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撷芳 植物学家手绘观花笔记》是一本按照四季顺序来讲述各类植物的散文集,书中谈到的花朵并不是什么特别名贵的品种,大多数很常见,是人们在身边一年四季的更替中看得见的,但是作者却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发掘花朵对人类的意义,从历史的起源到人类对之的情感,从诗文咏颂的赞叹到借花喻人喻物喻事的比较,阅读这样清雅的文字是温故、是知新、是发现、是探讨、是欣赏、是思考。
郁宝平(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书中选取了江苏地区四季的观花、观叶、观果的代表植物,文字清新隽永、娓娓道来,展现的是一个花花草草的美丽世界,是一段人文和草木融合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植物科普工作者从事相关工作多年来,带着自我情感的叙述。作者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发掘花朵对人类的意义,从历史的起源到人类对之的情感,从诗文咏颂的赞叹到借花喻人喻物喻事的比较,带领读者从花语花景中感染到力量,激发起内心对美好的向往,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赋予了它们博物、人文等多样的文化内涵和紧贴时代的现代意识。此外,书中还收录了90多幅体现植物形态特征的精细手绘画,将人文、艺术与科普融合,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曾孝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植物的生命状态或柔软或坚韧,这些都源于它们面对自然的从容。每一朵花怎么开都自有其道理,需要人类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李梅博士从事植物科普工作多年,下笔时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生命的从容。她对这些植物的如数家珍和无比热爱,使得笔下的一草一木都带有栩栩如生的温度与美感。本书的内容与我们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最为直接,也正是我们植物工作者的使命所在:反映自然、表现生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张瑜(《博物》杂志编辑部插图主管):当看到《撷芳 植物学家手绘观花笔记》的小样时,顿时有种久违的亲切感,它和我追求的中西结合风格十分贴靠。书的排版简洁,视觉层次却十分丰富,图文相得益彰。
画中技法丰富,渲染、勾勒、虚实结合。赏画、观花后,整个人的情绪都被引入芳园之间。随后,再细细品读文字,内容有学术、有典故、有亲历、有生活。我习惯于“图片先行”,读文字一直是弱项。不过,此书的文字平实、亲切,也很抓人。随便抽哪段独立出来看,开头寥寥几句就有强烈的代入感,全篇读完仍意犹未尽。
(《撷芳 植物学家手绘观花笔记》 李梅 著 出离 绘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