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2020暑期备货 实体店背水一战5类书备货增多

2020-06-16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王少波
  受疫情影响,发行企业一季度营收锐减。虽然过去几年,暑期作为图书销售高峰的优势不再明显,但是受疫情带来的人流、客流减少,销售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暑期凝聚了书业人更多的希望。全国各地实体书店都将之作为今年图书零售的重要转折,期待打一场转危为“机”的翻身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暑期到来虽尚有一段时间,但实体书店已开启了暑期备货行动,并根据往年暑期和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预测今年暑期的销售趋势和热销品类,以此作为备货基准。通过对书店暑期备货的了解,能够提前预测暑期的销售走向。此次,本报对全国各地20家书店进行采访,呈现他们暑期备货的状况与思路。

  多地书店减备货  少进勤添谋提效

  采访了解到,不少书店受上半年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暑期备货的品种、册数和码洋较往年有所增长,积极备战暑期销售。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实体书店选择减少备货品种、册数或码洋,通过少进勤添、降低复本率等方式,谋求销售效率和利润率的提升。

  扩展销售终端,加大营销力度。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均有书店不同程度增加了暑期备货的品种、册数和码洋,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扩展了销售渠道,或是将在暑期加大营销力度等。皖新传媒文化消费总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监金岳晴介绍,今年暑期备货总品种数量约20万种,总册数约2300万册,总码洋为6.55亿,较2019年同比有所增长。“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全省新华书店大力发展社群电商、直播销售,尽可能弥补疫情对实体书店带来的影响,同时大力发展网络销售且初具规模,暑期预计将有显著增长。”

  湖南省新华书店暑期备货的品种、册数及总码洋均较2019年略有增长,主要是为了减轻疫情对全年销售的影响,在暑期及秋季开学将开展更多营销活动,如与湖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开展的“绿书签”系列阅读活动、几大核心供应商联合促销等。湖南新华还着力开展了“党建书屋”的建设。

  湖北红安书城店长方园介绍,2020年暑期图书备货2000种、1.78万册,码洋40万,相比2019年几乎翻了1倍。“主要是因为营业面积的增加,同时新店的少儿区、图书区的比重较大。”

  广东江门市新华书店总经理高振荣认为,受疫情影响,该市所有学校于7月26日前放假,相比2019年推迟了2周,暑期缩短。此外,从门店近期经营情况来看,销售及人气逐渐好转,结合上述情况,该店今年暑期总体备货规模与2019年在品种、数量、册数、总码洋方面不会有大幅变化。

  精减品种数,降低复本率。不少书店在暑期备货时通过精减品种数、降低复本率等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够提升销售效率。如湖北宜昌市三峡书城今年暑期备货时,在品种、数量和总码洋方面进行了调整。三峡书城店长袁海涛介绍,在进货的品种数上适当增加一些,册数上减少一些,总码洋保持相对平衡。“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在不大幅增加库存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多图书品种,满足读者需求。当然,备货策略也会根据市场回暖的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

  湖北襄阳市樊城连锁店也是如此,该店采购主管李慧介绍,今年暑期图书备货3442种、4.45万余册,约146.66万码洋;同比减少222种、1.87万册,约47.98万码洋。李慧说:“受疫情的影响,店内客流量大幅减少,尤其是教辅类销售的下降幅度较大,少儿、文艺、社科类图书的销售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在图书备货上也适当进行了精减。”

  昆明新知集团有限公司购书中心总经理龚鹤良介绍,今年暑期,新知备货约2.2万种、22.6万册,码洋785万。主要原因为疫情影响,几乎无人至书店购书,直至4月才陆续有顾客到店。

  山东京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暑期计划图书备货3000种、20万册,码洋500万,同比有所下降。下降原因一是今年疫情影响,暑期后延且暑期短,推荐书目不统一且时间不确定,为了控制库存,实行少补勤添、分散备货;二是部分出版社发货折扣线上线下价差大,没有折扣优势的图书减少了备货。

  少进勤添显理性。河北、山东、内蒙古、吉林、天津、重庆、山西太原、黑龙江齐齐哈尔、湖北随州等地新华书店暑期备货有所减少。在客流减少、购买习惯改变、暑期短、出版品种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少书店选择了少进勤添等备货方式。如天津图书大厦今年暑期备货4318种、6.76万册,共230万码洋。同比2019年在品种、册数和码洋上均有所减少,主要是受疫情冲击,到店客流量受到了较大影响;开学时间延后,学生市场反应慢,因此备货量相应酌减。此外,各类图书本着“少进勤添”的原则,以保持货源储备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为主。

  河北新华图书连锁公司总经理王新生介绍,今年河北新华暑期图书备货107.2万册、2.17万品种,码洋3558万,较2019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门店客流骤减、销售下降,因此备货量下降。

  内蒙古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英春介绍,今年内蒙古新华书店暑期图书备货1万种左右、约20万册,总码洋500万左右;与2019年相比,这三个数字同比减少,主要因为受疫情影响,暑期接待读者数量预计将少于往年。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连锁分公司采购四部经理米良丰介绍,与2019年相比,今年暑期备货的品种、册数及码洋均发生了一定程度下滑,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春季开学延期、线上课堂等多方面打乱了原有销售规律,购买习惯的变化和客流量下降等也制约了备货力度。重庆新华传媒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市场推广科科长周南忠介绍,今年暑期图书备货约为7.6万种、400万册,总码洋约8000万,与2019年相比有所下降。

  除客流量下降外,出版品种减少、消费习惯改变、暑期时间缩短等也同样影响着暑期备货。据湖北随州书城副店长吴艳丽介绍,目前除高三、初三学生开课外,其他学段学生仍未开课。受高、中考时间延后影响,暑假必然缩短,所以暑期备货需结合实际适量减少,书城目前已备秋季教辅2500种、4.8万册,码洋150万;店内库存品种近5万,码洋850万。

  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锋介绍,今年暑期图书备货约2万种、220万册,6500万码洋。品种包括少儿读物、青春文学、名家名著、同步教辅、字帖、辞书等。“受疫情影响,各出版单位今年出版品种减少,因此暑假备货品种、册数和码洋有所下降。”太原市新华书店业务营销部经理姜月玲介绍,截至6月8日,暑期到货图书约1.25万种、8.19万册, 294万码洋,与2019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及太原市政建设导致主要门店道路封闭影响,各店销售下滑,预计暑期销售会回暖,但仍不乐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新华书店门店经理姜楠介绍,今年暑期整体的图书备货量约为2019年的70%,6月1日——8月31日备货数量为6.2万册、1900种,码洋约110万。“疫情使读者逛书店的意愿降至冰点,也让不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选择线上渠道购书或电子阅读,所以暑期图书备货方面相比2019年减少了。”

  推荐精品受追捧 5类图书备货增

  结合历年销售看,实体书店暑期销售主要以少儿、文教、文学类图书为主,今年,各地书店仍将在这几个板块重点备货,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种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此外,受疫情影响,对科普读物、推荐书目内的图书等的刚性需求是门店的主要客流来因。

  少儿类:品牌社“扛大旗”。少儿类图书是大多数书店暑期备货的重点。在今年备货时,品牌出版社的重点产品更受书店青睐。重庆新华传媒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市场推广科科长周南忠认为,少儿类属于刚需,因此备货较多,如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米小圈脑筋急转弯”系列、中国和平出版社的“不可思议事件簿”和“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等。浙江新华在对少儿类进行备货时,优先关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新蕾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海豚传媒等推出的名家名作、青少年读物。

  此外,不少书店对幼小衔接类图书及少儿类绘本的备货有所增多,如湖北红安县红安书城。红安书城店长方园介绍,受疫情影响,幼儿园今年未开园,家长为避免孩子在家过多接触电子产品,会选择一些幼儿描红、算术类、手工、涂色画画类图书。广东江门新华书店与2019年暑假对比,少儿读物品种将加大备货,原因是少儿读物近几年销售持续增长,需求较为旺盛。

  文教类:同步教辅需求上涨。暑期本就是文教类图书的热销期,加之由于疫情导致停课停学,学生及家长对教材教辅类图书的购买需求更甚往日。正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新华书店门店经理姜楠所说:“教辅类图书的备货相对增加,原因是中小学因为疫情影响,迟迟没有开学,所以家长会到书店购买习题、试卷和预习的资料等。”山东京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教辅类备货比较多,原因是因疫情期间上网课需要,大多家长都自购教辅给孩子做习题练习,巩固学习知识。

  浙江新华重点针对文教图书进行了备货。在秋季“名社好书”文教云展会的基础上,一方面各连锁店将结合以往的销售情况和当下实际,针对暑期市场及学汛需求进行合理备货,另一方面总部也会在部分重点书系上加强备货力度,如“教材全解”系列、“五三”系列、“黄冈小状元”系列等,首批采购规模超1.5亿码洋。山东新华在文教版块,将对练习类教辅、新高考类相关产品进行重点备货。湖南新华对同步教辅类产品总体的备货量相较2019年增长10%左右。湖北宜昌市三峡书城也对工具书和课外阅读图书适当调增了品种。

  文学类:备货表现增中有别。在暑期文学类图书备货中,畅销品和常销品比较稳定,所以备货较多。如重庆新华传媒有限公司仅就部分畅销和常销品种加大了备货,其他品类都有下降。浙江新华则重点对受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家长欢迎的优秀、经典的图书进行了备货,如《追风筝的人》《夏洛的网》《俗世奇人》《百年孤独》《文化苦旅》等。同时,如青春文学、悬疑推理、励志小说等市场走势趋好的图书也是备货重点。此外,中外名著依旧是每年的重点备货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等主流出版社及新经典、磨铁等民营策划公司策划的图书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生活科普:防疫带来新契机。深圳书城新华书业连锁总部有限公司在备货时增加了今年新出版的与抗病毒相关的科普绘本。江西新华文化广场在暑期备货时,学生科普类、自然科学类和儿童文学类在往年的基础上增长较大,整体备货也相对充足,满足学生群体的购书需求。湖北襄阳市樊城连锁店采购主管李慧认为,疫情给了人们充足的休息时间,也让人们学习到很多生活休闲娱乐、养生健身、视频制作、直播等方面的新技能,在恢复正常后一定会想更全面地学习。因此该店对学生阅读类、家居休闲类、社科励志类、软件学习、技能考试类图书进行重点备货,并通过微信、微店、直播、店面等开展宣传促销。

  推荐书目:统编教材配套阅读图书受关注。吉林新华在今年暑期备货中,名著阅读类图书较2019年增加,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锋表示,主要原因是从今年开始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由教育部统一编写,新教材对阅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和老师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独有偶,昆明新知集团有限公司购书中心暑期备货较多的品种是与统编教材配套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名著阅读”系列,如《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骆驼祥子(七年级下)》《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八年级下)》等。重庆新华暑期备货重点关注的图书也包括统编版教材推荐阅读以及教育部推荐阅读的图书。

  教育部推荐图书也颇受关注。如为配合今年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阅读书目的推出,湖南新华在暑期备货时对儿童文学和经典名著有所侧重,并计划开展多种营销活动。此外,湖南新华还与湖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开展“绿色阅读小达人”评选活动,100种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阅读图书有大量备货。深圳书城新华书业连锁总部有限公司阅读类图书备货会比2019年多,原因是今年教育部推出推荐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学校及家长会参考给孩子们挑选;另外,近年来语文阅读的受重视度比往年高,也是此类图书备货多的原因。湖北随州书城则因疫情影响,店内客流下降,预计暑期备货下降,但会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图书品种重点关注,如教育部推荐品种等。

  2难题成“指路虎” 非“刚需”备货需谨慎

  疫情已经造成蝴蝶效应,由此而生的暑期时间短、线上冲击大等因素,造成部分书店在文艺类、生活类、社科类、教辅类、少儿类等品种的备货上“踟蹰不前”,颇为谨慎。

  暑期时间短,教辅类、少儿类、文艺类备货受限。学校延迟开学,对于部分地区的书店来说并非好消息,教辅类、少儿类、文艺类图书的需求降低,备货也因此而减少。如昆明新知集团有限公司购书中心教辅类图书备货较少,就是因为学校延迟开学,且各学校都开设了网课,图书需求下降。湖北宜昌市三峡书城今年在备货时,对暑假作业、同步字帖、同步讲解等教辅书进行了适当调减,主要原因是受暑期缩短的影响。湖南新华在暑期备货中,暑假作业类产品备货减少,也是受到疫情影响,暑假时间缩短导致的。

  深圳书城新华书业连锁总部有限公司2019年暑期童书备货2.2万多种、69万册,码洋2320万,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学校放假时间可能推迟,加之人群限流等原因,备货将比2019年减少40%左右,以推荐书、畅销书系列及名家新品为主。

  皖新传媒文化消费总公司对艺术类图书的备货同比减少,一方面是销售在同比下降,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培训机构无法开课,市场需求下降,故该类图书在暑假减少备货。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新华书店受疫情影响,文学类图书相对备货量减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客流下降,读者进店购买意愿降低;另一方面,虽然门店恢复了营业,但为了防止人多聚集,还没有开放阅读区域。内蒙古新华书店在今年暑期备货中,文学类同比下降。湖北红安书城青春文学、畅销小说同比2019年备货有所减少。

  线下转线上,生活类、社科类备货减少。疫情加剧了线上销售对书店的冲击,到店人数减少、网店折扣太低、购买习惯改变等,都导致书店对生活类、社科类图书的备货在减少。

  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锋表示,受网络冲击,生活类图书市场需求降低,销售下滑,导致今年该种图书数量较2019年有所下滑,因此备货也相应减少。太原市新华书店生活类图书同比备货减少,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很多读者的购书习惯发生了改变,由线下转为线上。

  重庆新华传媒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市场推广科科长周南忠认为,由于到店人数减少和网店折扣的原因,因此社科和科技类图书备货量同比减少。河北新华图书连锁公司暑期备货中下降最大的是社科类图书(包含党政图书),主要原因是因为2019年同期是这类图书发行的黄金时段,然而2020年上半年的党政图书发行较晚,故社科类下降最多。

  教辅类图书也同样受到影响。深圳书城新华书业连锁总部有限公司小学教辅图书暑期备货数量约8000种、30万册,备货码洋约600万。与2019年相比,预计品种下降、册数上升、码洋下降。原因是由于疫情和中心书城改造,暑期销售预计同比下降15%——20%。此外,购买习惯改变,线下转向线上购买,线上购买主要以畅销品常销品为主,也是品种减少原因之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