染整工业的学术专著和译述,纺织界消息及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等,提供给纺织业界作参考。其中《纺建公司技术研究班特稿》特色栏目是其一大特色,并有许多关于纺织各行业和地区的综述文章。

  刊登的文章有《纺织研究事业之借镜》《值得提倡的纺织研究事业》《我国纺织教育之展望》《中国棉纺织业之演进》《历史悠久之丝织工业》《人造丝工业的概况》《我国柞蚕丝业的回顾》《我国绢丝事业概况》《浙江省的蚕丝业》《无锡纺织工业之调查》《上海内衣织造业》《香港棉纺织工业近貌》《巴西之蚕丝业》《印度之纺织工业》《织物染印小史》《人造丝的发源小史》《拒水织物的化学进展》《纺建式大牵伸》《葛明松君自动布机反序装置的发明》《棉卷黏连病之处理》《论梳棉机之除尘力》等。

  三、中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纺织期刊的特色

  (一)刊物数量多、内容宽、分布广、时间长

  我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刊物数量众多,与学校、学术组织和杂志社出版物的总和不相上下,也能与官方机构的出版物数量相媲美。刊物内容丰富,涵盖了纺织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和综合性等类别。而官方机构的刊物则多集中于原料这个单一领域。出版区域也很广,分布于全国各地。刊物的创刊时间也从20世纪初开始,延续到10年代、20年代、30年代,直至40年代末,时间跨度较长。这是因为纺织科技属于应用技术,直接运用在纺织工业生产中,也即体现在众多的纺织生产企业中,包括原料的生产、纱线的生产和织物的生产,直至服装的生产。可以说,大批的纺织企业是庞大的纺织工业的主力军,而在它们基础上产生的行业组织则是如影随形,不可分离。

  (二)反映纺织企业的特点

  正是由于这些刊物是由行业组织和企业编辑出版的,它们的身上就深深打下了企业的烙印。行业组织的刊物,多刊载该组织的报告、通告,本行业的法令、要闻,市场的行情、统计资料,各厂的动态、消息,还有会讯、电讯等。工会办的刊物体现了工会特色。工业企业的刊物则聚焦于沟通信息,改良工作,促进生产,管理企业,培训工人,交流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制定部门工作规则,另有工务问答、厂务会议记录等。商业企业也不例外。因为这些内容是企业迫切需要关心和解决的,也是它们加入行业组织的初衷。这些行业组织和企业的所思所想理所当然地体现在了刊物的字里行间,也形成了刊物的特色。

  (三)出版者以有影响的行业组织和企业居多

  办刊的行业组织和企业多是在业内较有影响的组织和知名企业。出版《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的华商纱厂联合会,于1918年3月成立,是全国性棉纺织行业组织。张謇为会长,聂云台为副会长。该会宗旨是“集全国华商纱厂为一大团体,谋棉业之发展,促纺织之进步,凡关于纺织应兴应革事宜及联络维持公益事,一律以全体公意行之”。出版《棉布月报》的上海市棉布商业同业公会,成立于1930年,是上海棉布商号的行业组织,有会员1700余家。出版《染织纺周刊》的上海机器染织业同业公会是上海地区的染织行业组织,成立于1934年,对于上海棉布印染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出版《恒丰周刊》的恒丰纺织新局(即恒丰纱厂),成立于1909年,是中国最早的一家私营棉纺织厂,总经理为聂云台。出版《人钟月刊》和《朝气》的申新纺织公司,成立于1915年,是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出版《纺织建设月刊》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是1945年12月在抗战胜利后接收敌产成立的大型国营公司,总公司设在上海,在青岛、天津、沈阳等地均有分公司。出版《中蚕通讯》的中国蚕丝公司,其性质也与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一样,是民国大型蚕丝公司。

  (四)注重纺织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普及

  我国近代行业组织和企业出版的大部分刊物中,或多或少地载有关于纺织科技内容的文章。这说明大家对纺织技术的关注和重视。进入机器纺织时代,运用先进纺织机械,研究和改进纺织工艺,普及纺织知识,成为提高纺织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而成为大部分刊物的重要登载内容,尤以企业刊物为甚。《恒丰周刊》《人钟月刊》中有大量探讨纺织技术的文章,《拂晓月刊》《苏纶半月刊》等也有许多纺织技术普及性文章。特别是《纺织建设月刊》,设置了《纺建公司技术研究班特稿》栏目,对纺织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均予以专门技术研究,刊登了近百篇研究文章,甚为壮观,也甚有特色。

  总之,我国近代行业组织与企业出版的纺织期刊,记载了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点点滴滴,为研究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成长、纺织技术的进步、民族企业的发展、纺织工人的状况、民国时代的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我国近代纺织工业史、科技史、出版史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并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中国近代纺织史:上卷[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纺织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3]陈耀廷.《纺织周刊》特点初析[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9,15(3):91-94.

  [4]吴川灵.我国纺织期刊的发展[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0,16(5):246-251.

  [5]陈耀廷.三四十年代国内纺织期刊分析[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3,19(3):92-94.

  [6]曹振宇.我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创办及意义[J].新闻爱好者,2009(14):122-123.

  [7]苏轩,杨小明.论纺织之友的几点历史意义「Jl.丝绸,2014,51(12):64一1.

  [8]李强,张雷,赵金龙,等.解放前刊发的中国纺织类期刊的整理[J].服饰导刊,2017,6(3):14-21.

  [9]吴川灵.中国近代纺织期刊统计分析及其研究意义[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3)453-461.

  [10]吴川灵.中国近代学校出版的纺织期刊评述[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54-5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