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期刊数字化发展历程研究》评介

2020-06-13 来源:《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于永: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内蒙古师范大学李海燕和王利荣两位教师合作撰写的《期刊数字化发展历程研究》,于2019年6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绪论部分对期刊数字化的发展历程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正文部分由三篇十章的内容组成。其中第一篇共五章,概述了我国(不含港、澳、台)期刊数字化的发展历程;第二篇共四章,概述了发达国家期刊数字化的发展历程;第三篇由一章的内容组成,对上述我国与国外期刊数字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可见,该著作结构比较合理,通览该书,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初步构建了期刊数字化历程的叙述框架。

  《期刊数字化发展历程研究》采用纵横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自己的叙事体系。首先,横向展开。著作主要从国内外各个典型期刊、数据库、学会办刊等展开期刊数字化发展历程论述。国内(港澳台除外)部分,主要选择了读者熟悉的影响范围比较广的几个期刊网站、数据库和学会期刊数据库为期刊数字化历程的叙事代表。其中,独立的期刊办网站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瑞丽》三种,出版平台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资讯等五种,学会办的期刊数据库有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学院期刊数据库。国外部分,选择了独立的期刊办网站——《美国国家地理》《自然》、Slate三种,跨国出版集团有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约翰-威立三种,学会出版社数据库有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和美国化学会出版社两种。其次,纵向归纳。著作对选定每一种期刊、出版平台、跨国出版集团、科学协会办的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归纳其发展的阶段,探讨其特点。

  第二,结论比较客观。

  我国的期刊数字化与国外期刊数字化起步的时间几乎同步,然而发展的规模与程度却有很大差别。这一现状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国内的期刊与国外的期刊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别。因此,研究国内外期刊数字化发展历程对于推动我国期刊出版产业革新,实现期刊出版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期刊数字化出版业务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出版业的成功经验,努力建成知名的数字出版集团。

  第三,相关叙述对期刊的数字化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某种期刊、出版集团的成功的数字化发展经验值得总结,也值得其他期刊或出版集团借鉴。《中国地理》《人大复印资料》很早就进行的移动阅读,对许多期刊都是一个良好的启示。此外,一些公司倡导的以读者为中心、倡导创新服务、进行跨国经营等理念也在逐步被学习、应用。另外,著作收录的一些期刊的最新的数字化内容,也很值得其他期刊借鉴。例如Slate杂志抢占先机开创2D播放模式的VR视频。有些自然科学杂志网络上展现的不仅仅是文字、图表,也同时展示实验过程、背景等内容。从历史学角度研究期刊数字化问题,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领域。弄清该问题的来龙去脉必须有国际视角,这又极大地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因为需要广泛地收集并阅读相关的文献。任何一个研究领域,其初创时期都会存在很多困难,充满了艰辛。拓荒者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发现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并引导人们关注该问题、研究该问题,从而推动该问题的深入。

  《期刊数字化发展历程研究》已经为数字期刊史研究点了题,衷心希望作者继续在该领域耕耘。在研究思路上,也可以先做国内外期刊数字化历史的个案研究,待微观的个案研究非常充分之后,再进行中观研究,以至于宏观研究,这样能够降低一些研究的难度。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