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 (记者王坤宁)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由中国印刷博物馆联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融媒体传播平台——京华丹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博“文旅北京”,为观众带来一堂非遗直播公开课《一本线装书的前世今生》。
“线装书是古籍善本中一种主要的装帧形式,它的前身来自竹简木牍、卷装、折页、蝴蝶装和包背装等。今天的线装书分为平装和精装,平装主要用胶钉,精装则用锁线加硬纸板外壳设计的形式。”直播中,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理论与实物相结合的精彩讲述,让大家了解线装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直播课在线观看量达到43万人次。
40分钟的公开课上,孙宝林从“书籍的历史”“装帧的形式”“当代的价值”3个方面带领大家在书籍的世界遨游。直播中还设置了三轮答题环节,最终有10位幸运网友通过回答问题获得了文创产品——笔记本《印博纪事》。直播期间,专业素养加上大众化表达引发观众刷屏互动,踊跃留言。
“这是中国印刷博物馆积极践行‘知识性+趣味性、专业化+大众化’的‘双化两性’文博理念的具体体现。”孙宝林说,博物馆要有文化的温度温情,增强互动性趣味性,以观众的文化需求为中心。“希望这种线上融媒体直播课程可以让更多人,特别是‘后浪’们爱上纸本,爱上阅读,爱上博物馆。”
北京时间、新浪微博等11个平台联合直播了本次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