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本是实用性文体,但是当文人以生动的文笔写景状物抒情,书信便成为文学美文。陶弘景笔下的江南山水,吴均笔下的富春江风光,王维笔下的辋川景色,让人顿生远离红尘、返归自然的强烈愿望。
辞赋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它的特色在于铺陈的描写。在那些反复抒写的文辞中,陶渊明对田园的向往,江淹对离别的摹写,阿房宫的壮伟,洛神的美好,秋声的萧瑟,赤壁的清风明月、江流断岸,你感受到了吗?
记体文是十分活跃的文体,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皆可,既有记述,又常常融汇议论、抒情。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寄情山水,有了“永州八记”,从此使游记这种文体成为文人喜爱的形式,我们仿佛也跟着作者们登泰山、游满井、临溪观鱼,感受小石潭的清寒、春回大地的喜悦、泰山日出的壮阔……亭台楼阁记则是另一种广受文人喜爱的记体文,小竹楼、岳阳楼、醉翁亭、超然台,有名的或无名的建筑,文人既要记登楼临赏之美景,更往往寓情寓思于景,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古文除了带给我们艺术审美的享受,更有着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意义。春风沂水的治世图景,高山流水的知音之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高洁品格,寄寓着我们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的追求。多出自秦汉诸子散文中的神话寓言故事,则体现着先民对世界的想象和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刑天的坚韧、精卫的执着、夸父永不停歇的探索、神农遍尝百草的忘我……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呈现,早已融汇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至于海上鸥鸟故事所探讨的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蛮触之争故事所思索的人与人如何相处,井蛙与夏虫故事所表现的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等等,无不富含哲思,发人深省。
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陪孩子读小古文”系列 周剑之 编著 尧立 绘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0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