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浙少社:直播不等于销售带货

2020-06-1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刘蓓蓓
  作为最早开展阅读推广的出版社之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每年都会开展400多场地推活动。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线下活动暂时无法开展,于是浙少社也加快了直播的步伐。但如何将原有的名家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转移到线上来,这对浙少社是个重大的考验。

  在经过多场直播复盘和充分调研思考后,浙少社决定走发挥实体书店既有优势、加强社店合作的路子。“因为和其他营销方式相比,直播的功能也许不能简单地定位为销售带货,它更多的是一种优质内容的分享和阅读指导的服务,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和读者认可度。”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邵若愚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讲述了他的思考。

  围绕产品分享内容

  今年以前,浙少社已经进行过多场直播。从2018年上半年社庆主题为期一周的“车轮战”直播,到2019年“6·18”“双11”“双12”不同平台的直播轮番上阵,可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直播经验。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在一定程度倒逼出版社转型升级,浙少社也顺势而为,在直播之路上加快了步伐,提高了频率。据了解,截至目前,浙少社已开展了50余场直播,邵若愚说,其中大部分都是围绕精良的产品而开展的以内容分享为主的直播。

  效果比较好的一次直播,是2月下旬在腾讯儿童频道开展的一场“跟小不点一起赶走病毒”的主题公益讲座。浙少社资深编辑在直播中以讲故事、玩游戏的形式专为学龄前儿童开讲了如何预防新冠病毒,同时也提前为低幼病毒防护知识启蒙图画书《病毒病毒快走开》一书造势预热。由于直播内容丰富、预告充分,半个多小时的直播有1万多人次收看,反响非常不错。

  除了编辑、营销等本社人员的直播,今年以来,浙少社也邀请了沈石溪、汤素兰、杨鹏、伍美珍等10多位儿童文学作家开展了主题公益讲座。其中,沈石溪专为四川地区师生开讲的“爱与生命——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为时90分钟的直播共有在线人数17万人次,留言7000多条。这场没有网红的直播,效果突出,反响强烈,离不开对产品价值的深度挖掘、对目标受众的痛点感悟,也离不开社店之间的紧密配合。

  谋求社店强强合作

  采访中,邵若愚多次提起“社店合作”这个词。这些年,浙少社在实体书店渠道一直采取固本筑基的方式。即便营销向线上转移,浙少社依然希望加强社店合作,从上游到下游,全面发动,积极探索与一般网络直播带货不同的营销模式。

  今年5月下旬,邵若愚带队新领导班子走访了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社店双方头脑风暴后当场就提出了试水“名家云相伴,浙里少年强——不一样的校园行”活动。

  “不一样的校园行”活动锁定汤素兰、沈石溪两位儿童文学作家作为首播阵容。经过不足10天的筹备,6月1日晚上8点,“笨狼妈妈”汤素兰以“像作家一样观察、想象、表达”为主题,在浙江省店、浙少社“浙里听听”等平台开讲了一堂生动的作文课。当晚1小时的直播,共吸引了16.8万人次收看。6月5日下午,沈石溪在云端走进了浙江省内近700所学校课堂,超10万人观看。全程无带货,以公益讲座服务全省小读者。

  复盘这两堂直播课,邵若愚认为,浙少社立足实际,将本社资源和读者需求进行了有效匹配,以内容分享、阅读指导为主的公益直播课得到了全省师生的好评。这其中与社店紧密配合对接、前期充分预告宣传以及汤素兰、沈石溪老师的走心分享等各环节落实到位密不可分。

  积极探索视觉营销

  可以看出,面对营销方式的极大转变,浙少社一如既往地保持主动又理性的风格:一方面,充分调动社内外力量,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另一方面,不断复盘线上营销经验,不跟风不盲从,找寻自己的营销之道。

  目前,浙少社的直播正从蜻蜓点水到全面铺开。直播的基本要素——人、货、场,浙少社都在不断进行优化。浙少社已经挑选了专人担纲直播主播。同时,社里在现有办公场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又开辟专门区域搭建了“浙里有童书”直播间,打造了相对比较固定的直播场所。货是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元素,浙少社每年4000多种的动销品种为直播的“货”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储备。

  除了人货场的基本保障,邵若愚认为,直播流程的优化也是取得好的直播效果、实现销售转化的重要因素。从书单提报、确定主题等一系列前期筹备工作,到直播过程中的读者互动、主播与助手的密切配合等,再到直播后的复盘总结等,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到位都可以给直播加分。所以直播,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团队的协同作战。

  在邵若愚看来,视觉营销时代,作为营销手段之一,直播必须做好内容建设,必须服务终端读者,必须让读者收获直播之外的更多价值。环境之变,渠道之变,催生了营销手段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浙少社也会考虑多渠道多样化的视觉营销。“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团队配合和基本技能修炼,在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丰富出版社的品牌内涵。”邵若愚如此说道。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