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 (见习记者韩萌萌)近日,南开大学图书馆收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颁发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南开大学传习所”牌匾,成为天津高校首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也是国内高校5家传习所之一。
“传习所成立后,将采取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形式,由天津图书馆和相关学院专家来校传授古籍整理技能、古籍修复技艺、文献装帧艺术、文献版本学等相关理论与技艺。”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惠清楼介绍,馆员、学生将在3年内通过200个学时学习9项古籍专业修复技能。
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古籍特藏主要由普通古籍、善本古籍、特藏品(舆图、碑帖、手札、契约文书、字画等)、再造善本、1949年以前报刊、经济研究所民国时期图书资料等构成。已编目线装书近2万种、26万余册,其中善本近2000种、约2.2万余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0种、638册。宋元刻本24部,明刻本640余部,清初精刻本900余部,明清抄本近300部,手稿本72部,写本及韩、和刻本60余部。图书馆的修复室总面积300余平方米,目前配有多名专职修复人员,并配置古籍文献高清拍摄修复仪、字画清洗机、装裱机、纸浆补书机、紫外线杀菌机等古籍特藏修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