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浙里有童书”原创精品童书出版工程,始创于2017年,是诞生于我国少儿数字阅读快速发展大背景下的一项兼具原创性、规模性、精品性的优质数字出版工程项目。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数字出版市场持续扩张,其发展趋势与读者需求越来越统一,出版业应与时俱进,顺应形势,用数字化出版方式来赢得读者。重要的不是阅读方式,而是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使少年儿童获得知识的滋养,益智、培德。《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其中移动出版收入为2007.4亿元,在线教育收入为1330亿元,这些板块中活跃着大量少儿用户,蕴藏着惊人的市场增量。《第八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我国有94%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其中56.4%的未成年人在10岁前就接触网络。70.8%的少年儿童在电脑、手机或电子阅读器上看过新闻、小说、故事、漫画、电子杂志等。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0——8岁儿童的听书率达26.8%,同比上涨29.5%。
“浙里有童书”原创精品童书出版工程集知识资源数据库、互联网内容分享、知识付费订阅的服务模式于一体,依托数字出版的音频、视频、文本编译技术、保密技术、传播技术,实现数字内容的生产、保存、传播及个性化服务。
内容构成的底色
该童书数字资源库中的内容包含两个板块:一为中国原创精品绘本数字库,一为中国原创精品儿童文学数字库。
中国原创精品绘本数字库集合了中国大量的原创绘本作者、绘者的精品数字绘本,数量超100余种。知名原创作者包括蔡皋、梁培龙、“花婆婆”方素珍、熊亮、唐筠、符文征等。
中国原创精品儿童文学数字库汇集国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畅销数字作品。其中以音频和视频呈现的原创精品儿童文学共2000余种。数字库还包括原创精品儿童文学电子书近1000种,最具代表性的为“领先一步读名著”系列、“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系列。
内容分享的底气
“浙里有童书”原创精品童书数字出版工程重视内容传播的实效,让互联网思维深入推广的每一步,采用移动互联网运营方式,一方面与大型数字出版平台合作进行内容分发,综合性平台如喜马拉雅、蜻蜓FM、懒人听书、咪咕阅读、亚马逊Kindle、当当云阅读等;少儿类垂直平台如口袋故事、KaDa故事、有道乐读、少年得到、樊登小读者等。精品童书数字内容在各大平台可听、可看,让“浙里有童书”数字库尽可能全面覆盖国内的少儿群体。另一方面依托浙少社自有融媒体端口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小鹅通进行数字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实现数字产品变现。
创新亮点的底蕴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儿童读者打造数字原创作品的出版工程,“浙里有童书”突出中国原创的精神和力量,采用多种数字出版的内容呈现手段,集合视频、音频、电子书、多媒体绘本、AR书、点读书等方式,满足儿童在不同场景下的阅读。
一是深耕中国原创。浙少社作为连续10多年领跑国内童书市场的专业少儿出版社,一直聚焦原创童书市场,不依赖引进图书品种,具有国内其他出版社不可比拟的优势,由浙少社承担起原创精品童书数字出版工程搭建,决定了该数字出版工程的规模宏大、内容独创、影响深远。
二是汇集童书精品。该工程集合了大量的国内外获奖精品数字内容。许多绘本曾获得国内外原创绘本奖项:“中国原创绘本精品系列”为“十三五”规划选题,前20册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儿童文学数字库包含各类获“中国图书奖 ”、“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好书”、“冰心儿童文学奖”的数字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校园三剑客》广播剧、任溶溶经典儿童文学系列广播剧等。
自“浙里有童书”原创精品童书数字出版工程搭建以来,浙少社一直注重该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效益方面,该工程以浙少社优秀的内容打造能力为根基,从原创精品内容资源出发,以多样化的技术为支撑,创新出版方式,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和多终端传播的出版产品。“浙里有童书”自创建以来,广播剧和有声书作品收听超10亿人次,覆盖超1200万人。在2020年初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工程项目针对儿童预防新冠肺炎快速上线数字多媒体免费绘本《病毒,病毒快走开》,服务用户超100万。经济效益方面,该工程是对传统出版形式的提升,对现存的内容资源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度研究和组合,使不同的内容资源得以重新组合,提高内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内容的溢价空间,经济效益前景良好,使出版社在互联网融媒体的冲击下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浙里有童书”原创精品童书数字出版工程,以打造中国原创精品儿童数字护城河为己任,在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改变童书数字出版内容