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编辑的自信与不自信

2020-06-1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红丽
  编辑要慎用笔下的权力。小编们看了可能会笑,编辑能有什么权力?不久前,编辑界段子手用苏大强表情包吐槽小编的尴尬境遇,小编的压力来自作者、上级、市场等。编辑不易,已成行业共识。

  但是,编辑确实是有权力的,而且,权力还不小。你的一支笔,决定一本书最终呈现出来的面相。所以,小编们,一定要慎用笔下的权力!不能无知者无畏。作者很怕遇到这样的编辑,总编辑也很怕遇到这样的编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屠岸对年轻编辑说:“腹中空空的编辑是无法编好书的。编辑的作用不是把书印出来,而是要帮助作者提高图书的品质。”他还说:“编辑既要自信,又要不自信。要自信是为了积极地和作者商榷,帮助作者改稿;要不自信是为了避免自以为是。”

  这是真知灼见!屠岸说的其实是编辑的素养与权力边界。知识储备充足,对学术前沿、专业发展了解,才能自信,才能与作者对话。同时,编辑要把握好权力边界。从业多年来,我见过很多编辑,好编辑尽管个性不同才情各异,但共同点就是知识渊博专业较强,同时对编辑权力界限把握到位。不能一笔在手,随心所欲,大删大改。

  太自信的编辑,容易越过权力边界,冒犯作者。特别对于普通的非名家的作者,编辑可能会过度处理稿子。明明作者的表述没问题,但因为不符合编辑的趣味,便乱改一通。所有书稿到了该编辑手中,都强烈打上编辑个人的烙印,作者的风格特征被弱化。作者是很怕遇见这样的编辑的。太自信的编辑在与作者沟通时容易产生问题,因为他(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往往不能很好地体察作者的初衷。

  有些编辑的风格,我实在不敢苟同。书稿一过他(她)手,必定山河一片红。编辑本人很自得,作者可能很上火。其实,编辑的工作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真正的好编辑,在报选题阶段(内容简介、目录框架、样章)时即可初步判断书稿的质量。作者交稿后,编辑首先应该快速浏览一遍,对书稿有一个整体判断,从而决定是接受还是退改。一般来说,要求来稿达到齐清定的要求。如果需要结构性的调整或修改,应提出修改意见退给作者修改。如果只是细节修改,比如错别字,或注释引文查证,或出版规范等问题,编辑便可进入审读加工环节。所以,总编辑对一片标红的书稿同样要引起警惕之心,要防止编辑过度处理稿件。

  好的编辑是自信的,也是谦卑的,是善于学习、善于倾听的。

  编辑在专业领域上或许不如作者,但要有眼光,要能准确判断选题和书稿的价值。这种眼光,建立在编辑个人的学识、见识及职业敏感上。编辑是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我们做编辑的,很少是学编辑出版专业的,更多是文史哲数理化生政等基础学科。在专业基础上,提倡编辑做一个杂家。像我们做教育出版的,更是如此。比如,我社地方教材《科创与STEM教育实验教材》的编写研发,可以体现编辑的专业精神。由于编辑团队的深度介入,我们仅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9册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工作,顺利通过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STEM(STEAM)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为有效。编辑团队(包括我本人)谁也没有数学、工程、艺术等多学科背景,所以我首先让编辑团队了解STEM教育的背景与国内外的现状,分头把重要文献找出来,大家共享学习探讨。通过学习,编辑在第一次编写会议上,已经有底气与编写团队顺畅沟通,编辑的专业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赢得作者的信任和尊重。编辑的自信与谦卑使编写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