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国际体育学期刊文献计量指标特征及启示

2020-06-15 来源:《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作 者】赵峰、严永军:南京财经大学体育部

  【摘 要】对Web of Science收录的91种体育学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特征,以及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国际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高,在国际体育学术研究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主导着国际体育科学研究的走向。与国际知名体育学期刊相比,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仍存在一定差距。提出以下对策:缩短论文发表时滞,争取优质稿源;加强高被引论文的选题组稿工作;加强集团化建设,打造优势体育期刊品牌群。

  【关键词】学术期刊;SCI;SSCI;国际化;文献计量;外部环境

  目前国内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相对滞后,很多优秀的学术成果是通过国际体育学术期刊加以呈现。期刊国际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是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加入国际知名检索系统以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是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Thomson ISI)公司基于WEB开发的产品,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国际公认代表全球最高学术研究水准的SCI.SSCI就包含在其中,同时数据库含带一个独特的多学科期刊评估工具_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文报告),对所收录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和运算,帮助使用者了解某一期刊在特定年度的学术影响力[1-2]。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深入了解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特征非常必要。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2014年)收录的91种体育学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为研究对象。以美国发布的期刊引文报告(JCR)作为统计源。数据获取的基本途径为: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点击进入期刊引文报告(JCR-2014),依次分别选择“JCR Science Edition”“JCR Social Science Edition”(分别表示SCI、SSCI两大数据库收录体育学期刊的引文报告),最后,选择“Sport Sciences"(其中SSCI数据库中体育学期刊数据与休闲、旅游学科的期刊放到了一块,需进入数据库后再进行人工筛选)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需指标数据导出至Excel工作表中,结合人工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  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的基本情况

  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2014年收录的体育学期刊进行统计分析,SCI数据库共收录81种体育学期刊,SSCI数据库共收录20种期刊,其中有10种期刊是SCI与SSCI共同收录的期刊,两大数据库共计收录91种体育学期刊。91种体育学期刊来自全球19个国家或地区,其中美国45种,占到了总数的一半,其次是英国19种,德国5种,意大利3种,中国、波兰、荷兰、新西兰各2种,爱尔兰、法国、西班牙、丹麦、巴西、威尔士、澳大利亚、瑞典、土耳其、克罗地亚、加拿大各1种。

  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有38种期刊为季刊,21种期刊为双月刊,分别占到总数的41.8%、23.1%,其次为月刊和半年刊。出版语言以英语为主,仅有7种期刊为非英语期刊,不足8%。

  2  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布特征

  2.1  载文量

  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的载文量分布为9-443篇/年,平均载文量为93.8篇/年,其中低于平均值的期刊为63种,占总数的69.2%,低于70篇的期刊为53种,比例仍髙达58.2%,其中载文量最少的是德国的Exercise Immunology Review(《运动免疫学综述》)为9篇。载文量超过200篇/年的期刊仅有7种,最高的是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力量与训练研究杂志》)为443篇/年。对91种期刊的每期载文量进行计算统计发现,各期刊每期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固定,平均每期发表论文的数量介于0.769-52.5篇,所有期刊的平均值为13.99篇/期。

  2.2  被引频次

  被引频次用来表征期刊刊文的应用价值以及学术影响力,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的被引频次最少为50次/年,最多为42489次/年,平均被引频次为2983.4次/本,总体水平为2983.35±6027.343。部分被引频次较低的期刊多为新创刊不久的期刊,或最新被收录的期刊,如被引频次最低的中国上海体育学院创办的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运动与健康科学》)于2012年5月创刊,2013年才被SCI、SSCI共同收录。总体而言,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的被引频次较高,超过2000次的期刊占到了总数的34.1%,其中有15种期刊超过了5000次,最高的是美国的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应用生理学杂志》)为42489次,表1所示为Web of Science收录的被引频次超过1万次的体育学期刊的基本情况。


表1  Web of Science收录的被引频次≥1万次的体育学期刊
期刊简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5年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载文量 引用半衰期 被引半衰期 自引率 出版频率 国家
J APPL PHYSIOL 42489 3.434 4.193 0.723 393 9.6 >10.0 0.06 24 美国
MED SCI SPORT EXER 26935 4.459 5.206 0.732 291 8.1 9.8 0.04 12 美国
AM J SPORT MED 19452 4.699 5.009 0.665 322 7.7 7.7 0.13 12 美国
ARCH PHYS MED REHAB 17931 2.441 3.011 0.59 334 8.2 9.8 0.06 12 英国
EUR J APPL PHYSIOL 12058 2.298 2.586 0.503 292 9.8 8.5 0.07 12 德国

  对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后发现,排在前50的文献语种均为英文,除3篇会议论文外,其余所有文献类型均为“期刊论文”或者“研究综述”,大约各占一半。出版地集中于美国、澳大利亚,来源期刊集中于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理学、运动神经与运动创伤学。表2中列出了被引频次超过1000次的6篇文献的基本情况。

表2  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1000次)
论文题目 出版国 语种 时间 研究方向 被引频次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12-countr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澳大利亚 英语 2003 运动生理学 2558
Compendium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n Update of Activity Codes and MET Intensities 美国 英语 2000 运动生理学 2256
A review of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美国 英语 2000 运动生理学 1497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Updated Recommendation for Adult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美国 英语 2007 运动生理学 1489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Measured by Accelerometer 美国 英语 2008 运动生理学 1445
Measures of Reliability in Sports Medicine and Science 新西兰 英语 2000 运动生理学 1062

  通过高被引期刊名称以及高被引论文名称与研究方向,可以看出,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以及论文的侧重点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如运动生理、生化,而对于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等学科收录偏少。

  2.3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ISI发布的JCR中的一项重要数据,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3]。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布介于0.062〜9.929之间,平均影响因子为1.6051,总体水平为1.60511±1.43。影响因子低于1的期刊仅有37种,占总数的40.7%,绝大多数的期刊影响因子超过了1,甚至有35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了2,10种期刊超过了3,最高的是德国的Exercise Immunology Review(《运动免疫学综述》)为9.929。总体而言,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较高,表3为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影响因子≥4.0的期刊的基本情况。


表3  Web of Science收录的影响因子≥4.0的体育学期刊
期刊简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5年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载文量 引用半衰期 被引半衰期 自引率 出版频率 国家
BRIT J SPORT MED 9746 4.171 4.34 1.745 200 6.7 6.5 0.1 12 英国
MED SCI SPORT EXER 26935 4.459 5.206 0.732 291 8.1 9.8 0.04 12 美国
AM J SPORT MED 19452 4.699 5.009 0.665 322 7.7 7.7 0.13 12 美国
EXERC SPORT SCI REV 2200 4.818 5.504 0.889 27 6.5 9 0.01 4 美国
SPORTS MED 7817 5.32 6.697 0.609 92 8.4 9.5 0.04 12 新西兰
EXERC IMMUNOL REV 513 9.929 6.103 0.111 9 9.6 7 0.03 1 德国

  2.4  即年指标

  即年指标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的即年指标分布介于0〜1.745之间,平均即年指标为0.2719,总体水平为0.27189±0.284745,表明: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发表论文平均被引次数达到了论文总数的27.2%。其中介于0〜0.1的期刊有32种,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有8种期刊即年指标为0,多数期刊介于0.2〜0.4之间,共计38种,最高的是英国的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为1.745,其当年被引次数远远超过了所发表论文数。表4所示为Web of Science收录的即年指标≥0.7的体育学期刊基本情况。


表4  Web of Science的影响因子≥0.7的体育学期刊
期刊简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5年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载文量 引用半衰期 被引半衰期 自引率 出版频率 国家
J APPL PHYSIOL 42489 3.434 4.193 0.723 393 9.6 >10.0 0.06 24 美国
MED SCI SPORT EXER 26935 4.459 5.206 0.732 291 8.1 9.8 0.04 12 美国
J SPORT HEALTH SCI 50 1.227 1.227 0.767 30 8.3 / 0.38 4 中国
EXERC SPORT SCI REV 2200 4.818 5.504 0.889 27 6.5 9 0.01 4 美国
INT REV SPORT EXER P 184 3.353 / 1.3 10 8.9 3.9 0.03 2 英国
BRIT J SPORT MED 9746 4.171 4.34 1.745 200 6.7 6.5 0.1 12 英国

  2.5  被引半衰期

  被引半衰期是衡量期刊所发表论文老化速度的指标,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的被引半衰期分布介于3-10之间,平均被引半衰期为7.31,总体水平为7.31±2.107,其中有16种期刊的被引半衰期超过10,49种期刊超过了平均值,在一定程度上表明T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论文的前沿性以及期刊的受重视程度。

  2.6引用半衰期

  引用半衰期是用来衡量期刊的引用文献为何时发表的,引用半衰期越长,则意味着其所要求参考文献的时效跨度较长。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的引用半衰期分布介于6.4〜10之间,平均引用半衰期为8.905,总体水平为8.905±0.9646。表明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一半是在2005-2013年内发表的,另外一半则是在2005年以前发表的。其中最低的是美国的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美国体育医学院健康与保健杂志》)为6.4,另外有超过一半的(50种)期刊低于总体平均值,说明Web of Science收录的大多数体育学期刊对于新近科研成果比较感兴趣,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研究成果的前沿性。

  2.7  自引率

  一般认为一个成熟的期刊其自引率不应当大于20%,如果一个期刊的自引率超过20%,认为该刊可能存在不合理自引现象[4]。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的引用半衰期分布介于0〜0.7之间,平均自引率为0.1396,总体水平为0.1396±0.13339,处于合理自引的范围之内。有两种零自引的期刊分别为美国的Physician and Sports medicine(《医生与运动医学》)和美国的Sports Medicine and Arthroscopy Reviewa(《运动医学和关节镜术评论》),另外还有57种期刊自引率低于10%,可见,Web of Science收录的体育学期刊总体自引率处于较合理的范围,仅有9种期刊自引超出了30%。

  3  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分析

  已有研究对国内体育学10种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和15种国际重要的体育学期刊文献计量指标进行过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体育学期刊与国际主流期刊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等直接反应期刊质量的指标上差异显著[3]。2014年,我国体育学16种核心期刊,仅有《体育科学》一本体育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即年指标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最高的《体育与科学》为0.262,距国际平均水平0.2719仍有距离,同样的被引半衰期也离国际平均水平存在差距。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体育学期刊办刊经验的不断积累,认真选题、捕捉研究热点、严格把关论文质量,多数核心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均已符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收录的标准,多数指标数据分布也开始符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收录体育学期刊的范围之内,《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超过了1,自引率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符合合理自引的范围。但总体而言,较国际体育学术期刊,我国部分体育学期刊文献计量指标虽达到了收录标准,但仍还有一定差距,国际化道路任重而道远[5]。

  2011年12月,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改善办刊条件,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6],我国首次提岀并实施了《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管理办法(暂行)》,根据同行专家推荐意见,参考地区(部门)推荐意见、期刊综合排名、申报论证等因素,《体育与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凭借较高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成功入围第一批受资助期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随后在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评选中获得资助。这为进一步加强体育学术期刊办刊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我国体育学期刊学术水平、学术创新的提高,加快国际化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12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首次发布了“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全面、系统、深入地向社会揭示了我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每年评价一次。2012-2018年,《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多种体育学期刊被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或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表明国外体育学界对我国体育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始了广泛关注,意味着我国体育学术期刊正式步入了国际化品牌建设时期,大大提升了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坚持国际化办刊理念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加快体育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步伐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指明了方向。

  同时,目前我国已有两本体育学期刊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分别为香港地区的Journcd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运动科学与健身》,2009年被SCI收录)和上海体育学院的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运动与健康科学》,2014年被SCI、SSCI同时收录,追溯到创刊伊始)。两本期刊成功入选被国际公认的代表学术研究最高水平的数据库,在数据库期刊遴选、国际稿源的获取、审稿制度、编辑出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办刊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摸索与拓宽体育学期刊国际化之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4  启示

  4.1  缩短论文发表时滞,争取优质稿源

  国际上的著名期刊以周刊、半月刊为主,国内的半月刊和月刊种数也呈上升的趋势[7],而我国体育学期刊仍以“双月刊”为主。如10种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2014-2015)中,仅有《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月刊,其余全部为双月刊,出版周期较长,势必会导致发表时滞较长,进而造成研究成果信息贬值,时间长了势必会难以吸引到优秀稿源,严重影响期刊质量的提高。

  4.2  加强高被引论文的选题组稿工作

  已有研究表明,被引频次较高的前20%的文献对各刊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均超过80%[8]。上文研究已表明:Web of Science收录体育学期刊以及论文的侧重点为运动生理、生化等体育基础理论研究,而我国体育学期刊大多数为综合性学报,运动生理、生化等体育基础理论研究载文不足总载文量的四分之一。因此,今后我国体育学期刊应该加大生理生化研究论文的载文比例,加大对现有《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办刊的投入与关注力度[9]。同时,期刊编辑部应善于发现创新性选题,高度关注体育学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重视高被引论文的选题与策划、组稿与约稿。高被引论文宜接影响着期刊的被引总量、被引半衰期、即年指标等直接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可谓一举多得。

  4.3加强集团化建设,打造优势体育期刊品牌群

  联合出版经营的集团化出版是有效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10]。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目前收录的91份体育学期刊,至少有57种期刊选择的是联合出版经营的集团化之路,占到了总数的62.6%[11]。其中有13种期刊是由国际知名的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出版,还有13种期刊是由人类动力学出版公司(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Inc.)出版,9种期刊是由全球三大专业信息出版商之一的利平科特•威廉斯•威尔金斯出版公司(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出版。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多为“规模小、出版单位分散”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学术期刊整体质量的提升。未来应加强集团化建设,打造优势期刊品牌群。

  参考文献:

  [1]王晶,史永超.运用JCR和Web of Science了解学科发展状况一一以核科学与技术科学为例[J].编辑学报,2013(5):472-474.

  [2]齐青.Web of Science的检索和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110-112.

  [3]高奎亭,陈家起,孙庆祝,等.中外主流体育学期刊引文评价参数对比分析[J].体育学刊,2013(2):44-48.

  [4]郭建顺,张学东,李文红,等.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自引率及其不合理自引的甄别[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4):455-458.

  [5]王相飞,李进.2006年以来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研究综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4):90-94.

  [6]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管理办法(暂行)[EB/OL].[2012-06-191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69/18158561.html.

  [7]杨春兰.船大好出海——对国内期刊集团化的思考[J].传媒,2007(1):15-17.

  [8]刘雪立.10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及其启示[J].编辑学报.2014(3):296-299.

  [9]李勇勤,高奎亭,王宏江,等.2000-2013年国际体育科学研究动态文献计量报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24-30.

  [10]高奎亭,孙庆祝,刘红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化探究——基于SSCI、A&HCI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2):139-144.

  [11]王宏江,孙君志.国际权威体育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2)=1519-152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