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音乐图书编辑工作几年来,很多人在谈及图书编辑工作时,似乎还停留在编辑只是和文字打交道的认知上。事实上,在新时代党中央提出《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下,编辑的职能划分、职业定位已经有了更多的发展思维。
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一名版权人和专业图书编辑,我在工作中不断尝试发掘音乐出版的内容优势,以专业视角的策划、教育目标的打造、丰富多彩的呈现、网络互联的拓展、升级产品的跟踪、落地课程的转变等理念,逐渐摸索出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思路下的“音乐基础素养生态课程体系”音乐图书编辑出版新思路。
专业视角的整体策划
2017年起,我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观”为指导,以“生态化、立体化”为思路,以“生态音乐教育理念”为基础,策划出版由国内外著名音乐高校学者、专家研发和编写的,包括教育部考试中心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性音乐考试——“音乐基础知识”等图书在内的系列化音乐教育类图书。该系列图书所覆盖的读者为全年龄段,目前发展期以孕期(胎教)、婴幼儿期(韵律)、K12阶段(音乐基础)为主,中期将拓展到老年(内容与K12基本重合),后期拓展到大学生与白领人群。目前,该系列已出版23种图书,且书目还在不断丰富与扩充中。
立体丰富的纸书呈现
在策划出版图书的过程中,我融合“一书一码、信息集成、多媒体传播载体”等方式,以“真音乐、更易教、更易学、更耐看、轻松唱、可动手、能检索、更快乐”的“立体化”编辑思路,设计、优化、再创造纸质图书的产品价值,为传统纸书构建增值服务的配套数字化资源。
网络互联的数字拓展
为积极推动出版融合创新,我在出版纸质图书的同时,同步以“音乐+科技”的方式构建“‘音乐基础素养生态课程体系’数字出版与教育融合平台”。该平台以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创新的传播形式和平台服务模式,推动了出版社、作者、读者的互动和资源共建共享,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方式。
国内首创。该平台以全国性音乐考试“音乐基础知识”等级考试自我测评式音乐考试内容为基础,提供“教、学、考、研”于一体的功能服务,是首个以“音乐基础素养系列课程”为核心的数字和教育产品。经过百万用户使用反馈、高频率的内容和功能迭代后,在音乐基础教育市场上成为知名音乐教育品牌。
体量巨大。平台包括培养和提高音乐素养的“音乐常识”,音乐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的“乐理·视唱练耳”等23种系列化纸书产品(单本最高印数近30万册,全系列累计销售超过150万册),以及为音乐学校、音乐教师、家长、适龄儿童提供总数据量约200GB的数字书架资源。
覆盖面广。平台自2017年6月上线至今,已有150余万注册用户,月活用户超过50万,并继续向不同年龄段拓展,达到用户量持续增长且具有极高的精准度。
立体融合。为了持续为读者提供增值音乐类服务,专门研发“交互式习题、音乐点播、视频点播、直播视频课、图像识别、商品跳转、资讯信息、数据分析、客服答疑、打击盗版等”APP 服务内容,包括考评内容、教学支持、游戏互动、增值服务等。
安全先进。为了保证纸书和数字产品资源的安全性,专门采用“一书一码”“大数据机器学习图像识别”和“音律识别”等方式保障用户资源安全,实现高效识别调用,降低手机性能要求。
深挖资源。为了扩展用户资源,我还从音乐素养、音乐表达、音乐体能、音乐交流、音乐故事和音乐图画六个方面,深度挖掘项目IP资源引导孩子学习消化音乐核心知识, 培养丰富的音乐多元文化和跨文化音乐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尝试与开拓,我策划并实施的“音乐基础素养生态课程体系” 数字出版和教育融合平台项目,在立足传统出版、发掘内容优势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创新的传播形式和平台服务模式,推动了出版社、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和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动出版融合创新。不仅建设为传统纸书供增值服务的配套数字化资源,还运用先进技术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