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古代经典。那些蕴藏在古文字中的情感、事件、历史,时至今日,依然令我们感同身受,荡气回肠,我们被它滋养,也被它左右;被它塑造,也被它规范。文明就这样对个体、对社会、对国家,彰显出巨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得以认识到,文明主要的载体就是书籍和文献。
书籍文献承载的力量如此之大,使其遭受的劫难也多。历史上,书籍文献遭到过多次大规模的破坏,既有来自统治者的销毁,也有战争的破坏,以及保管不善、水火无情等因素。而在诸多劫难下,依然有大量珍贵的古代经典被保存下来流传至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书籍无一例外都是经过高质量编辑过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关于编辑职业的起源,我国学者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有书籍就有编辑;另一种观点是,有出版才有编辑。如果照前一种观点,我国最早的书籍是甲骨文,那么最初的编辑则是卜筮官、史官和乐师。而照后一种观点,古代的编辑则迟至两宋才出现,因唐代盛行抄本,至两宋,有了印刷术才有了出版业。目前学者们普遍同意第一种观点。
事实上,以“有出版才有编辑”来界定编辑这一职业的起点,确实十分勉强。原因是,在印刷技术普及之前,图书的编、审、校、辑这些基本编辑手段早已广泛存在,印刷时代仅为沿袭而已,其编辑手段并无明显发展或不同。研究发现,早在简册、帛书时代,对于作品或文献的搜集、选择、整理、加工等编辑性精神劳动就已存在,并在图书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精神劳动,已十分近似于现代的编辑概念了。因此,“有书籍就有编辑”这一看法显然更为现实,更能反映对编辑性精神劳动的肯定。以此追溯历史,我们将看到,从孔子修《春秋》到清修《四库全书》,从《史记》《汉书》到《本草纲目》,从汉代刘向到南宋陈起,贯穿古今的编辑行为及一代代职业编辑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历史上长期被奉为圭臬的编辑家是汉朝的刘向(公元前78——公元前6年)。汉朝初年,古籍堆积如山,但那些简册和帛书大多编次散漫,杂乱无章,缺乏统一的书名及篇名,错字别字更是不胜枚举,要将这些图书加以整理殊非易事。刘向受命主持皇家图书的编校工作,他首先对百余年来收集到的古代书籍一一分类编目,并组织起当时全国第一流的学者专家及众多助手,对各类书籍的学术源流详加考察。历时20余年,在刘向逝世时这项工作仍未完成,后由其子刘歆继续这未竟之业,著成我国第一部全国综合书目《七略》。
至此,经过刘向父子两代人的编辑和校订,中国的古籍全部有了明确的书名、篇名、作者、目录、叙录、正文及附件,许多接近于毁灭的古籍得以保存,每部书籍条理清晰,体例科学,经过严格校勘,且用字用句标准化,从此奠定了中国书籍的基本形态,也奠定了中国职业编辑的基本内涵。刘向父子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正是由于他们艰辛且富有创见的编辑工作,今天的人们才得以清楚地看到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的发展脉络。
我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职业编辑应属南宋的陈起。陈起是编辑兼出版人,也是书商,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在700多年前,陈起全面展现了一位优秀编辑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在陈起的时代,以盈利为目的的书坊已出现,雕版印刷已较为普及,当时各书坊出的书大多为古籍翻刻,陈起虽然也出古籍,但他更重视出版同时代作者的作品,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陈起的眼界及魄力可见一斑。由他策划、组稿、编校、刊行的《江湖集》,囊括的诗集总数超过120种,使许多南宋诗人的作品得以保存至今。陈起出版品种虽多,选稿却极为严格,删起稿来毫不客气,即便对当时的诗坛名家,竟能删去全稿的百分之九十多,作者不仅不生气,反而由衷感佩陈起的精挑细选。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陈起与当时的作家们一直保持着极好的友谊,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信任,实现了几乎是完美的作者与编者的关系,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点是,编者与作者对待作品的态度都是极严肃、极诚恳的。
历史不断更迭。进入19世纪,书籍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使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出版形态更多,编辑业务更丰富。当前的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信息传播方式被深刻地改变,纸书正越来越多地被电子书取代。然而,图书的载体变了,编辑的根本任务不应改变。正因为信息繁杂且良莠不齐,我们才更应该致力于将社会、科学、技术等诸文明成果坚持不懈地传承下去,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形成合力以共同推动全社会的进步与创新。
现实生活中,人们长时间从事某个职业以后,多多少少会遇到职业的倦怠期——过于熟悉的工作内容,日常机械性的重复劳动,慢慢磨损了最开始投入这个职业时的激情,职业理想逐渐蜕变成了熟练工种。以图书编辑这个职业来说,传统出版社的氛围及环境,似乎又为这种倦怠提供了稳定的土壤。编辑们一边感叹于互联网对行业的持续刺激及强大挑战,一边又侥幸于依靠既有资源而残存的各种生存之道;一边是五花八门的网络公司和内容付费,一边是对包销补贴和基本印数的漫长纠结,职业荣誉感于是成了一个遥远的图景。
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编辑是一个重要和光荣的职业。在信息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回顾、思考,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和精神力量,让我们面对挑战时可以更从容、自信,理清思路,冷静地寻找未来的方向。我们需要重新检视编辑的职业内涵,确信意义,树立目标,在具体而细微的工作中,唤醒我们深埋于心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