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科学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编/科学出版社2020年3月版/168.00元

《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编/科学出版社2020年1月版/198.00元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和主导的发展新时代,新一轮科技变革与产业革命正加速演进,世界格局、产业组织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重大深刻的变化。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发展态势并做出适当的决策,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端科技智库重要品牌报告《2019科学发展报告》《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以“为建设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题为报告作序。系列报告均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编纂,分析综述每年国际与国内在科学与高技术等方面发展中的重大创新成果、主要发展趋势、重要科技政策与战略,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权威性,旨在让国家决策层和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科学和高技术的最近进展和动态趋势。
《科学发展报告》自1997年起按年度连续发布,全景式综述分析国际科学研究发展态势和我国科学发展状况,评述科学前沿动态与重大科学问题,报道介绍我国科学家取得的代表性突破性科研成果,系统介绍科学发展和应用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向国家提出有关中国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2019科学发展报告》是该系列报告的第22部,主要内容有:展望二维材料、宽禁带半导体发光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太阳系边际探测的重大科学问题、量子计算、纳米绿色印刷技术、精神疾病肠道微生物组、超快超强激光、定向进化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癌症免疫疗法等7个科学前沿方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2018年我国科学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如利用LAMOST发现系外行星族群、首次“看见”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结构并揭示离子输运的幻数效应、铁基高温超导中的“马约拉纳三部曲”、人工基因组重排驱动基因组快速进化、H+HD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克隆猴的诞生、中国被子植物进化的摇篮和博物馆、人造单染色体真核酵母细胞、距今4万——3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全球变暖背景下东太平洋厄尔尼诺变率增强等;综述了基础前沿、人口健康与医药、生物、农业、环境、地球、海洋、空间、信息、能源、材料制造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12个主要科技领域国际研究进展及战略规划布局;从国家基础研究管理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的角度介绍和分析我国科学发展概况;摘要介绍中科院学部关于加强科技界建制化参与立法、改善我国基础研究活动结构性问题、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等咨询建议,为国家促进科学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高技术发展报告》自2000年起开始发布,全面关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和能源技术”及“航空航天和海洋技术”四大领域,每年聚焦一个领域,四年一个周期。《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以“航空航天和海洋技术”为主题,系统介绍航空材料与制造、月球与深空探测、卫星通信与导航、深海探测与海水综合利用等多个领域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新进展;分析我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演化;探讨航空材料产业互联、空间科学技术研判、生物技术伦理、强人工智能、网络流量正义与网络中立、海洋科技发展的社会语境等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就世界科技和工业革命趋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景、“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知识互联网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重大问题发表见解和观点。
系列报告皆面向公众、面向决策,具有内容新颖、语言通俗等特点,可供各级领导干部、决策部门和产学研机构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