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彭 伦(上海群岛图书公司创始人)
离开上海九久读书人公司后,我还是像过去一样出版外国作者的作品,但是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建立作者名单和书单。创立群岛图书(Archipel Press)以来,我每年都会去伦敦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每次都会见到许多老朋友,认识许多新朋友,其中有编辑、出版人、经纪人、书探,我们尽可能多地交流信息,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情报。每次和编辑同行见面,我们都会交换近一两年签下版权的书单。从别人的书单中,你可以看到哪些作家的书与你的重合,可以了解对方对这些书有什么具体的看法,他们做了哪些工作,或者打算做什么工作来推广这些书。此外也可以从别人的书单和当面推荐中看到你以前不知道的书,尤其是同行特别热情推荐的书,更应该引起注意。
总体来说,每个国家的市场情况差别较大,编辑应该考虑想要出版什么样的作者和书,怎样做到更好。与外国同行更多的是交流信息,建立稳定的工作关系和值得信任的友谊。因此对于从事引进版图书出版工作的编辑来说,应该尽可能多参加国际书展,寻找机会参加各种国际编辑交流项目(fellowship),开阔眼界,广交朋友,好好准备、审视你的作者书单。
我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做中国作家的版权输出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阅读中国作家的作品,根据你的出版经验和对外国出版业的了解,选择你个人喜欢、外国编辑更可能感兴趣的作品。其次,选择合作的中国作家应该是在中国有影响,作品有话题性,也要考虑作品是不是特别畅销、特别有争议,或者获得了重要的文学奖。再次,你得让作者对你有足够的了解和信任,愿意让你独家代理作品的海外版权。作家与编辑、作家与经纪人的合作关系,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上的。
国外读者对什么样的中国文学作品感兴趣,是国外出版社编辑考虑的问题。我要做的工作是尽可能了解、联系适合这个作家的外国出版社编辑,帮助某一个中国作家、某一本具体的作品,寻找到对书真正感兴趣、真正适合作者的编辑和出版社。一个作家的作品并不是被翻译成外语、印成外国文字,就算是进入那个国家的市场了,而是要由负责任的出版社去发行、推广,有一定的销量、媒体宣传和业界影响,才算是进入当地市场了。
目前我代理的作品中,最受关注的是金宇澄的《繁花》,目前已经售出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日文等主要语种版权,而且出版社都是各国顶尖的大出版社或独立出版社。之所以这样,得益于王家卫导演的国际影响力,许多外国出版社得知这是他要拍摄的下一部电影,对小说的兴趣也大增。但是《繁花》的篇幅和翻译难度,对外国出版社也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另外,小白的《封锁》、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霍艳的《李约翰》、殷健灵的《野芒坡》也陆续售出一两个语种版权,但还没有引起国际出版界的更大关注,需要时间和耐心。
目前我代理版权的作家不多,达成的合同也不够多,算不上成功,我遵循的是国际文学出版界常规的专业做法:先请专业的英文译者翻译一定篇幅的作品英文样章,准备好作品和作家的介绍。然后与几家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外国文学经纪公司充分交换意见。由他们把材料广泛发给相应国家的出版社编辑。目前我分别和日本、西班牙、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几家文学经纪公司签订了代理协议。这比我直接向外国出版社编辑推介更有效,因为我不可能认识那么多编辑,对许多国家的出版市场也远不如这些文学经纪公司了解,到了谈判版权、落实合同阶段,都由合作的文学经纪公司出面。
总之,我认为版权代理工作既有比较强的专业性,个人色彩也挺重的。作家首先要认识到版权输出的专业性,不要轻易把作品的翻译版权交给不熟悉国际出版业的出版社或机构随便处理。一旦作家有作品在一个国家出版了,那部作品的市场表现会影响到作家未来的其他作品在这个国家的出版前景。因此,选择编辑和出版社十分重要。另外,代理人也要广泛结交各语种译者,优秀译者的介绍和翻译对外国出版社编辑对作品作出判断是很好的参考。
在与国外出版社打交道时,要知道每家出版社的出版方向、每个编辑的兴趣口味和工作重点都不一样。有的编辑可能专门出版犯罪推理小说、女性小说,有的编辑只出版纯文学小说。我们应该遵循专业操作,去向他们针对性地推介。(渠竞帆/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